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轩辕曜的目光与贺熙华对上,后者对他摇了摇头。

轩辕曜虽不明所以,但仍是会意地装傻充愣,任贺党沸反盈天,他都一言不发。

“陛下,”在朝堂上鲜少开腔,号称泥塑国舅的贺鞘忽然开口,“臣未建寸功,却因太后娘娘慈恩,觍颜居于伯位。兄长战功赫赫,却未有寸土半爵,让臣心中何安?臣自请让爵,请陛下恩准!”

不仅众人惊愕,就是贺鞅也愣了愣,正要发话,却听下面贺熙朝出列冷声道:“承恩伯说的是什么话,您是太后亲弟,身份贵重,承爵也是朝廷的定制。还请承恩伯勿出此言,让陛下为难,让太后难堪,将我父子陷于不义!”

他若有似无地朝上面看了眼,“劳叔父费心,侄儿的功名,自己会去挣。”

“好!”贺鞅抚掌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有这般的志气,也要有这般的豪气!”

他转身对轩辕曜道:“陛下,方才叶相一番美意,老夫心领了,然而老夫摄政谋国,并无半点私心,还请陛下明鉴!”

说罢,作势要拜,只是拜得过慢了些。

轩辕曜慢条斯理地理了理袖口,待他的腰完全弯下去,才疾步走下玉阶,双手扶住他,情真意切道:“大将军待朕如亲舅,朕感铭于心。如今,云升又将为国开边,奔赴北疆苦寒之地,朕今日在此允诺……”

他将贺鞅扶起,目光从下面或忧愤或失落或看好戏的臣子身上一扫而过,“开国博陵侯崔静笏首通西域,又尚了主,烈祖皇帝给了他世袭罔替的尊荣。可惜烈祖驾崩之前,下了遗诏,我朝不再有世袭罔替的爵位……但朕允诺,若此番贺熙朝能立下开疆拓土之功,朕便给他一个侯爵,三代之内不降等。”

贺鞅心中冷笑,小皇帝这便是口惠而实不至了,不过,最多再过两年,看看谁还在意皇帝给的爵位!

贺熙朝谢了恩,重回列中。

叶明启却并未归队,继续道:“陛下,门下省昨日商议,想请陛下下旨,命张掖侯肃尽忠出兵五万,受贺熙朝大人节制。”

话音一落,下头便是悉悉索索一阵交头接耳——贺熙朝此去,任的是凉州刺史,说是伺机开拓河朔,可到底能不能成事,谁也不知。肃家世代镇守肃州,拱卫西北边陲,贺鞅竟对他家起了心思,恐怕出兵相助是假,借机夺权是真。

轩辕曜觉得自己如今真的像个泥菩萨,涵养好到出奇,听闻如此荒唐和挑衅的请旨,竟也能心平气和。

唯一的问题便是自己并未想到如何应对,可百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自己,仿佛能等到天荒地老。

“朕尚未亲政,更不通兵事……”

众人心道果然又是这句么?铁杆帝党未免有些失望,就算是韬光养晦,皇帝也显得过于懦弱了。

“可朕也知晓,按祖制,若要动兵,就算朕乾纲独断都无用,须得三省宰相合议,朕再用印方可。”轩辕曜看向赵暲,“中书令,三省改制便是令叔祖文圣皇后所推行,朕说的可对?”

“是。”赵暲神色淡淡,似有不满。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签署章奏,可却不似尚书省统率六部。若是皇帝照常临朝还好,碰上了摄政的,往往就会被架空,造成尚书省一家独大的局面。

贺家唯我独尊惯了,偏偏忘了最基本的朝堂法度。

轩辕曜转头对贺鞅道:“大将军,横竖贺大人还未动身,时间尚来得及,不如先让三省合议一番,下次大朝会再议可好?”

贺鞅咬着牙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