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他后面没客人了,张信礼头也不抬,输了单子进去,道:“好的,请稍等。”

拎奶茶的姑娘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莫名其妙、奇奇怪怪的点单方式,都没反应过来,呆呆地微张着嘴看着他。

林瑾瑜趁张信礼背过身去里间的功夫,转过去对姑娘眨了眨眼睛,说:“不好意思,他有对象了。”

片刻后,张信礼完成了交接,穿着他自己的衣服,拿着杯插着吸管的奶茶回来了。他打开小门走出柜台,把奶茶给林瑾瑜,道:“走吧。”

林瑾瑜无比自然地接过他手里的奶茶,送到嘴边开喝。他背着琴和张信礼一起沿着街走远了,留下两个颀长的背影和呆若木鸡的姑娘……深藏功与名。

正值国庆节,路上行人很多,林瑾瑜喝着奶茶,陪张信礼去做针灸。

护具已经拆了,余下那点淤肿也不大影响走路,张信礼走着走着,闲聊道:“学完了?”

“早着呢,”说起这事林瑾瑜就觉得压力山大:“我都困死了,一下午只想睡觉,老出错,被揍无数次。”

说揍有点夸张,林烨拿的也就是一张普通的a4纸,棒他的时候雷声大,雨点小。

“让你不睡午觉。”

“哪有时间呀,我不光学校的作业没写完,补习班的也还剩几道,明天一早就要交了,晚上估计又要开夜车。”

张信礼道:“以前怎么不见你这么用功。”

林瑾瑜说:“我也没办法,谁不想偷懒呢,可我要是连作业都不写完,我爸保准不让我出门找林烨了。”

“既然你都这么忙了,怎么还挤时间也要去找林烨。”

他话一句接一句,也不知哪儿来的这么多话。

“练琴呗,”林瑾瑜隐约觉得张信礼似乎又不大高兴了,可不知道为什么:“你以为我想。”

张信礼说:“我看你挺想的。”

“怎么我就挺想的了?”林瑾瑜心里不是滋味,他心想:我是想拉给你听才那么认真去学的。

张信礼不回答他的问题,林瑾瑜道:“我看你倒是挺爱卖奶茶的,顺便到处留联系方式。”

“我哪儿留了?”

林瑾瑜道:“哟,我都看见了,‘可以加一下你的qq嘛’……啧啧啧,好惬意哦,笑得跟个什么似的,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怎么不见这么开心?”

这通说辞有夸张的成份,张信礼确实对那些搭讪的顾客表现出了超出平均水平的耐心,但基本只是出于职业礼貌,也并没有“笑得跟个什么似的”。

这句话说完他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这话里怎么透着股这么浓的酸气?

大概是一不留神把真心话说出来了……林瑾瑜自己小小鄙视了自己一把,刚想亡羊补牢,说句“哈哈哈我也想被漂亮女生搭讪”,以证明自己根本不纯的说话动机很纯……可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张信礼略微有些迟疑地道:“你找我也从来没找林烨这么积极过。”

“我哪有啊?我明明……”明明找你最勤快,找谁也没有找你勤快……但他说到一半戛然而止。

林瑾瑜怀疑自己听错了,是他的错觉吗?为什么感觉张信礼这句话里的酸气跟他刚刚那句话里的一样重?

他想起那时候林烨的话来……张信礼并不那么直。

林瑾瑜的心蓦然一跳……事实上他的心已经这样跳过很多次了,每次张信礼对他好的时候、望着他的时候、和他一起做完那事的时候……他都会有那么一个瞬间觉得张信礼是喜欢他的……然后又在下一个瞬间觉得自己完全是在自作多情。

“你有啊,你最近一直……”张信礼说到一半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也不说了,只问:“你到底表演什么曲子?叫什么名字?”

“只是……普通的小提琴曲,”林瑾瑜按捺住那股熟悉的悸动,如平时一样道:“名字等表演完再告诉你吧。”

张信礼疑惑道:“为什么不能现在告诉我?”

“因为……因为……没有气氛。”林瑾瑜转头看着他,张信礼眼里闪动着疑惑,瞳仁漆黑,鬓角眉梢,每一次处都是他爱的样子。

香樟树的叶子在日光下油绿而程亮,张信礼平视着他,问:“表演完真的告诉我?”

林瑾瑜看了他一会儿,忽然伸出手去拽他,然后发了神经一样大踏步往前狂奔,在人行道上浅灰色的枝叶阴影间穿行:“告诉你!”他大声说:“表演完!就告诉你!”

张信礼被他拽着袖子,身不由己地跟着往前一起疯。正是大雁南归的季节,他们如两只孤勇的鸟儿一般肆意掠过上海的街头。

十月天气不冷不热,正是一年里最温和的时候,但暴风雪来临前,天空总是异常宁静。

第136章 那层窗户纸

“三二一走……”林烨按下复读机上的播放键,磁带沙沙转动,钢琴伴奏便如水般铺陈而出。

林瑾瑜站在客厅里,摆好姿势面对着谱架,在心里默数拍子,然后搭弓,静默片刻,看准节拍,第无数次开始跟着伴奏从头到尾过曲子。

“均匀……均匀一点,”林烨坐在沙发上,低眸听了大概三分之一,第无数次开口道:“停……停停停,”他说:“你这根本不行啊。”

林瑾瑜放下弓子,擦了擦汗湿的手心。

这是国庆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他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把自己大半个假期和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给了这首曲子,终于得以流畅地把全曲呈现出来。

但是林烨不满意。

不管林瑾瑜拉得多么流畅、多么自然、完整性多么好,他就是不满意。

“你的情绪不到位,”林烨说:“虽然音符是死的,可被呈现的那一刻它们应该是有生命的,但你总让我觉得差点意思……”

林瑾瑜问:“差点意思是……什么意思?”

“就是……”林烨试图进行描述:“虽然一首曲子九分的感情都已经在谱上,但最后一分依然需要演奏的人去补完,你把十分的专注、感情投放到琴上,尚且也许才能传递出来这一分……但是你没有,你给人的感觉总差点意思,好像情绪并不是完全饱满的。”

林瑾瑜听得半懂不懂,有种无从改进起的感觉。他说:“那我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