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1 / 2)

谢殊自然而然以为是戚秋再问戚家的处境,便回答道:“戚家现如今在江陵还是无人敢惹的,毕竟有戚伯父的官职在,他们不敢太过放肆。”

“只是玉全帮在江陵扎根许久,人脉甚广,其中以刘川为首的商人和商铺,以及余忠福为首的一众官员皆在其中。”

其实还是那些事,大多数已经在给戚秋送回来的信上写出来了。

玉全帮在江陵扎根许久,渗透官场和商界,其中江陵大半部分店铺和赌场的背后都有玉全帮的影子,至于官场,光谢殊查到与玉全帮有牵连的大大小小官员就有十二人。

戚父官职特殊,身为巡漕运使,他有直接上奏的权利,所以玉全帮的人不敢放肆的进行收买或者威胁,只能串通戚父的手下余忠福精心策划了一场贪污案,希望以此将人拖下水,将自己的人顶上去。

也没有否认,戚秋闻言只道:“既然余忠福敢出手,那必定会留下把柄,表哥可将此事禀告给陛下了吗?”

叹了一口气,谢殊将心中的顾虑给戚秋讲了一遍。

这顾虑不无道理。

若是捉拿余忠福,戚家的事自然就瞒不住了,若是余忠福一直攀咬戚家,他们手里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反而会将戚家上下百口人推向万劫不复之中。

谁都不敢赌,毕竟这代价太过于惨重。

戚秋也跟着叹了一口气,看着谢殊胳膊上刚被包扎好的伤口,低声道:“是不是很棘手?”

又要查明真相,又要保住戚家,还要面对玉全帮时不时的阻挠,其中艰险光看此次谢殊身上受的伤就可见一斑。

薄唇轻抿了一下,谢殊怕戚秋难过伤神,便道:“也不是很棘手,只是……”

确实比想象中的难办一些。

看着戚秋的脸色,谢殊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把此话说出口。

戚秋心里却明白,又想起谢殊回忆片段里那个老太监意味深长的话,低下头,久久无言。

雨水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外面的雾也渐渐地大了起来,将不远处的绿叶青树遮盖了个严实。

书阁内很安静,只有两盏明灯在摇曳。

看着低垂着头的戚秋,谢殊欲言又止。

只是还没等他组织好安慰戚秋的语言,戚秋便突然抬起头。

她眼里流露着出一抹水光,却又死死地压住,不让它掉下来。

看着谢殊,戚秋抿了一下唇后,还是开口说道:“表哥,若是戚家有一天……你就别……”

若是戚家真的难逃覆灭,你就别牵扯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