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冠剑行 姬诺 4026 字 12天前

听见崔叹凤又在到处宣传自己的过去,公羊月忍不住插话:“朔日了,闻达翁也该开张贩消息,把双鲤带上。”

晁晨立刻跳了出来:“把我也带上。”

“你不行,你得跟着我。”公羊月认真地反对。

“跟你做甚?”

公羊月一本正经道:“你得给我打下手。”

“打什么下手?”晁晨只觉莫名其妙,平时嫌弃武功,这会倒是惦记上,这话总有哪儿不对味。不知是不是因为方才说起浑话,今日的公羊月本是春风满面,但多看两眼就是教他觉得情|欲贲张。

晁晨避开,目光垂落,好巧不巧落到下盘

“晁先生,你中药了?”崔叹凤看他脸颊通红,尤有热汗,忙伸手搭脉。

晁晨却慌张拂开,指着公羊月,差点气得鼻血如注:“你……你……”

公羊月每次都故意引导他胡思乱想,却又装出一副正经模样,用“我看透你整个人“的目光打量人。

晁晨调头就走。

“别走啊,”公羊月追上,在他耳边吹了两口热气,“你方才在想什么,其实心术不正的人是你吧?”

走出去老远,公羊月还紧拽不放,晁晨用冻红的手指,一点一点掰:“牵牵扯扯像甚么样,我自己会走。”

“噢,”公羊月心情好时,向来有求必应,立即松手,“那你自己走。”说完,他自个儿先跃出一步。

晁晨看着脚下房顶,还有通街暴走发怒的人,想想还是放弃,不自然地“喂”了一声,艰难地把手伸出去。

公羊月把他拽过来:“看吧,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嘛!”

目送两人远去后,崔叹凤把双鲤推给乔岷,自己低头整理药箱。

乔岷内心惶恐:“你来。”

“十七,你这种病,就得以毒攻毒。”崔叹凤忽悠着,“而且就崔某这风流之名,姑娘与我过分亲近,只会坏了名声。”

乔岷犹豫片刻,“噢”了一声,转身拔剑砍树。

崔叹凤看呆了眼:“不必如此吧?”

“做根竿子,把她挂在后头,放心,有我在,不会摔。”

崔叹凤叹道:“摔是不会摔,但我怕她醒了,你会死。”

--------------------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陆续有收到小可爱们的鼓励,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完全没想到,捂脸(/// ///)希望没有把过多的负能量传递给大家~

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好好的呀,比心

第064章

离开盐津村后, 二人花了三日半,赶到蜀南的 道县。此地三江汇流,渡头密集, 船帮众多, 晁晨以为公羊月要乘船岷江上成都, 没想到只是虚晃一枪,找地方喝了碗热腾腾的竹荪汤, 调头折向东南。

遥见万岭青箐, 晁晨这才恍然:“这是竹海,你……来见李大侠?”

公羊月满口应道:“可不是, 收了我这么个逆徒, 虽只挂名,但是于他声名有损, 所以不定期瞧瞧, 人有没有给气死。”

从前蜀南这一片, 是位姓沈的夫子在打理,公羊月随师父李舟阳离开代国时, 曾见过一面, 后来居于剑谷, 却是再也没见到此人。五年前叛出师门时, 他曾于竹海拜别,当时隐有耳闻, 说那位沈夫子已殁。

李舟阳将人葬在了万箐岭中, 居丧服白,甚至连从未听说与之有过交集的楼西嘉, 都从滇南寄送来悼词。公羊月对此人的生平并不了解,但想来也不是无名之辈。

其实, 刚踏入巴蜀地界时,公羊月疑惑比现在更多,他不明白为什么身为谷主弟子的李舟阳,不住剑谷,而是独居蜀南竹海;不明白 道附近为什么总是潜伏着许多高手;更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从不承认自己是“西侠”李长离的后人,哪怕苻坚败后,秦国亡灭,曾遭秦军屠戮的蜀中风声大盛。

后来,他学会了不问,因为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

蜀地的民众似乎隐隐在希冀着什么,却终是没有等来。有时候,他会觉得这场死亡,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听说九十年前,成都王李雄在此称帝,建立成汉国,开创了蜀中日夜闾门不闭,百姓殷实和乐的盛世。”晁晨搓着手呵气,同公羊月站在铺子檐下等竹蒸笼里的糕粑起锅。

公羊月正埋头数钱,计算这一餐应该吃多少合适,偶然听见他的感叹,随口接道:“世道这么乱,许多的美好不过都是转瞬的烟火。”

“可惜。”

“可惜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说句不好听的,人生来有两种特性,一是贱,二是忘。 ,你别那样看我,我可没骂人,”公羊月瞪了一眼,继续侃侃而谈,“贱是说命贱如草,却又春风再生,这数千年打杀不断,可依然活着无数;至于忘,你且四处看看,除了你们这样怀古伤今的,还有几个记得成汉。”

说完,他把钱递给蒸粑的,道:“给我来六个。对了,打听个人,你知道李雄吗?”

“李雄?”蒸粑人一边把筷子探入笼中快速抓取,一边回道,“没听过这号人,倒是隔壁村有个叫李狗蛋的。”

公羊月分出三个,放晁晨手掌心上。

晁晨捧着,嘘声一叹:“无论才子佳人,英雄红颜,最终都逃不过黄土白骨,大概也只有书中人,才能永垂不朽,可惜,可惜你我都不是。”等他回过神来,那热度已浸入掌心,烫得他龇牙咧嘴。

“你再婆妈,就别吃了。”公羊月烦他,抬手去抢。

晁晨这才闭嘴,背过身去躲着。

这时,铺子外走来个担柴的,张口不是冲蒸粑的呼喊,却是接着方才公羊月的问话,笑着说:“这位公子,你问的人,我知道。”担柴人要了两个粑,一边咬,一边邀上二人随行,走过一道板桥,见四下无人,他这才撂下挑子,对着公羊月行礼。

竹海里的人虽然在沈夫子死后便被遣散,但总有些顽固派不肯走,砍柴打猎,约莫会守到李舟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