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权宦掌心娇 瑚图 2591 字 2天前

瑶姜:重点是这个吗!!是你惹我!

凌晏:那我哄你。

-

六一快乐!!!过不了520,我还不能过个61吗!

第12章 登基

养心殿里,瑶姜亲自送走太医,又安抚过青珣才出了殿。

瑶姜坐在外头榻上,神情严肃,目光扫视着跪在地上的太监、侍卫们,凌晏也在一旁站着。

“放箭的人可抓到了?”瑶姜语气冷淡,当真是有些恼了。虽然她知道,凌晏曾派人勘察,为的就是保证安全,但终究还是出了这样的事,她没法不动怒。

“没有,臣派去的人回禀,那里已经没有人,不过在附近发现了一支箭镞。”凌晏将东西呈给瑶姜,“公主您看,这箭镞尾端插有雁羽,是外族人的习惯,今日那山头又远,那些人还能精准射中,依臣之间,恐是外族人所为。”

瑶姜将箭镞接过,果然是如凌晏所言,尾端是一支雁羽。

“你的意思,是乌孙人?”

“臣也只是猜测。”凌晏躬身,这会儿全然是一幅为人臣子的恭敬态度,“乌孙人擅骑射,又一直欲犯我大齐西北边境,此事极有可能是他们所为。”

“可他们竟如此胆大吗?敢行刺我大齐的皇帝?”瑶姜不可置信。

“臣以为,他们并非是想刺杀皇帝,否则这箭射中的就不会是马匹。想来应当只是想引起朝中和宫中慌乱,如此他们便可有可趁之机。”

瑶姜听得倒吸一口冷气,乌孙竟已将手伸进京城里了。往后青珣的为帝支路必定不会平坦。

“本宫知道了。这些事尚可从长计议,料想那乌孙一时间也并不敢做什么太过出格的事,眼下最要紧的便是三日后的登基大典,此事涉及我大齐威望,涉及江山社稷,万万不可出任何差池。”瑶姜起身,走到那些宫人面前,语气诚恳,“今日之事本不怪你们,是本宫过于心急,才训斥了你们,但有了前车之鉴,往后你们务必要更加小心,时刻保护好皇上的安危。本宫并不能时时在宫里,还要你们多费心些。”

听了瑶姜这番话,那些侍卫、宫女并着太监,通通都是谢恩,连声保证着往后一定更加尽心。

“凌晏,你手下可有靠得住的公公,以后能服侍皇上左右的?”

“臣会安排的。”

即便是有惊无险,瑶姜也不敢放纵,未能登上皇位的其他皇子未必会就此偃旗息鼓,如今又多了乌孙虎视眈眈,她必须要谨慎起来,以皇帝之命临时调度了京郊护卫军,以图加强皇宫守卫。

五月十二,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一大早瑶姜便到养心殿,替青珣穿好明黄衮服,而后一并去了中和殿等候,待礼部官员祭告完天地与文皇帝,而后领着青珣也去拜祭,一切事毕后,再送青珣到太和殿就坐。

文武百官按着官职高低依次进入太和殿,前朝之上,瑶姜是不好抛头露面的,只得在大殿后面听着响动,盼着青珣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好在尚有凌晏陪同在青珣身侧,也让瑶姜稍稍放下心。

听着鸿胪寺卿宣读诏书,瑶姜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从此以后,青珣的命运将大为不同,他是大齐朝的皇帝,普天下臣民的君主。

瑶姜从未幻想过这一日,但当真的发生在眼前时,她倒也有些激动,一时没忍住,淌下泪来,她赶忙抬手擦去,这样大喜的日子,本不该落泪。

这一刻,瑶姜想起许多许多过往,许多许多昨日,她同青珣自幼的相依为命、宫中人对姐弟俩的轻视时的心酸、皇贵妃暗中想除掉青珣,自己却无能为力的后怕,以及为了保护弟弟不得不算计东厂提督凌晏时的决绝,如今这些往事通通在一声声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中涅槃,今日往后,便是她与青珣的新生。

瑶姜又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心中变得柔软,她仍旧记得,母亲重病离去前,曾对她说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嘱咐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弟弟。她想成愍皇后在天上若能知晓自己的儿子有今日这番造化,必定也会欣慰。她在心里默默地念,母妃,珣儿如今是大齐的皇帝了,您可以放心了。

礼成之后,青珣随着凌晏回了乾清宫,内务府也已将青珣日常所用的物什送来了乾清宫。

千秋万岁殿里,青珣坐在榻上,瑶姜身上的吉服厚重,但仍是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参见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