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攻玉 萧寒城 3051 字 9天前

他激动地咳嗽了两声,看着自己稚嫩柔弱的弟弟,有些话欲言又止,抚掌叹息道:“邺京城外有人接应,伍相会平安带你离开邺京,他是本宫亚父,以后也是你的亚父,你得敬他信他,就如同敬父皇、信皇兄一般……”

林荆璞抱着玉玺,啜泣的声音很小:“皇兄,我不想走,我不……”

林鸣璋眼圈终于红了,他狠心便没再看弟弟,朝身旁的伍修贤一拜:“亚父,有劳了。阿璞若是年纪小不懂事,望你要以大局为重,以大殷为重。”

伍修贤面色凝重,行三跪九叩之礼:“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密道上方的呐喊声与马蹄声愈来越近了。

“皇兄!皇兄——”

伍修贤捂住林荆璞的口鼻,便单手挎起他往西边的密道中奔走。他是习武之人,哪怕已过知命之年,也足够应付小儿的哭闹挣扎。

皇命在身,伍修贤没有回头再多看一眼皇太子,君臣之情、父子之谊只尽于此。可林荆璞忍不住,撕心裂肺的眼泪与鼻涕全纠缠在了伍修贤的厚茧里。

密道尽头透出来的光越近,离邺京,离亲人,也就远了。

林荆璞簌簌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他庆幸自己没在皇兄面前哭。

终于,那道血与光刺伤了他的双目,灼得他睁不开眼——

……

林荆璞一个激灵,从昏睡中惊醒,眼前还是暗的。

一桶腥臭的污水从顶上浇下,窒息恶心之感犹如野兽一般袭来,将他从梦魇中的冷汗都冲刷了个干净。

“殷朝亡了都七年了,殷哀帝,还不赶紧醒醒呐?”

一太监捏着嗓子,嫌恶地扇了扇他身上的味儿,皱着眉头叮嘱身边狱卒:“先拿两桶干净些的水给他醒醒,仔细点别熏着郝总管与皇上。”

如今的林荆璞早已不是那无辜稚子,他随伍修贤在外流亡七年,辗转投靠夷越三郡、东都七州,逾越险阻追杀,培植势力。启朝年年明里暗里讨伐残杀林殷余孽,时不时还能被反将一军,直至一月前,禁军副统领常岳在聿州办差,无意捉得了林荆璞与他几个随从。

两桶冰水下去,林荆璞眼前稍亮了几寸。

狱中皆是噬人的火烛,火盆中的炭烧得通红,却还是照不清站在铁栅栏外那黄袍男子——当今大启朝的皇帝魏绎。

那是他命中的死敌。

魏绎的父亲正是当年伐殷的启丰王魏天啸。魏天啸称帝不过数月,便患病暴毙而亡,民间相传是因他动摇大殷千年根基,杀戮无道,乃至于天谴。

因此魏绎也是年少受命登基,如今也不过才十九,巧的是与林荆璞同岁。

偌大的中原尚容不下他们同在,如今在这小小的邺京城,更逃不过你死我活的下场。

“其他林殷余孽藏身何处?宫中可还有人接应你?”

隔着老远,侍立在皇帝身旁的一个太监先俾睨着开口问话。

林荆璞隐约认得,这人是以前长明殿的带班太监郝顺,如今是御前大总管,他身量宽胖了不止一圈,紫貂大氅都藏不住他的横肉。

“小顺子。”林荆璞忽阴阴地喊了他一声。

听到自个儿的前朝旧名,郝顺的心头咯噔了一下。

只见林荆璞眯着眼,敛起瞳中星芒,犹如一只慵懒的狐。

可乍一看,他还是那只乖顺无辜的兔:“我真不知啊。”

林荆璞从小就是王孙子弟中好相与的,郝顺见他如今也没能长成硬骨头,不觉松了口气,将嗓门提高了些:“那些人死生随护你七年,你怎会不知!早些交代,咱家还能给你寻个体面的死法。”

林荆璞一阵耳鸣,没仔细听郝顺说什么,又不由望向了魏绎。

这皇帝纹丝未动,全凭着奴才掌话。

都说大启的小皇帝出身贫贱,什么都不懂便被接回扶上了龙椅,免不了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傀儡——前有相国持政,后有宦官夺断。

光线太暗,林荆璞还是看不分明,只是隐约察觉那人也在暗处注视着自己。

毕竟当了七年宿敌却未曾见过一面,如今只隔一障,岂能不心痒?

一鞭子狠狠抽在了林荆璞胸前,裂出一道二尺长的新鲜血痕。

“不长眼的狗犊子!公公问你话呢!”

林荆璞忍痛暗“嘶”了一下,又低念了声“疼”,娇气得像是随时都要晕过去。

郝顺见他这般不中用,心中暗笑,也不再审问,似乎只是走了个过场,也没过问身后的主子,便自作主张要草草了结此案:“也罢,王已擒到手,想那几个毛贼成不了气候。派人跟国相爷通报一声,早些将这小子处理干净咯,省得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