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志“啊”了一声,抱头尖叫,拉开柴门就冲了出去。无意识跑出五丈开外,给老树根绊倒一跤,这才稍稍清醒。
看那老头没追出来,甚至屋里头再无动静,怕他疼死的林远志又摸了回去,支着头从缝隙往里张望。
“还没走?”
屠三隐抽气,语调明显柔和两分。
林远志低下头,犹犹豫豫:“对不住,没帮上忙。”
屠三隐认真地打量了他一眼,遂道:“没走就去外面给我打一盆水来,”林远志听了吩咐,捡了破铜盆就往外赶,屠三隐又给他叫住,“等一下,”一边说,一边单手拆下钓竿尾部握持处的鎏金环,“这是老夫仅剩的家当,你是来投亲寻人的,找人得打点。”
那个“不”字卡在喉咙,林远志给屠三隐凶狠的眼神吓得不再言说,乖乖接过金环贴身收纳,等打了水来,对着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掩上门出去。
“告辞!”
他学着江湖人的样子拱手抱拳,但屋里没有半点回应。
林远志有些沮丧,回头频频看,最后一拉包袱下山去。
他有个同村的伙伴,打幼冲之龄随家人去了长安,典当这金环,能舒服地找一段日子,但他忽然有些舍不得,他救人,又不是为了钱。
长安城九坊间有一座水榭楼台名为倾波轩,其热闹繁华,可比拟建康城中那座历史悠久的朱雀楼,而倾波之名则得来于楼中宝珠铺地,珊瑚作案,火树银花临水一照而成琉璃千顷之貌。
稍微逮着个长安城的老盍稚问,人都会说,早些年上元节,钱氏一族都会在此设宴,豪富斗奢,几成笑谈。后来钱氏大变,上一代家主,也就是掌管长安公府诸事务的“不动尊”出事,财权收归苻坚所有,加诸公府里其他几家商人也都有冒头的倾向,这个规矩便给破了,长安好长一段时日再无谈资。
自古来笑贫不笑娼,城中的百姓都嫉妒那豪绅嫉妒得紧,巴不得人家出事,可真出了大事,捧场跑得比谁都快。
继收红头鲤鱼之后,当代钱氏族长钱胤洲又重开宴席,邀请长安有头有脸的商贾,仿照石崇再聚一场斗奢。不出半日,这消息传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
“听说了没,那斗奢宴又张罗了起来!”
“真的假的?哎哟喂,当年钱家三子钱胤川做东办的那场上元宴老子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这二十年过去,当时不起眼的四公子竟然已经坐上了族长之位。”
“那小子,还不是运气好!”
那运气,真不是吹擂。
宁康三年二月的大火中,钱府入贼,族长钱百器惨遭枭首,长子钱胤海于火海中不知所踪,三子钱胤川死状惨烈,唯有四子钱胤洲因与略阳吕氏长子,也就是现今凉国大王子吕纂交好,入府做客,侥幸逃过一劫。
街头巷尾偶尔也有风声,说那夜见兵丁围府,这贼可不是一般盗匪,保不准是官贼。这传闻也只是在苻坚死后私下里作闲谈,毕竟钱氏还在,后人也并未再行追究。
“想不到啊,想不到。”先前叹运气好的那人一通摇头晃脑的叹息。
旁人便打趣他:“想不到什么?你可也等着天上下红雨?做梦吧,你得先有个富可敌国的老爹才行,否则就算你家兄弟几个死光,也就留个谁都瞧不上的一亩三分地。”
那人听来挖苦,将双目瞪如铜铃,狠狠道:“才不是因为这个想不通,我是想不通,钱家老四打小一唯唯诺诺,性子软绵的小子,而今怎么就跟换了魂似的,手腕狠辣起来是六亲不认!”
“呸,就你想得多,这还不简单,有钱没钱两种人!”
此言一出,闲扯的几人都捧腹哄笑。看他们聊得畅快,沿街路过的也想插一嘴,并且还真就有人如此做
“你们这些人,也就看个热闹,知道什么,没看那几个富绅都勒紧裤腰带脸色发青?一准没好事,要我说,谁知道这‘鸿门宴’背后运作的是谁,呵呵,万一看你富有,让你捐点军备呢?”
