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掌中物 湘池/jodl1945 2092 字 8天前

爹其实吧,有演技

第37章

董原陪着元猗泽走到无量山庄里栽着的一棵百年老松旁。山间云雾缭绕如登蓬莱,见陛下远眺云层不语,董原不由得劝慰道:“太子心思缜密,虽思之过虑,到底也是心存手足之情才这般顾念弟弟,陛下足可深慰切莫介怀。”

元猗泽听了他的话先是漫不经心点了点头,随即反应过来道:“介怀?介怀什么?”

董原一滞,见他一副无甚所谓的神情,忽然就闹不明白了。

想了想董原试探问道:“太子偶有失言,实非有意。”

元猗泽颔首:“他要这么想也不算大错,只是元续未免叫我心寒。罢了,元 慈仁,应当会给他一条退路。”

董原以为他是伤怀太子所言,欲在此清净处安神,没想到陛下并无感怀之态。

元猗泽乜了他一眼:“方才你都听到了?”

董原应是:“老奴挂心陛下,悄悄在外面儿。”

元猗泽笑道:“你啊。我有什么好气的,儿子聪明些总比笨好。太聪明了也不行,元 这样正好。我只是嫌他近日黏我黏得紧,趁机叫他离我远点。”

董原心道你果然又是惺惺作态,从小就借着可爱模样任性胡为,都做了外祖父了,还在这儿装样。

但董原又回过味儿来,同元猗泽一道望向层叠云嶂道:“可这一远,几时再见?”

元猗泽不答,转而问道:“不知夭夭同萍君什么时候到?我想见姣姣。”

董原挪了挪位置替他挡山风,缓缓道:“算脚程快了。县主年幼,禁不起车马劳顿,自然要慢一些。”

元猗泽想起外孙女软糯的模样心起欣喜,但又不免叹道:“本来她这么小,不该赶这些路。”

董原忍不住道:“若离了你,这些小辈该当如何?”

元猗泽轻笑道:“该当如何?我所有尽与之,问心无愧便好。”

“那太子殿下……”董原见元猗泽变色,硬着头皮道,“老奴并非有意探问,陛下恕罪。”

元猗泽缓了脸色,沉声道:“你不能因为有我在便总将他看作孩子。他做了十年的储君,总该学会一些担当。至于他那些不知何起的念头,我想是因为平素同我太亲近了,他分不清。”说到这里元猗泽顿了顿,“其实我不该同他置气的。他不懂事我该教他。”

“那时候我气得狠了,都有些不像我了。”元猗泽按着木轮车的扶手,“这数月来所历,总觉得有些古怪。”

董原心想这何止古怪,简直惊世骇俗。但是熙宁帝说来轻易,怕是在他心里“自己悉心教养的东宫行差踏错”这个事远比“太子恋父”本身更让他在意。

这是帝王心术,董原庆幸之余又平添伤心,心里到底还是惦记着看着长大成人的太子殿下。

乍起簌簌之声,松枝摇曳,一只羽洁若雪的白鹤乘风而来引颈而唳,元猗泽随之眼神一亮。

日子渐近中秋,月儿也越来越圆。山中悄寂,元猗泽坐在灯下翻阅元净徽写的文章。

昭朝皇室虽是鲜卑之后,但祖上久慕汉仪,改“拓跋”姓为元,着汉服习汉语循礼仪。问鼎中原后更与中州世家世代联姻。元猗泽的母亲是南梁皇族之后,妻子出身清河崔氏,宫中妃妾也多世族女,自然对子女的学养要求严格。元净徽同姐姐元道徽一样,虽为皇女,但开蒙是同皇子一道,七岁不同席后才各自由学官教导。从前因为她有先天的喘疾,元猗泽不忍苛责她,也不让她多究学问。来到金明山后她身子渐好,元猗泽便得报说她读书十分用心。以往匆匆来去来不及细问,这回倒是有闲暇坐下来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