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 / 2)

卫昭竖起一根手指:“其次是在案发时,王六一边撞门一边喊二掌柜,门被撞开时二掌柜也将将到了现场。那种情况下,大家的注意力几乎都会放在包间内两个人身上,在二掌柜确定周言已死时,大伙更是惊慌失措,这种时候谁会去注意包间的窗是关着还是开着呢?便是离窗边最近的二掌柜都说不清楚,王六却一口笃定窗户是关着的。”

“他这样说有两种可能。第一,他本身就知道包间内会出事,案发时的慌张是装出来的,所以他有可能注意到窗户是开还是关。第二,他是故意的。案发时门被从里面拴住,若窗户也是关着的,便能引导我们以为这是一桩密室杀人案,那么凶手必然是在场唯一活着的卫世子。”

“至于他所说的东五内的客人,究竟有没有那几位客人全凭王六一张嘴,樊楼来往客人多,一般不会有人特别注意包间里进进出出的人。钱宝只负责上酒菜,东五的客人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钱宝是不会再进入东五的。所以钱宝伺候点菜的那位客人是否一直在,还是中途离开过,亦或是中途又有人进了东五都是未知。”

卫昭吸了口气,继续道:“如果我大哥没有说谎,那么他进入包间前后不过几息功夫,试问什么人可以在几息之间从包间内凭空消失呢?”

周大爷也是一团乱麻,脑子一抽问道:“如果卫世子说谎了呢?”

周大夫人暗暗瞪了他一眼。

卫昭不以为意的拿出记录,道:“当日在樊楼审问时,赵海听到包间内有不少于三人说话的声音,王六可以佐证。而当时卫世子已经进入东五。王六又称赵海走后,他一直侯在走廊里,并未见到东五有人出去。”

林湛三人面面相觑,眼冒金星。

程士询率先反应过来:“王六赵海,卫大哥还有我们三兄弟都听到隔壁有多人吵闹的声音。但卫大哥从进入包间之后,王六便没见人出去过。等到事发时,包间内就只有卫大哥和周三小姐两个人,而窗户是关着的。樊楼包间内没有暗室机关可供人逃脱。而正对樊楼的茶楼有人临窗而坐,也未曾注意到包间有人跳窗离开。所以还是那个问题,包间里的人是如何离开的。”

他看向王六,继续道:“如果东五包间曾有人出去过,而王六却隐瞒下来,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林湛又道:“也就是说包间里的人先杀害周言,然后伪造了卫大哥杀人现场,再离开包间?可包间门是反锁的啊。”

林湛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晕了。

鲁达想了想说道:“会不会门根本就没有反锁,而是那人伪造杀人现场之后就离开了。因为第一个发现事发的人是王六,他完全可以假意撞门,趁大家不注意再将门栓损坏,造成门被反锁的假象?”

有个小伙计战战兢兢举手,道:“小人可以证明包间的门的确是王六撞开的。那会儿小人正要下楼去,听着王六喊叫,第一时间跑到东五门口去。小人是亲眼见着王六撞的门,门板被撞的直晃,最后一下卯足了劲儿撞开门,门栓嘭的一下崩了出去。大人若不信还可问当日樊楼用饭的客人,不止小人在,那会儿围了好多人呢。”

正是因为卫昭确定门的确是反锁的,所以在长孙恪说周言是自杀时,他才会轻易的相信。

鲁达也懵了:“所以是王六说谎了。在卫大哥进入包间后到事发前,有人从东五出来。可门又是被谁反锁的?”

卫昭笑看他:“就要看此时包间里还剩下谁了。”

鲁达惊道:“卫大哥和周三小姐!”

赵海这时上前补充道:“卫世子虽头脑尚清醒,但当时他已是醉酒,身体都不听使唤了。”

周老夫人冷哼:“如果是装醉呢。”

林湛呛声道:“老夫人这就强词夺理了。且不说我卫大哥与周三小姐并无仇怨,他没必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这等龌龊之事。就说卫大哥根本不知周三小姐就在东五,他又何必装醉。”

周老夫人阴沉着脸道:“卫暄觊觎言儿,一心要纳言儿为妾,你当我不知?我周府嫡女岂能容他这般作践。他知道言儿不会为妾,所以才想出这龌龊主意,大庭广众之下毁我言儿清白,到时我言儿便是不嫁也不行了。”

程士询隐约知道周府与卫府有联姻的倾向,周言自小便围着卫三转悠,周老夫人也透过些意思,只是卫老太君并未应承。

“周老夫人与卫老太君相识多年,自然清楚老太君人品。两家多有往来,卫世子的性情老夫人也当清楚。外头传言岂可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