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勾引韩陵怀上子嗣,她至今从不后悔。
这是萧家欠陆家的,是先帝欠他哥哥的,是周皇后欠她的。
唯一让他愧疚之人唯有韩陵。
但当年,她能想到的一心待她,且绝不会走漏半点风声之人却只有韩陵了……
作者有话说:
韩陵的身世,在前面陆陆续续提过几次,也影射过几次,但记不得在什么位置了…………
第110章
萧毅瑾拉着陆成泽的手,慢悠悠的走在宫道上。
陆成泽叹息着道:“微臣知道陛下难以接受韩陵,但韩陵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无论陛下是将他当做长辈也好,或是亲眷也行,再不济如往常一般只当做臣子也可,何必再对他的身份耿耿于怀。”
萧毅瑾勾住陆成泽的手臂垂着头,哀声道:“很难的,亚父,这些日子朕光压下对他的杀意,就已经很难了,或许再给些时日朕便可以平心静气的面对他,但现在……”萧毅瑾摇了摇头,面露苦色。
他知道当年,太后与韩陵私通有她的考量,或许是无奈之举,或是存心报复先帝,无论什么缘由萧毅瑾都不想去细究。
但是前世加今生,近百年时光他都以为他是萧家正统血脉的皇嗣,如今却让他知晓他的身世,他如何能接受?
陆成泽心中也知道萧毅瑾的难处,但事已至此,陆成泽唯有希望萧毅瑾能与韩陵和平共处,便转口问道:“韩陵文韬武略如此大才,陛下便真的让他如此在后宫虚耗?”
萧毅瑾抿着唇,撇开脸小声道:“朕文韬武略的臣子多的是,朕不缺他一个。”
“但韩陵有一样是旁人万万比不得的。”陆成泽看着萧毅瑾,柔声说道:“他对陛下的忠心,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他都绝不可能背叛陛下。”
萧毅瑾沉思了片刻,手臂勾紧了陆成泽的手臂,轻轻晃了晃:“亚父,咱们不要说他了好吗?”、看到萧毅瑾难得露出这般孩子气,陆成泽不由自主的伸出手,轻轻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顶。
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快速收回手,陆成泽笑了笑:“自然一切都由陛下做主,臣便不多言了。”
见陆成泽不再多说,萧毅瑾立即转移话题道:“亚父陪我去御书房批折子吧,从前都是我帮亚父分折子,如今也该轮到亚父帮朕分了。”
陆成泽刚想要拒绝,但萧毅瑾没有给他机会,拉着他的手臂再次晃了晃:“走啦走啦,一个人在御书房太孤寂了,想要亚父陪陪朕。”
陆成泽见到萧毅瑾如幼时撒娇的模样,终究没有拒绝,顺着萧毅瑾的牵扯,跟着他走向御书房。
陆成泽已经御书房环视了一下四周,这里曾经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才几个月而已却好像变得陌生了。
他专属的麒麟椅已经撤除,空出来的地方,放了一个足有人高的铜制黄鹤展翅灯台,鹤顶插着一只比手腕还要粗的蜡烛。
原本挂着江山社稷辇图的墙壁上,边角处多了几块新出现的疆域。原本上面标示着藩王蜀地的朱砂点也被一一抹除。
原本空荡的博古架上放满了各色摆件,琳琅满目让人看花了眼。不起眼处还放上了新鲜的花束点缀,让原本清冷的御书房显得更有生气……
萧毅瑾看到陆成泽望向一旁的博古架,萧毅瑾笑着问道:“亚父可有喜欢的?”
