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 / 2)

韩崇良道:“可我爹谋逆之事却是板上钉钉了。”

卫儒扬了扬眉:“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韩崇良表示不懂。

卫儒就道:“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韩崇良撇嘴,果然大人都是一个德行。他耷拉下脑袋,忽地又猛然抬起:“卫伯伯,阿昭要回京么?”

卫儒幽幽的叹了口气,冷硬的面容也浮上一层说不出的心疼。他闭了闭眼,道:“阿昭必须回京去,这是我卫家给皇帝的筹码。”

第174章

“少爷,我们这就要回京了么?可案犯和被劫的盐我们都没找到,如何同皇上交代?”

卫昭道:“无需交代。只要韩家夺了淮中,皇上自然而然就会明白。”

卫放就道:“淮中谢氏可是有私军的,韩家那点儿人马能成事儿么。再不济东关还有费允将军呢。”

卫昭‘嗨’了一声,翘起二郎腿摇了摇扇子道:“所以谢宏才会被困京中脱不开身啊。”

他笑了一下,又道:“谢家这节骨眼儿上还搞内部分裂,显然早有细作混入其中挑拨了。而杨苗两家实力不如谢家,又处在风雨飘摇的关头,无需多费力便能拿下。至于东关费允,你觉得在东越虎视眈眈下,他有空理会淮中动荡?既然韩家早已打定主意要出手,想必早已在京中安排妥帖,说不准儿费允的家眷这会儿已经在路上咯。”

“那韩司直呢?我们就这么走了,他若问起,我们如何应付?”

“韩司直是个聪明人,他不会问的。”

卫放犯愁的挠挠头:“合着就我笨啊。”

卫昭丢了个赞许的眼神:“可你有自知之明啊。”

卫放一点儿也没觉得有被安慰到。

“……我去收拾行李了。”

窗外风声大作,门板被风鼓吹的咯咯作响。卫昭幽幽的叹了口气,喃喃道:“齐国的天要变了啊,你在南梁可好……”

长孙恪正目光沉沉的看着盒子里的传国玉玺。这块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自始皇一统后便一直是历代帝王的象征。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将尽。

姜氏望着玉玺出了会儿神,转而笑道:“其实哪有什么君权天授,不过是统治者替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就像没有长长久久的王朝是一个道理,一切的兴亡更迭自有定数,无非是顺其自然罢了。盛极必衰,衰极必胜。”

长孙恪将盒子封好,闻言问道:“母亲信奉道教?”

姜氏笑着摇头:“只是粗读过些道家典籍罢了。我又不是读书人,要分什么儒法佛道的,只是觉着这些话说的很有道理罢了。”

“母亲说的是,先贤留下的智慧总能让人有所感悟。楚末战乱至今,齐国横空出世,看似强大,实则内里早已腐朽。只需一个契机,高楼大厦便会顷刻间倒塌。这种时候,须得下一剂猛药才能根除病灶。”

姜氏不由感慨道:“娘是经历过乱世的,那样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身冷汗。恪儿如能使天下安宁,百姓和乐,这便是天大的功德了,日后也必将被万人称颂。”

长孙恪却道:“我从小就被教导要冷血无情,我是一件杀人的武器,从不知良善为何物。至于功德不功德,我从不在乎。不管是佛还是道,不管是因果还是轮回,我通通不信。如果世上果真有这些东西,那只要求神拜佛便能叫恶人伏诛了,还要王朝,要官府,要律法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