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满一怔,想了想道:“阿哲布尚且年轻,可却是近几代北境王中最为稳重的,颇好学习儒术,北境若是没有他当?时的决断,只怕五六年前各部落便各自称王,四分五裂了。”
“好不容易才统一平稳的北境,阿哲布应当?知道此时攻打大启,是时候,也不是时候。”林荆璞说。
贾满:“二爷此话怎讲?”
“柳佑说服阿哲布攻打北境,无非是行纵横家之术,趁着大启北部军力空虚,可以行趁火打劫之事;奈何攻凉州容易,攻到邺京岂是易事,阿哲布必须防备南下的部队随时北返,到那时,大启已没有后顾之忧,大可全力攻打北境,那么,他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和平便会被打破。”林荆璞抬手抿了口茶,又说:“这对北境来说,是桩极冒险的事。不然何须柳佑说动,北境若有实力与底气,大可直接攻启。”
贾满思索了一番他的话,寻出个破绽:“好斗是北境人的天性,二爷又怎确保,阿哲布不会冒这个险呢?”
林荆璞:“只需给北境一个无法抗拒的好处,阿哲布力求稳妥,自然就不会再?冒险进攻。”
贾满欲再问,只见不远处沈悬带着一名御前侍监前来,那侍监行拜后,便向林荆璞呈递了一封诏书。
这是天子诏书,见?诏犹如见?天子。旁人见了,皆一一跪下,屏息不敢言。唯独林荆璞没跪,不紧不慢地翻开?,阅过上面的字句,思忖了片刻,谨慎地问那名侍监:“这诏书可只此一份?”
侍监笑答:“回二爷的话,皇上亲笔拟了两份一模一样的,李公公携另一份往邺京去了,想来此时早已百官都已领受旨意了。”
林荆璞听罢,这才将?诏书迟疑地交予那名侍监,侍监双手?接过后,宣读与众人听。
魏绎一向不喜用那些花里胡哨又费解的辞藻,因此诏书上内容极简:他要立魏竹生为皇太子。
林荆璞没想到魏绎身在允州,竟比自己还要快一步。
这封诏书一发下,竹生一立,北境已不会再?出兵了,没有什么比一个拥有北境皇族血脉的孩子当?执掌中原的帝王,更具说服力。
第125章 你妻 “朕还能盼到与太傅比肩的日子么?”
北风吹枯草,奈何后劲不足。
北境各部落集结在大营的兵马不过五日,便各自打道回府了。阿哲布进而又向?邺京进贡了上千头牛羊,以庆贺大启立储之喜,稳固边境关系。
在北境散兵之前,柳佑就已听说了邺京立储的消息。计策被破,眼瞅着贺兰军一行很快便要增派到允州,又听闻启军得了可载千人的新船,事已至此,柳佑知道老天没有?再给他机会在北境施展图谋了,他只能快马南下,回去见他的王。
启军加上援军,渡江之后来势凶猛。万奋没能守住,一退再退。等柳佑回到三郡之时,十?万启军已跨过离江,攻至余县一带,离三郡仅有?七十?里?之隔了。
余县告急,三郡告急。
魏绎一路征讨之余,不忘抚恤民众,命后方士兵重筑家园,颇得人心。三郡之臣听闻后,不危而自乱,朝野上下终日人心惶惶。
林珙发现近来身边总少物件,多是些金银铜器的玩意,他没查,也知道应是一些宫人害怕启军有?一日会攻入三郡王宫,于是偷拿了宫里值钱的东西,早早潜逃出宫去了。
大厦将倾,这是人之常情,他只装作看?不见。何况各宫皆是如此,连太后宫里?近来都少了首饰器皿,只不过那些人便没那么好过了,多是被姜熹抓回去活活打死。
今日林珙案上又少了一支金笔,他竟有?些恼了,那是柳佑赠予他写字用的,平日里十?分稀罕。可他暗戳戳苦恼了半天,没去寻笔,也没跟人说这事,自个闷闷地消解了事。
三郡宫里?人手紧缺,外头连个通报太监都没有?。柳佑回来之后直接步入内殿,双腿直直地跪了下来:“皇上,臣回来得迟了,臣此行去北境未能增派到援兵,反而是助长了敌军气焰……臣有负皇上所托,还请皇上降罪!”
宫里虽还是红砖绿瓦,可四处萧条却是盖不住的,皇帝殿里的梅花都快枯萎了,无人打理。更别提柳佑方才一路入宫见到的景象,大事不成,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林珙听声一怔,霎时将那根笔的烦恼抛诸脑后,喜出望外,转过身子仔细看?柳佑,声音却止不住哽咽:“太傅,太傅能回来就好,朕一直盼着太傅回宫。”
柳佑也望着他默然了片刻,不知该从何处说起。北境的情报他每日写信传于宫中,从不间断,想必林珙都已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