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1 / 2)

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他愿意为之奋斗,甚至像老王一样,付出一切。

寒暄过后,于归洋便和池渊一起,来到了张阳朔的实验室。

张阳朔早已等候多时,见他来了,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于归洋简单分享了一下。

嗯,是很简单。

简单到于归洋根本就听不懂。

“我说,”于归洋扶额,“理论方面就不用和我详细解释了,你就直接告诉我结果可以吗?”

张阳朔无辜道:“没有理论哪来的结果?我们是合作伙伴,我有责任和义务让你了解我们合作的所有细则。”

于归洋表示:“我允许你略过理论部分,我相信你的专业,但是能不能考虑一下听众的文化水平?”

可恶,他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虽然是海洋生物学专业,但他在大学的时候也学过一些生物类课程。

在张阳朔的面前,他却像是半个文盲。

至于池渊……他还是个真文盲,指望不上。

张阳朔尴尬地挠了挠头:“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但如果你要求我这么做的话,我可以试一试。”

“请你务必试一试!”他再也不想听天书了!

“实验的结果就是,人鱼的骨骼细胞中,有一段基因序列,决定了它能够再生的功能。人类的基因中不含这种序列,如果能通过基因工程,为人类的骨骼细胞添加这一段序列,就能让人们断裂甚至粉碎的骨骼再生。”张阳朔说。

于归洋对基因工程略有耳闻,基因工程又称作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外源基因,或者说外部的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受体细胞拥有了外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就可以在受体细胞内进行复刻、转录、翻译、表达。

但基因工程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复杂,实际操作起来也十分困难。很多时候,虽然理论上是可以成功的,但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譬如外源基因和受体细胞会产生排斥,又或者容易产生有害的基因突变等等的问题。

于归洋正色道:“我说实话,我对基因工程的了解不多,也没有什么能给你的建议。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就放手去做,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别的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