“行,”王老汉也笑着继续捞,“这鱼1毛一斤,这东西可是药鱼,吃了对身体好的。”
“药鱼?”
“是啊,陈大夫说的,说什么鱼肉益气补虚,鱼胆什么泻热什么来着,反正是好东西,而且我们这边青鱼不多,这鱼苗还是我去老战友那边的时候,带回来的。”
一听老战友,杨继西顿时肃然起敬,没想到王老汉居然是退伍军人。
青鱼他只买了两条,加上两个甲鱼先放在空间木盆里,接着杨继西又去另一家他知道在卖鱼的人家买青鱼,这家也有,不过不多,最重的五斤。
杨继西要的全是三斤上下,一共60条。
这可是大生意,那人还问他是不是国营饭店的,还说他们家这个是生产队的生意,有资格证什么的。
“这是?”
杨继西垂头看见他捞起来的还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凑近一看,是乌龟。
“小乌龟,这玩意儿也是送鱼苗的时候来的,送你一个。”
“谢谢啊。”
那人热情地帮他把鱼送到一处,还送了他几大个木桶,等到了僻静的地儿,杨继西将其全收到空间里去了。
到生产队村口时,杨继西瞧见赵五家的大姑娘,给了她两大把瓜子,请她回去找杨二爷爷来村口,记得背背篓。
接着去村河里,先把福窝灌满水,接着把62条青鱼放进去,再放入两个甲鱼和一个100克都没有的小乌龟。
接着又去林子里,把五百斤大米拿出来,这是上个月福窝更新出来的,他已经用布袋装了四袋出来了,先把自己那背篓给装好,接着就等杨二爷爷来。
杨二爷爷很快就来到林子这边,他之前帮着背过红线,还以为这次也是背红线呢,结果就看见杨继西背篓里满满的大布袋,以及草里堆着的三大袋子。
“这是啥?”
“米,全是大米。”杨继西的低声道,“爹,您现在这守着,我背回去两趟,咱们再背着一起回去。”
杨二爷爷咽了咽口水,“行。”
这时候也不好多问啥,等东西盘回去后再说!
今儿没有红线了,所以杨二奶奶她们没有编喜结,杨继西特意走的小路回来的,这样人少。
孙桂芳二人正在堂屋做小孩衣服,见他背着东西回来,手里还提着肉和一点其他东西,杨二奶奶赶紧接过。
“桂芳,打开小库房的门。”
杨继西道。
孙桂芳赶紧起身去新房这边打开库房门,杨继西把一大袋米弄出来,接着又出去了。
杨二奶奶打开袋子,抓出一大把米,“又去买米了?他还把你爹叫出去了,这是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