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小少爷扒拉了下纸皮箱,伸手接过外卖。

这外卖员摘了口罩应该很帅,单是脸侧的形状就很漂亮。

“谢谢。”俞绥习惯性道谢,盯着外卖员脸侧滑下来那滴汗看了一会,忽然脑子一抽,“要不要进来喝杯水?”

说完他自己眼尾狠狠抖了一下,话已至此,他干巴巴地把自己这个看上去奇奇怪怪的要求给修饰了一下:“辛苦你了,喝杯水再走吧。”

那送外卖的低眸看着他,俞绥越发觉得这个浅色的眸子似曾相识。

“好。”他喉结轻轻一动。

俞绥:“......”

他抓着外卖慢吞吞地逛回去,余光处注意到送外卖的停在门口就没有进去。

俞绥下意识往他脚上瞄了眼。

那鞋不脏,还是他叫得出名字的牌子鞋,是当下学生里热门的明星鞋之一。

谁出来送外卖会穿这样的鞋。

俞小少爷抓了抓头发,拿了个纸杯装水,慢悠悠地晃回门口。

送外卖的端在手上,举起来瞬间又顿住,有点僵硬地握在手上,好像刚想起来还要摘口罩。

俞绥看在眼里。

他瞥了眼外卖少年握在手里的杯子,温润地笑了笑:“你认识俞僚吗?”

外卖少年看向他:“......”

俞绥顿了顿,跟自言自语似的:“不对,大哥现在没空管我,能干的出这么无聊的事的只有三哥。”

晏休:“......”

无聊?

俞绥抬眼:“麻烦你了,不要跟俞斯说我门口堆着垃圾,其实你来晚一点点我就带下楼扔掉了。”

“......”

又一次从俞绥嘴里听到另一个名字,晏休停顿了一下。原本以为,俞绥请他进去喝水是认出他了,没想到,俞绥不仅没认出来,好像还认错人了。

可能他思考的时间有点长,俞绥以为他为难。

便见面前的白净的少年双手合十,素来清淡的嗓音温润而干净,说:“拜托了哥哥。”

“......”晏休即将出口的解释默默咽了回去,“好。”

-

骄阳天,地表温度直达煮鸡蛋程度。公寓楼的大厅处,外卖骑手蹲在动车身侧,右腿裤管高高卷到膝盖上方,膝盖处用红药水处理过,粗糙地绑了一层绷带。

看见晏休出来,外卖骑手感激地看向他。

晏休顺手在饮料贩卖机那买了一瓶冷饮给骑手,他自己捏着带下来的纸杯。

口罩挂在下巴,勾出少年人极好看的脸骨。

“谢谢,真的谢谢!”骑手连连道谢。

晏休的脸色却并不好看:“在居民区开慢点。”

骑手面上羞愧,被个学生训了也没觉得不舒服,大概是因为晏休刚帮他送了一单外卖。

骑手走后,汤瑛的电话掐着时机打进来,张口便问:“怎么样?”

半个月以上,再好的孩子在家里都要遭家长埋汰了,晏休也没躲过。

晏家跟俞家亲近,但是这么多年来,跟俞家接触的通常是堂妹那一家。只是过去十几年汤瑛也没有念过俞家,别提俞绥了。

这段时间据说俞伯伯跟家里的小儿子矛盾很大,这还是俞伯伯自己说的。

有一类家长,喝了酒之后嘴上不把门,都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个俞伯伯就没有这个自觉,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在外埋汰他的小儿子。

明眼人能看出这是跟小儿子闹矛盾,没准在等人过去哄他,但是俞伯伯聊这事的对象不是酒友就是商业朋友,谁都不经常接触他小儿子。

再说,这种手段向来只能激化矛盾。

汤瑛和丈夫共同管理企业,接触俞京缘的次数不少,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懒得听俞京缘的醉话,今天听了,明天就忘了,或者就没认真听过。

可是免不了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那位小少爷的印象一般。

汤瑛是听说他小儿子离家出走以后才上了心。

她每天准时准点看新闻联播,什么青少年走丢被拐卖等等记得不少。

俞京缘喝醉的时候,小儿子在他口中就是娇生惯养手不能拿重碗,没有生活常识,没有安全意识,刨去年岁之外比六岁小孩还不懂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