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2)

高如庙堂之处,老八有众多朝臣的支持;远如江湖之处,老八有千万平民对“八贤王”的拥护。立八阿哥为太子,简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康熙发现,有些事情脱离了他的掌控了。在他眼皮子底下耍手段,老八厉害得很嘛;还有那些大臣,就那么急着站队?就认定他老了,再也无法肩负起江山之重了?

于是,纵使令朝臣奏立了新太子,康熙仍对这类折子留中不发。

对此,八阿哥的表现无可挑剔。他婉谢了朝臣们对他的支持,表示并无此意,但他会好好努力,不会辜负他们的褒扬。他再诚惶诚恐地向康熙表了忠心,说愿意一世为皇阿玛效力,做个辅助圣君治世的贤王。

不焦不躁,进退有度,众人交口称赞。

八阿哥的呼声,更高了。

而且,不久之后,八阿哥原先最不利的一点——没有子嗣,也不复存在。

康熙四十九年末,八阿哥府上的使女张氏为年近三十的他生下了长子,康熙赐名为弘旺;康熙五十年初,八福晋陪嫁侍女毛氏又为八阿哥生下了一女瑾儿。一子一女,虽说比起其他兄弟们少了些,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可见,八阿哥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善妒的八福晋。拥立八阿哥为未来之君,将来再劝谏他广纳后宫,皇嗣绵延不在话下。八爷党总算放了心。

廉贝勒府。

“福晋身子怎样了?”八阿哥问道。

毛氏为难地说道:“福晋身上没病,是心病。”

八阿哥有些不耐地皱眉:“都好几个月了,气还没消吗?”又看向毛氏:“爷不是给你分了处小院,怎么还在主院伺候?”

毛氏垂眉顺眼:“奴才是跟着福晋陪嫁过来的,福晋说了,奴才永远都是她的人。福晋的吩咐,奴才不敢不从。”

八阿哥眉间褶皱更深:“你是听爷的,还是听福晋的?这府里,到底是爷作主,还是福晋作主?爷早就提了你为格格,你开口闭口的‘奴才’是膈应谁?”

毛氏慌乱跪下:“妾不敢。”

八福晋朗润的声音传了出来:“八爷好大的威风。站在外头干吗?进来呗,您过来,难道不是有事要找臣妾吗?”

八阿哥原地踱了几步,到底是走了进去,面对着八福晋带着薄怒但仍艳若桃李的脸庞,一时有些心神荡漾。自弘旺和瑾儿相继出生,八福晋就厌了他,再不愿与他同宿一处了。

张氏和毛氏,都是粗鄙之人,连八福晋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再说这么些年的夫妻了,八阿哥对八福晋纵有许多不满,感情还是有几分的。

“看呆了您呐?”八福晋拿帕子一甩八阿哥的脸,“别杵在臣妾跟前,有事说事,没事您请回。”

八阿哥放软了身段:“澜玉,爷也是没办法。为将来计,爷总得有个后嗣吧?都好些年了,你还是没得生养,你也稍微为爷考虑一二?”

八福晋轻哼一声,转过头不理他,眼眶却是极快地盈满了湿润的泪意。

八阿哥说道:“你要实在不开心,爷把张氏和毛氏两个都送到别院去,再不让她们碍着了你的眼。弘旺和瑾儿,你要是愿意看重他们,就养在你跟前;你要不乐意,爷自安排其他人照顾。你看可好?你只别不理爷,你这样子,爷心里难受。”

八福晋回过身来:“八爷是发现没了臣妾,宫中的娘娘们,还有京城的福晋、夫人们那边没人去打交道,好些事情进展颇为不顺了吧?”

“臣妾是想明白了,您用得到臣妾的时候,千好万好,事事都顺着臣妾,心里却指不定多憋屈;等到您大业得成之日,也就是臣妾功成身退之期。臣妾能不能有个好下场,权看您念不念这些年的夫妻情份了。哦,不,您对臣妾从来只是利用,何来的情份?”

八阿哥用力地将八福晋搂进怀里:“胡说,爷的心里当然是有你的,你别胡思乱想。爷不否认需要用到你,可你的能力和本事,不正是深深让爷着迷之处吗?你与其他女人们是不一样的,她们以色侍人,而你,是要跟爷并肩而站,共享天下的女人!”

“在爷看来,你不输于皇玛嬷。你是爷身边最信任的人,谁说后宫不准干政了?爷偏不管。爷要与你共商朝政,甚至效仿唐朝高宗之时,二圣临朝!”

八福晋震憾:“八爷您说的可是真的?”

八阿哥重重颔首:“千真万确。”

八福晋低声道:“八爷的话,臣妾感动肺腑,激动万分。臣妾需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