“你是说……”
旭日落下,晁晨沐在黄昏的柔光中叹了口气:“拓跋氏大破燕国,秦国坐不住,蠢蠢欲动怕是意在东征。要打仗就需要钱,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让让,让让 ”
这时,往倾波轩侧门的巷前有人开道清场,几个壮汉抬了十几口箱子往里走,路人只以为是今晚酒筵上开眼的宝贝,争相挤上前看,等那胖班主领着杂耍的学徒紧随其后时,众人才唏嘘一声散开。
“当是什么呢,原来是散乐百戏。”
“这次喊了戏班子,可见这回的钱族长口味同往日的不同,要是换了以前的,压根儿都看不上这市井玩意。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若不是怕僭越,只怕八佾舞都能折腾出来!”
灞桥那日,公羊月既没蹲到人,又没查到凶手,转头从钱府收鱼的冤大头那儿掏了点钱,恰好听说这事,早早便赶了来。
屠三隐来长安的目的是除掉名册上的人,而这些人多半都是不利于晋国的暗探、细作以及叛徒,思来想去,这钱氏一族,正好便有前科
位列“四府”之一的长安公府与其他江湖势力不同,收的不是弟子,传的不是功夫,而是笼络了一大批经营好手,控制着商路脉络。
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通路,长安繁华一时无与伦比,尽管士农工商,商贾最为人不屑与之,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势力正悄然庞大,这当中便有钱氏一族。钱家自称承袭“商圣”陶朱公范蠡之《生意经》,在新莽后光武帝刘秀起义时,彻底靠战争发家,而后自号一府,天下商人皆向往之。
几十年前,苻氏一族控制长安自立秦国,长安公府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其投诚,一时间江湖唾骂纷起,一些心怀热血的商贾不甘屈于氐人之下而大肆难逃,多番经营后,江左及建康蒸蒸日上,反观长安公府,遭受重创。
按理说一门传奇便该陨落,可惜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论是“分府”之难,还是“遭贼之祸”,都没能让长安公府或是钱氏再无翻身,反倒是每每过个十来年,他们又重新雄踞关中,占据西域商路。
公羊月靠在旗枪下,面临人声鼎沸的倾波轩,眼底显出几分赏识:“嚯!倒是有几分本事!”
“现在江湖中提到长安公府,多会以钱氏指代,实际上,钱府并不等于长安公府。”说话的中年富商本站在公羊月身侧,说到兴头上,便不自觉向前大步激昂,公羊月登时将手中的剑一转,逼得人乖乖退回来,赔笑道:“少,少侠,你这剑快得很,小心,小心别手抖。”
公羊月目光朝左右瞟了瞟,把剑收回鞘中,而后吩咐道:“你就站在这儿,接着说。”
“我也是搁商道上道听途说,万一错漏,可赖不得……好好好,你悠着点,我说,我全都说 当年钱氏的前辈同结义兄弟几人在沙漠里倒卖茶叶丝绸瓷器,狠捞到一批金子,自此纵横河西。后经营壮大,驼队马帮数量激增,他们已不再需要亲历亲为,为方便打理,几人达成盟约,结成商会,便是你们而今看到的长安公府的前身。”
公羊月摸着下巴思忖:“他们就是靠这拧麻绳的坚韧顽强存活下来的?”
富商点点头,道:“少侠可不要小觑。长安出西域的商路可说是生死路,沙暴,雪崩,沼泽,荒岭,每一处险境都可教人有去无回,且三十六国纷争不断,互相厮杀那是常有的事,被劫财扣押都算小,死无全尸那都不是少见的事!长安公府之所以能发展成如今的庞然大物,乃是经由数代人的努力,靠活人死人堪舆地势全貌,不断修改南北行商路线,斡旋于诸国势力中利益交换得来保驾护航。”
后续的发展不难猜,无非是这些机要文书,路线堪舆被同谋的几人共同收藏于长安公府内,交由“不动尊”掌管,说不准依照要约,这老大的位子几家轮流当,但历经百年,后人无耻,或是打压,或是夺权,总之钱氏巴蛇吞象,就快要蚕食完。
富商舔了舔舌头,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多少都要给长安公府的人好处,自然要眼馋上三分:“都是钱呢!”
“你说得对,都是钱。”公羊月盯着华贵的楼阙,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