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丘臣的难民问她:“你为何来我们这里?这里到处都是死人,很危险。”
华宁笑得温暖:“是为了跟你们一起等明天的太阳。”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决定出去勘察情况,出去没多久就发现那些欧美组织的战地记者们起了冲突。
原来是他们也获取了丘臣这里反政府组织的武装部队,打算追踪武装部队获取最新信息。
可丘臣现在的天气严寒,交通不便,到处都是冰雪,在原地待着不动都非常困难了,更别说徒步去追踪那些武装部队了!
战地记者,首先就已经抛弃了本国的舒适生活,如果拿生命和身体去拼搏的话,很多人都会犹豫。
尤其是丘臣的反政府组织十分凶残,杀人如麻,这样贸然地跟踪上去,很可能不是冻死就是被枪杀。
本身战地记者就不多,这种情况之下,住进了临时媒体新闻报道中心的八九位记者都退缩了,那位日国记者也理所当然地跟着退缩了。
玛丽科维毫不在意,她直接裹上围巾准备好装备打算出发了。
有人劝:“玛丽!这次真的不一样,很危险!”
玛丽科维声音冷沉:“哪一次战争又是一样的呢?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有需要解救的人。”
她不只是第一次这样孤身前往,也不只是第一次只身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每一次,她都习惯了其他退缩,她努力上前。
可这一次,玛丽科维却没有想到,会有一个同伴。
她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黄皮肤的华国年轻女记者,对方看起来年纪不大,可眼神沉静,看不出来一丝害怕的样子。
说实话,玛丽科维也是个普通人,虽然拥有着远大的抱负,但也会害怕,会担心,她有时候也希望有个同伴,在看到华宁的第一眼时她有些高兴,但接下来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或许这女孩子只是一时兴起
但几天后,玛丽科维完全意外了!
华宁跟玛丽科维没有过多交流,一路都偷偷地拿相机去记录,或者是在本子上记录,遇到难民就帮一把。
因为对玛丽科维事迹的大致了解,华宁帮助玛丽科维避免了不少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