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哲看到大大的标题有点傻眼,居然标题的单词都看不懂,心里直纳闷。案头刚好有本词典——这也是小姑送的生日礼物,不过也只是在小姑面前礼貌性地翻过一次,后来就扔在书桌一角,时不时拿出来当个武器,或者盖盖泡面。
“蒲公英?”童哲刷拉刷拉翻到词典那一页。“还玩小清新,切。”
不过单就从标题上看,童哲完全不知道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只能硬着头皮读起来。
“妈的还要不要人活。”
童哲几乎每看一句话就要翻开词典查单词,每查到一个词还用红色水笔做上记号,瞬间挑起了高中做阅读理解那段暗无天日的记忆。此时童哲顿时理解了小姑苦口婆心让他好好学英语的本意,原来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是真的。
花了大概两个小时终于读完了第一章。这也是童哲人生中第一次读英文小说,《书虫》精简版不算。童哲盯着屏幕感觉眼睛都快瞎了。不过好歹也能看懂写的大意,无非就是经历人生磨难的小妹圣诞夜在餐厅打工被神秘帅哥看上的开篇。
“俗套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有啥好看的。哥一晚上给你编十个不带重样的。”
童哲自言自语,直起身子伸了个懒腰,感觉肩膀酸痛。虽然如此,童哲还是觉得挺开心的,不光是第一次坚持看完一篇英文小说章节,更因为是夏冉江的作品,而且发现夏冉江冷冷的外表下似乎还藏着暖暖少女心。童哲一想到这个发现就笑出了声,也重新拾起看下去的心情——看懂一个人最愚蠢的方法就是从他人那里搜集评价,最透彻的方法就是跟他接触,其次就是看他借助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
☆、第 3 章
这个周末显得格外漫长。童哲在明城墙上看了两次落日,夏冉江看到手机时间显示过两次3:00。周末结束后也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一个迎来军训,一个继续百无聊赖。
“哈哈哈,天助我也!”
周一一早,夏冉江从睡梦中被大笑声惊醒。不知怎的,发现自己竟蜷缩在被单里,两手攥紧被角,鼻子深深地掩在两手间。夏冉江抬起头,一阵阵凉意从门后的窗户缝隙中渗入,裹着湿气迎面扑来。凝神往外看,雨雾已弥漫成从天而降的大幕,铅灰色的天空似乎随时会崩裂。此时,对面宿舍楼青灰色的楼顶砖瓦在雨雾中渐渐模糊,淅淅沥沥的雨水混杂着土气有节奏地拍打着窗棱,安安静静却又格外悲凉。
“下雨了啊。”
夏冉江心里默然。坐起身叠好被单,从床沿边跳了下来。落地后才感觉到地面的凉意顺着脚底迅速灌满整个身体,不禁打了个寒噤,赶紧找了件t恤套起来。
“夏冉江,你看你看,下雨了啊。”
何啸宇有些激动,几分钟不到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进进出出三四回,仿佛是在确认眼前的景象不是暂时的,而是能一直持续下去。
“嗯,那今天军训是不是不用去了?”
“应该……是的吧。”
何啸宇兴奋劲儿还在发酵。
“就算要去,今天这个天气也很爽啊,这么凉快。怪不得前两天那么热,原来都是在酝酿这场及时雨啊。”
“外语学院全体男生,一楼过道连接处集合!”
何啸宇话还没说完,楼下扩音器传来刚劲有力的声音。就在这一秒,何啸宇因为前几日做法成功带来的好心情顿时碎了一地。
“这是谁啊?”
何啸宇转过头,一脸无辜地望着夏冉江。
“教官呗,还能有谁。”
夏冉江说完叹了口气,迅速铺开军训服开始套上。
不一会儿,两人急急忙忙地下了楼。过道处之前还很空旷的空地,此时已经站满了学生,统一绿色迷彩服,前面两位教官一身浅黄绿色,一高一矮,正彼此面对着查看手中的花名册。
“报告!”
“叫什么名字?”
“夏冉江,何啸宇。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一班。”
“入列!”
“是!”
夏冉江挺起胸膛,右手用力行了个军礼,迈了几步走向最后一排末尾。
“稍息!立正!”
过了几分钟,陆续有其他同学入列。教官点完名后,个子高的那位开始训话。
“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大家正式开始大学军训。我们连由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外语学院组成。我叫李林,这位是张寰煜。接下来的三周军训,我们将担任大家的教官。希望大家能在此次军训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勇夺优秀军训连,圆满完成阅兵汇演。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不知道是天气原因还是起床太早,百来号人的回应此起彼伏,还掺杂着打哈欠的声音。
“那个打哈欠的,出列!”
何啸宇一个激灵,警惕地左右看了看周围——刚才的确是自己打哈欠。可是,打哈欠的只有我一个?
“看什么看,就是你!”
何啸宇面如死灰。周围的同学齐刷刷地转过头。何啸宇刚准备挪动僵硬的双腿,夏冉江抢先一步迈了出去。
“怎么,没睡醒?要不要接着回去睡醒再来?”
李教官虽然比夏冉江矮半个头,但是此时犀利的眼神折射出的肃杀气场足以抵挡千军万马,夏冉江只能背着手低着头,微微弓着身保持距离。
“没……教官……”
“第一天就敢以身试法。小子挺能耐啊。”张教官走过来,古铜色的面庞露出一丝狡黠。“听我口令,俯卧撑100个。”
夏冉江楞了一下,虽然在刚才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姑念初犯”这个借口在军训里并不适用,尤其是面对这帮平日在军校里被上级惩罚惯了的教官,此刻终于能逮到机会发泄心里的不平衡。可是惩罚就是惩罚,由不得半点怀疑和讨价还价,更何况是杀鸡儆猴的绝好机会。
“不做?那好,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