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2 / 2)

他想要什么结果。

卫昭闭上眼睛回想,这一系列的事件不过是因为他想找出谋害长姐的罪魁祸首。而赵家所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一个佐证。他想要证实长姐出事是否也是因秘闻录中记载的药方,他想要证实赵家是否参与其中。

而只要确定了赵家谋害皇后、谋杀皇嗣的罪名。相比之下小张氏谋害主母和嫡小姐,虐杀姨娘一事倒不值一提了。小张氏才入伯府不久,得用的人不多,她所做的事儿也未必就瞒的密不透风。人都会趋利避害,伯府的人为自保,自然也顾不得其他,到时只要汪婆子和谭卓儿出面,多的是人乐意帮他们作证。

“……所以突破口仍是赵家,只是我们可以换个方向。”长孙恪道:“你手里有绑架赵六小姐的人证,这件事可以坐实小张氏谋害伯府嫡女。但赵家在官场颇有人脉,只怕此案一经上报便会被人压下。康宁伯为防家丑外扬,自然不会允许赵六小姐上公堂。张氏和小张氏若得知此事,赵六小姐未必还有命在。”

“至于小张氏谋杀主母一事,虽有谭卓儿和汪婆子,但汪婆子不知缘由,只知小张氏栽赃嫁祸。而谭卓儿所说的谭大夫在银针中发现药液也只是一面之词。都不足为证。”

卫昭点头:“所以我才想通过陈姨娘来查,可谁知陈姨娘竟也死了,还是自杀。”

长孙恪看着他笑:“镇国侯府人口简单,兄弟姊妹和睦,后宅安宁。阿昭虽聪慧,到底未曾真正见识过后宅的阴私手段。那些贵族豪门,外表看去枝繁叶茂,光鲜亮丽。事实上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内里的竞争有多激烈。”

卫昭想想也是,毕竟那么大的家族,那么多的子嗣,家族资源有限,必定不会在不中用的人身上浪费精力。且不说子弟间的争斗如何,单是每一次族长的交替都会让那些贵族之家元气大伤。

卫昭生在侯府,镇国侯一家常住盛京。印象中卫昭似乎并未回去过象州本家,只是隐约听长姐提起过,本家其实也不算平静。只是镇国侯这一支过于耀眼,本家不敢太过分罢了。

“怎么忽然说起这个?”卫昭斜睨了眼长孙恪。

说话间已到长孙恪的房间。此时阳光正好,清风徐徐。卫昭不想进屋,索性撩起袍子坐在廊下。长孙恪抱着剑斜倚在廊柱上,和煦的日光正好打在他背后。

他从怀里掏出一包蜜饯递给卫昭,慢悠悠说道:“只是突然想起康宁伯府的一桩旧事罢了。”

卫昭最喜欢听这些秘事了,不由得眼睛一亮。他将蜜饯塞进嘴里含着,脸颊顿时鼓了起来,笑眯眯的催着长孙恪说故事。

长孙恪眯了下眼,好半天才开口。

”那会儿赵家还是康宁侯府……”

康宁侯爷正是现在康宁伯的伯祖父。赵家当时虽人丁不旺,但各房都有嫡子。因康宁侯爵位高,老夫人想几个儿子都沾沾光,所以并未分家。四房住在一起,可想而知每日有多少龌龊。尤其是老夫人偏爱四房,奈何四房儿子不争气,整日招猫逗狗,游手好闲。

康宁侯是二房,侯夫人育有一子一女。本就家宅不和,侯夫人也眼不见为净,自个关起门来过日子。只是架不住有人觊觎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二房儿子在马场坠马,被马踩碎了脾脏,当场身亡。那会儿正是康宁侯要替其子请封世子位的节骨眼。

侯夫人不甘心儿子就这么死了,一查之下发现动手的竟是自家大房的人。老夫人素来不喜二房,更看不惯出身贵族的侯夫人,当然不愿此事暴露出去。康宁侯也自有考量,虽有不甘,但也要顾虑族里给的压力。

侯夫人自此一病不起,府上事务全都落在女儿身上。侯夫人教养出的女儿自是有能力的,她定亲的人家是顺宁侯府,颇有权势。因侯夫人心中憋着一口气,侯府世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甚至摆出强硬态度,这爵位便是不要也不会便宜别人。

老夫人心急如焚,又碍着顺宁侯府不敢轻举妄动。比起有实权的顺宁侯府,康宁侯府不过是个空壳子,唯恐侯府小姐嫁过去之后借势对付康宁侯府。

大房惦记爵位,给老夫人出了个主意,在一场赏花宴上毁了侯府小姐的清白,并退了顺宁侯府的亲事,将侯府小姐远嫁出去。侯府小姐不甘受辱,自尽身亡。侯夫人气急攻心,只剩一口气吊着。

她一儿一女都死于算计,对赵家早已怀恨在心。便放出话去,要从其他三房过继子嗣承袭爵位,私下使些手段挑拨三房,让三房斗的你死我活。

待老夫人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阻止了,三房男丁死的死残的残,只四房儿子留下了个孙子,正是如今的康宁伯。老夫人气的不轻,弥留之际,侯夫人强撑着身体跟老夫人说了一句话:“赵家恶事做尽,合该断子绝孙。”

卫昭听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手里的蜜饯都被他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