萧毅瑾却还是将陆成泽拉到博古架前,指着上面的垂目玉佛的摆件道:“这是夷族进贡的佛像,与我们大周佛像不一样。”说罢又指着旁边几样一一道:“这是鲁王珍藏的夜明珠,这么大的确实不多见。这是湘王最爱重的宝刀,朕瞧着一般。这是河清郡王偶得的奇石,上面的纹路自然成了一个寿字,不过朕却觉得十有八九是下面的人搞出来糊弄河清郡王……”
萧毅瑾一样一样将博古架上物件的来历讲给陆成泽听,这样面的东西有些价值连城,有些一文不值只是稀奇,但都是萧毅瑾的战利品。
萧毅瑾如同骄傲的孩童一样,炫耀着功绩,渴望得到陆成泽的认同。
陆成泽和蔼的看着他,看他兴奋昂扬的模样,多了几分与年龄相符的意气风发。
“亚父,若是瞧中哪个只管拿去。”萧毅瑾兴高采烈的拉着陆成泽的手,傲然道:“即使是搬空了,朕日后也必然一一填满。”
陆成泽没有说话,抬手挣脱了萧毅瑾,伸手从架子上一只木盒中,拿过一枚透明的珠子。
萧毅瑾打量了一眼陆成泽手上的珠子疑惑的问道:“亚父喜欢这个?”那枚珠子只有拇指大小,虽然晶莹剔透,但与其他珍宝相比委实算不得珍贵。
陆成泽点头道:“这不是玉石宝石,应当是东海的水晶珠,这般透亮的不多见。”
“亚父喜欢便拿着吧。”萧毅瑾并不在意一盒水晶,但见陆成泽难得有喜欢的东西,还是上了心:“亚父喜欢水晶,朕会着人多留意。”
陆成泽摇了摇头:“倒也不必,微臣有一匣子便够了。”
光透过水晶珠子照射在陆成泽的手指上,显得他的手指越发纤长,萧毅瑾舔了舔唇忽然很想要凑上去咬上一口。
萧毅瑾的呼吸加重,他克制着移开视线,轻咳了一声,拉着陆成泽,两人一同挤在龙椅上。
“陛下,于礼不合,微臣怎么能坐在龙椅上。”
“无妨,不会有旁人知晓的。”陆成泽想要起身,萧毅瑾却强硬的压住了他,将他抱在怀里,凑近他耳边压低了声音道:“龙都骑了,区区龙椅算什么?”
陆成泽顿时哑口无言,脸上浮现一片薄红,他咬牙,半晌才从齿缝间挤出一句:“陛下慎言。”
看着陆成泽似羞似恼的模样,萧毅瑾忍不住在陆成泽的脸颊用力 亲了一口气,发出一声响亮的“啵”声。而后赶在陆成泽发怒前,一脸正色的道:“咱们该处理政事了,等朕空闲了再陪亚父玩乐。”
说完,立即掀开一本奏折,无比认真的看了起来。
陆成泽放在膝上的手掌用力握紧,又慢慢松开,而后又再次握紧……他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平息心中的怒气,也将视线转到御案上成堆的折子上……、萧毅瑾手中的折子上,乃是北境边军大胜夷族的请功奏折,萧毅瑾看了一遍稍作修改便直接批复应允。
陆成泽看了一眼,问道:“林修齐已数次请命回北境,陛下都不曾应允,可是有别的想法?”
萧毅瑾点了点头:“夷族大败,此次上了元气,恐怕十年之内都无余力再次出兵,朕不打算让林修齐回去了。”
夷族何止十年内无力出兵,前世一直到萧毅瑾薨逝,都活的艰难,百姓不过勉强维持温饱,骑兵难训,哪有那么容易再次进攻大周,所以萧毅瑾丝毫不惧。
陆成泽早有预感,毕竟之前将潍州兵马派遣至北境便是为了钳制林修齐。
“朕并非鸟尽弓藏之君。”萧毅瑾怕陆成泽觉得他认为林修齐功高盖主兔死狗烹,便解释道:“北境大将军府按制本可有一千亲兵,但林修齐将这原本的一千人,安插入军中校尉级将官,五万兵马轮流抽调守卫将军府,有人称北境兵马为‘林家军’。”
说着,萧毅瑾面色凝重看向陆成泽,眼中露出一丝戾气:“五万本该守护大周江山的朝廷兵马,竟成了他人私兵,若不制止,林家何尝不是下一个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