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掌中物 湘池/jodl1945 2192 字 9天前

董原见小公主天真烂漫,心道你太子哥哥哪里想见他?

冯 也颇为紧张,正想悄悄示意公主,却见杜恢跨出两步拜道:“臣晖县教谕杜恢见过太子殿下。”

元 温煦地应道:“免礼。杜教谕可是出身南阳杜氏宛东房?”

杜恢回道:“正是,先考故尚书左仆射杜援、家兄太常卿杜怡。”

元净徽从前只知他出身南阳杜氏,以为是没落旁支。这会儿听他说来家世显赫,忽然便觉得有异,不免露出微讶的神情。

元 笑道:“孤记得杜十二郎不但家学渊源,更是师承大儒华阳先生,为其门下得意弟子,明康倒着实是找了位好老师。”

元净徽更惊讶了,望向杜恢的眼神也有了些狐疑。

杜恢回道:“殿下过誉,忝列师门心中不安。”

“杜先生,这些你怎么不曾同我提起过?”元净徽直接发问道,“父皇,吏部考功司是怎么做事的?”

竟叫这样的人物栖身小小县衙,做个不入流的教谕。

董原听小公主这么发问,心都揪起来了。

元猗泽轻斥道:“又胡说,吏部做事自有章法。”

元 却开口道:“兕儿所虑并非全无道理。杜卿此等人才既投身仕途,自不能随意埋没。”

本来以杜恢如今的官职是根本论不上“卿”这个字的,他平素也无谓这仕途经济,贬也好赞也好,自他一意孤行选择伴驾之后便都如浮云。只是今日在熙宁帝并他的儿女面前,被一步步问询以至要到了剖开他迷雾般的行径直抵他不能言说的心底这样的地步,杜恢只能作出一副黯然的模样回道:“臣履职失察多有迟怠,实在愧负圣心,吏部褒贬必当绝无谬误。”

元净徽看着潇洒明朗的先生露出这般黯色,想来他也是心中不安颇多懊悔,自然不愿多提曾经,便释然了,反而劝道:“先生实有大才,如今适逢调令,必有擢升。”

元 听说杜恢要调走,心里觉得奇怪。上回他来金明山还不曾听说这么一位“杜先生”,何以这般频繁调动?

但他眼下更想知道这杜恢莫名来到晖县,同元猗泽是否有干系?

他这么想着,眼神不免落到了父亲身上。杜恢也在这时抬眼望向东宫。

博原君长伴君侧的时候东宫正在燕州大营,父子间尺素往来不绝。

熙宁帝不能算体贴的情人,甚至不能算是情人,却着实是位用心的好父亲。

杜恢记得当初长林苑的惊鸿一瞥。那时他初初拜别恩师回京,同京中子弟并不熟稔。长林苑的马球赛贵子贵女云集,兄长杜怡便命他同几个从兄弟一道去观赛,也好结识二三全无坏处。

他久居山中素习经义,呆惯了偏远冷清的华阳县,甫归洛京,见满城繁华,只觉得格格不入。故而马球赛那天他寻了诸多借口留在府中,被兄长得知了便命家仆备车半押半送地把他带入了长林苑。细说起来,杜怡对此也是懊悔得很。

那时马球赛比了半程,他听说今上长女新昌公主不但拔了头筹,更是连夺三旗,闺阁女子逞胜起来不逊男子。

杜恢到底是心存了好奇,正想坐下好好观赛,却被潮水般的山呼“万岁”裹挟着跪拜。

低头的时候他只见到赭黄的衣角,传说中的圣人不知是什么模样。

免礼起身后他远远望向场边,看到一个红衣骑装少女正在同背身的皇帝说话,虽不看清神色,却能感觉到少女的喜悦。这时堂弟凑过来悄悄同他道:“那便是大公主。圣人素来宠爱她,故才拔冗前来观赛。说起来圣人亦是高手,只是近年少有见他英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