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页(1 / 2)

周波那样居然两三年以后,还能重新披挂上阵的,真是屈指可数。

除了这边科学恢复训练的支持,低强度的大学生比赛循序渐进,最后还得是他本身踢球风格偏灵巧技术而不是冲撞力量型,没留下什么大伤,才能重出江湖,试问有多少球员能得到这种待遇?

别看所谓的转会市场那么火热,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希望之星就能拿到几百万签字费,新晋国脚能卖出几千万上亿的身价,可这买卖的都是上升期的年轻人,而且是凤毛麟角的极个别金字塔尖啊,哪怕买的是技术能力和希望,也是带着未来可以升值的投资意图购买的。

过了巅峰期走下坡路的老球员根本没人要!

就像人老珠黄的女人一次次排队都没法上钟一样,为什么各大老司机钟意的风月场所都喜欢标榜学生妹而不是老大姐呢?

这就是最自然不过的生物法则了。

况且在中国,这些事情只要沾上资本的边,沾上投资的意图,硬是能把体育事业变了味道。

可以说白浩南他们那一批就是最后的体校系统培训出来的球员,是国家体系培养的青训球员,直接转给各级俱乐部了,等国家红利吃完,体校系统完全消失,这批人差不多退役之后,中国足球立马从亚洲一流变三流,希望靠俱乐部青训的思路已经变成泡影,中国足球实际上就在白浩南他们退役时候开始断档了。

这才是为什么现在国际比赛成绩越来越差的根源。

所以思考了好几年的白浩南,才会把自己捣鼓青训当成未来一切的基础,连这个职业俱乐部都不过是整个青训体系的跳板。

他要打造的是足球界的黄埔军校!

未来把自己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送到一支支部队里面去当军长师长!

第613章 充电的人生才叫充实

周波也提前了三天归队,就因为整个俱乐部拉到了高原集训,这是他在平原地区怎么自己加练都没法解决的问题,况且他这个阶段还特别需要这种手段。

毕竟这种利用稀薄氧气的训练方式,主要目的就是让血管体积增大、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血管变粗,通过的血量增多,从而更好地锻炼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换句话来说就是变相的增加体能储备,让身体更强健,起码回到富氧平原一段时间内近似于吃了兴奋剂的效果,这个阶段比普通的体能储备更显著。

周波最大问题就是体能,大学生球员们最大问题是还不会运用体能,所以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至于他们实际上体能和职业运动员有多少差距?

陈素芬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她这种体院出来的大学生,对于行业内常见的各种体能测试都能轻松应对,当年国内职业球员参赛还需要每年参加体测的时候,她的十二分钟跑就能超过相当部分职业球员。

可能她这种小鹿般的体形特别适合中长跑吧,耐力也特别好,白浩南有时候都要甘拜下风,反而郭咲咲才是看着猛,不一会儿就稀里哗啦满脸通红了。

所以新俱乐部体育总监兼体能教练的名头不是白来的,每天和科学训练员精确掌握所有球员的血色素浓度和乳酸耐受度,精准的早晚两次体能集训,把每个球员都累得痛不欲生!

而且是从前中后场不同位置的球员,按照不同的体能要求来训练,各种设计特色的山路越野跑、河水跋涉、集体负重,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深蹲大合集!

深蹲提膝跳、深蹲侧弓箭步、枪式深蹲、换腿跳深蹲、深蹲跳、深蹲转身跳……

再配合上下午的标准有球训练。

持续三周的高原集训,近似于地狱磨练!

返回来的四人都有点后悔了,早知道这样,起码在俱乐部那边多磨蹭些日子再回来啊,哪怕躲掉一天也是少一天的折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