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2)

若是从前,长孙恪不会告诉卫昭这些事,他会用自己的办法处理好,等一切落定,他会选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和盘托出。因为他知道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阿昭都不会嫌弃。

但现在不一样,阿昭比他想象中更快的成长,也比他想象中更聪慧机敏。他愿意告诉阿昭,愿意让他参与到他的过去中,也愿意让他分担自己的苦难。就像阿昭也总会寻求自己的庇护一样。

他突然觉得这样很好,像极了小时候在庄子里,那个摔倒了的孩子哭着跑到娘亲怀里寻安慰,然后他就会得到一颗糖……

长孙恪忽然觉得口中甜丝丝的,他偏过头,卫昭冲着他笑:“吃颗蜜饯甜甜嘴,苦难总会过去的。”

屋中的姜氏一直仔细照顾卫远,见他发了汗,便探手往衣襟里摸去。卫远的后背已被汗水打透,热气都散了出来,她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的将被子捻好,等汗出透了就好了。

外头两人说的话她隐隐约约的听了些,只是两人声音放的低,她也只听到几个字眼,譬如义阳公主。

她和义阳公主是妯娌,但姜氏对她的印象却并不深,或者说在荀家时,姜氏对义阳公主的感官算不上好。

她以为卫儒伐楚后,义阳公主殉国了。今日听长孙恪的意思,像是义阳公主还在,甚至隐约有些势力。

姜氏浑浑噩噩许多年,直到遇见长孙恪,她沉寂的心方才活跃起来。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她的儿子。但母子连心,还有长孙恪那双像极了荀渊的双眼,让姜氏不得不多猜测几分。

姜敏之兄弟找上门来,更让姜氏下定重振凤溪姜氏的决心。在当今世道,她如飘萍,但若凝聚一族之力,她就有了根。当年痛失亲子的真相,她一定要查出来。

渐渐的,外面的声音已听不见。姜氏起身走到窗前,微微打开一道缝来,果然两人已经不在原地了。她有些怅然的关上窗,转身去照顾卫远。

卫昭觉得长孙恪将他的过去都告诉了他,还是那么令人伤心的过去,他就很心疼。抱着枕头去了长孙恪房里,打算跟他秉烛夜谈。以免他回想起过去会再一次变得冷漠起来。

长孙恪就头疼的看着卫昭盘腿坐在他床上,小嘴叭叭一刻不停的开导他。他能走到今天,心理承受能力自然非同一般。这人要是早个十年八年来开导,他或许还会谢谢卫昭。现在他都奔三的青年了,还会不明白可为和不可为么!

长孙恪扯过正说的起兴的卫昭,将人摁在床上:“我觉得你今天精力过于旺盛了。”

卫昭:……

事后卫昭叫水,叫了半天没人应声,他心虚的眨了下眼,终于想起他忘了什么事儿了。

还在山风中抱着肩膀瑟瑟发抖的小楼:……

第112章

第二天早上,卫远退了烧。

林老大夫看过后捋了捋胡子道:“身体已无大碍,再服一帖药稳固一下,休息两日便好了。”

不用去上课,卫远低声欢呼了一下。但想到小伙伴们都去上课,而他也只能躺在床上,怪没意思的。

章苑几个也在想着卫远。今日傅先生的课他们听的尤其认真,就连卫通卫遥都不摸鱼了,认认真真的将先生讲的内容记下来。

傅先生宣布下课后,往常欢呼着作鸟兽散的孩子们今日一反常态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将笔记整理好。

傅先生琢磨了一下,毫不吝惜的将茶壶里沏好的茶给倒了,又仔仔细细的清洗了茶壶,方才叫小厮重新泡了壶茶,在自个院子里惬意的品茗。

章苑几人去归云院找卫远时,卫远正摊着手脚躺在卫昭床上望着帐顶发呆。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见嘴角挂着一丝可疑的亮晶晶的液体。

见小伙伴们来找他了,卫远一骨碌翻身坐起来,笑眯眯的拍手:“你们终于下课了,我都要无聊死啦。姜嬷嬷不叫我去外面,可我明明都好啦!”说着,还嘟了下嘴表示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