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也有些生气了:“你看不起人咋的?顾和平,要是哪天我真的能靠着自己的本事进你航天研究所,你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顾和平都气笑了,指着门说:“行啊,你要是进去了我把这块铁锁给吞了!”

第149章

在这个年代,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非常迫切,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

因此像顾和平等对专业知识研究颇深的人几乎都要拿命为国家奉献,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单位在所不辞,家庭和个人永远都排在单位后面。

他们如饥似渴地用知识填充自己,没日没夜地为了研究而付出,毕竟对于现在的华国来说,航天就是一个几乎算是未知的盲区,没有人会指导你,告诉你该怎么办,我们只能靠着自己一点一点地摸索。

有人因为太过辛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也有人因为试验过程中的意外牺牲或者受伤,而更多的华国人在努力学习知识,只求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但时代的局限性让人扼腕叹息,华宁站在清大校园里时,看着那些往来匆匆的莘莘学子,心中带着酸楚,也带着自豪。

的确,如今的日子很难,可正是华国人民百年不息的奋斗穿戴造就了后来的荣耀。

在其中的百年,华国受过不知道多少打击与委屈,而她恰好来到了这个时代,便是为抹去祖国的泪与汗!

华宁直接找到了机械工程系的教室,她一向信奉一句话,当你想种一颗树的时候,最好的机会一个是三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虽然她现在的确是已经二十几岁了,但她相信一切都不算晚。

火箭研究基地并未明确说明要求进去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拥有高学历,而里面之所以大多都是高学历人才,那是因为大多人都是通过读了很好的学校才获得了深厚的知识储备,但她虽然不会再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但该学的知识她一样不会少。

说起来读大学的事情,华宁心中有些恼火。

原身那么好的苗子,竟然扛不住家里人的道德绑架,把考上的大学让给自己的双胞胎妹妹读了,而华安根本就是浪费了读书的名额!

读了几年大学,到头来什么都不会,只能靠着作者的笔力强行给她加了些好运,让她去做生意。

呵呵,华宁自然是要戳穿这件事的,但现在妨碍学习的事情,她都不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