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地方差点算得了什么?妾心里高兴,即便身处陋室,也如同在广厦。”
康熙有些动容地说道:“你是个知恩的,孙嬷嬷把你教得很好。知你如此体贴细致,仁孝有灵,也能安心许多。”
曹丹华真诚地说道:“妾必竭尽全力,完成仁孝皇后生前所托,不让她在天之灵失望。”
康熙终是同意了曹丹华的请求,许她搬进乾清宫居住。他还特意让人选了相邻的两间稍大的耳房,打通了再好好布置了一番,作为她的住处。庶妃小主,与普通的宫女到底得要有些不同。
凌嬷嬷得知此讯,很是嗤之以鼻,又是笑她自甘堕落沦为官女子之流,又是气她恬不知耻巴着皇上和二阿哥硬是挤进乾清宫来。
对于凌嬷嬷和其他宫人们的风言风语,曹丹华全不在意。就是当面问起了,她也是一派温婉地说道:“只要能更好地伺候好主子,住哪儿有什么打紧?是什么身份又有什么打紧?身为主子的奴才,当然得一心一意地为主子盘算,哪能想这么多有的没的?”
梁九功——新任的太监总管听了曹丹华的话,十分赞同。可不是吗?他要不是这么多年来一直这么做,怎么从一个小太监慢慢爬上副总管,再终于等到机会换下顾问行做了总管!
还不是因为时时刻刻急皇上所急,忧皇上所忧?至于自己的喜好嫌恶,想法心思,那都是不必要有的。皇上的,就是他的!
为了更好地伺候皇上,多少次,皇上熬夜批奏章时,他就是再困也跟着熬;多少次,为了节约时间,当然更是为了不让别的小妖精趁机讨好皇上危及他的位置,他根本不回住处就寝,而只是在守门的时候靠着打个盹。
曹丹华不过是住得差些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离皇上近了,那才是顶顶重要的!
想要名份,想要地位,想要恩宠,想要荣华,却是一点苦头都吃不起,想要成功?做梦!
这个曹小主,不简单呐。
看着吧,终有一天,曹小主会熬出头的!
梁九功这样想着,交好曹丹华的心思更热切了些。
话分两头。
仁孝皇后崩逝那夜,太皇太后仔细看了凌嬷嬷亲自送过来的大半株首乌,叫住了正打算将那半盅首乌汤端去给曦月的苏麻喇姑:“苏麻回来,这汤,你喝得,曦月喝不得。”
苏麻喇姑笑着说道:“太皇太后,奴才知道您心疼奴才,只是奴才都这把年纪了,用这些好东西实是浪费。奴才向您求个恩典,就将这首乌汤赏给曦月喝吧。”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说道:“哀家岂是舍不得这区区半盅汤?只是你若真让曦月用了这首乌汤,不是对她好,反是害了她。”
苏麻喇姑大惊,问道:“这是为何?”一瞬间,她想了许多,皆于各种阴谋诡计相关。
太皇太后笑道:“你别多想。不过是汉人有一句话,叫‘虚不受补’。曦月才十四岁的年纪,不宜用大补之物罢了,别无其他。”
“行了,你快让人把汤热热,赶紧用了吧。放久了,药效就不好了。”
苏麻喇姑遂不再怀疑。
那夜凌晨,仁孝皇后崩。
后宫无主,身份最高者是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人都是出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虽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然而她与太皇太后并不相似。太皇太后精通满汉蒙三种语言,太后却只是熟谙蒙语,满语不过懂些日常用语,至于汉语更是一窍不通。太皇太后大半生精明睿智,杀伐果断;太后则是温和软弱,就是做了太后,也是只安静地窝在慈安宫,对外面的事情全不理会,更不提与太皇太后、皇后争这后宫之权了。
只是,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是长辈,不可能亲自出马给仁孝皇后主持丧仪。
于是这个活儿,就在康熙的拍板下,交给了钮贵妃。
钮贵妃向来与仁孝皇后不对付,但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滴水不漏,将丧仪按大清例办得风风光光,任是谁都挑不出错来。
王公大臣、公主命妇进宫致哀,都惊叹于钮贵妃的行事。不愧为一等公遏必隆的女儿,看来,这继后的人选,已经定了。
就是康熙,看向钮贵妃的时候,也比以往多了一点别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