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沈黎觉得这个长相粗犷,却异常温柔的汉子一定非常想念他童年待过的地方。铃铛是他养过的一只雕。

“冬天的路途格外难走,为什么不选择开春走呢?”

“等过了三个月,”他说,“就是草原最难熬的时候了,狼群成群结队,粮食也快要吃完了,把豆腐的做法带回去,说不定我的朋友们就不会被饿死。”

沈来秋道:“我一直觉得让人免费做三个月的工,有些苛刻了,还是两个月吧。”也好早点让这个小伙子回到草原,到时候真的能救几个人,那也是给他的娃娃积德。

沈黎也是随口一说三个月,事实上,几个月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可是方子,在这个时代,会做醋,或者酱油,就可以养活一个氏族世世代代。

在他家做工的人,都可以用特别便宜的价格将豆腐买走,再用另外一种价格转卖出去,沈黎家是不会亏本的,而卖豆腐的人虽然多,可是需要豆腐的村落,城镇也多。距离沈家村越远,豆腐越能卖得上价格。而且,几个月后,就能白得一个方子,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只会让人觉得沈家仁义。

事实上,豆腐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着。在这个没什么新鲜物什出现的时代,一切新生是东西都会让人感兴趣,包括皇帝。太和三年冬天,大昭第二个皇帝闻宣吃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口豆腐,他一般不会去专门询问一个普通的吃食如何做的,只是连日的荤腥过后,这一口“阳春白雪”(小葱拌豆腐)叫他神清气爽。

“沈家村?用豆子做出来这样白的东西?”

他身边年过半百的大太监道:“是啊,没想到民间居然还能做出如此的东西来,方子,也是他们孝敬的吗?”

高太监自然不会说是买的,直管捡着皇帝喜欢的话说:“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若不是如此,也没有功夫想到这些精巧吃食上。方子倒是没有,但是王爷觉得稀奇的东西,总会送来给您瞧一瞧。”

宣帝点点头,“豆子,倒也不费什么,有方子,就不必在外面买了。”

高太监点点头,笑着说:“王爷早就让人准备去了。”

宣帝也摇头失笑:“我这个弟弟啊,真是个爱吃爱玩的。”

高太监腹诽,是啊,不是个爱吃爱玩的,就跟他几个哥哥一样,早在平定内乱的时候,就死了。宣帝如今年纪渐大,待人愈发宽和,王爷闻安以前没有得罪过他,还有腿疾,皇帝自然给足昭朝唯一的王爷面子。

王爷是个厚道人,不怕买方子的时候出现什么问题。

沈黎还不知道,在他休寒假的时候,还能见到活的太监。自从休假以后,他一直在家里帮忙,不过他也写字,大伯娘和二伯娘将他们家的孩子送过来,美名其曰和沈黎一起读书,其实就是蹭饭吃,顺便看看豆腐的行情。堂兄们意外的耿直,把来意都跟他们三叔说了个干净。沈来秋也不介意,这些半大小子,来了也能帮忙做豆腐,如今院子搭了许多棚子,人都在棚子底下搭了灶台做豆腐,像个小型食品加工厂。

沈黎就更不在意了,他家如今挺有钱的,一文钱五方豆腐,一方豆腐有一个巴掌大,饶是这么便宜的价格,还是能赚不少钱,因为豆子本身不值钱,而且买豆腐的人极多。不过,许多人家更愿意用豆子直接换豆腐,他们其实不太舍得花钱。沈来秋来着不拒,他做豆腐也是需要豆子的嘛,这样还不用出去买。

事实上,在村子里,许多基础的东西,只需要以物易物,就能满足需求了。沈黎在村子里买不到什么,他喜欢吃加肉的麦饼,只能叫余氏做。但是这样的情况在逐渐好转,至少他的大伯说了,现在在镇子上做生意,还不如回村,因为村子似乎生意更好。

从沈家买豆腐卖出去,给许多人家添了太多进项,他们也愿意花钱买东西了,更何况还有外村的人来做生意。族长的儿子沈舟生从外面拉了一大笔订单,如今取货的人络绎不绝,曾经宁静的沈家村在冬天里热闹了起来,见有生意可做,许多村民都开始摆起小摊来,有卖包子的,有卖肉汤的,有卖饭食,米粥的。沈黎也吃到了各种新鲜的小食,余氏每天都给沈黎十文零花钱,要是叫叫村里的孩子知道了,一准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沈黎也不拉仇恨,很少花钱,除非真的想吃点什么,否则轻易不把钱拿出来。他倒是不扣,只是村子里人多眼杂,他怕扒手盯上了,钱丢了事小,受伤事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支持!感谢收藏!

第16章

一队人马在风雪中缓慢行进着,轿子里的半大少年穿着狐裘,拿着手炉,倚在窗口。

“公子,衡山已经近在眼前,今晚恐怕有风雪,不如找家店住下吧。”一个身上穿着厚厚银甲的小将,恭恭敬敬地拱手立在轿子外面。

少年用素白的手,将帘子挑开,“挑个干净的客栈,明天一早就走吧。”

小将不敢直视少年熠熠生光的眼睛,这双狐狸般的眼睛探照灯一样,仿佛能照见所有人心底的阴暗。他是安王的嫡子,尊贵无比,但是小的时候中过毒,身体一直孱弱,于是起大名为闻柏鹤,就是希望他可以健朗长寿。

一直以来,人们一提到安王之子闻柏鹤,都摇头叹息,看着是个风流人物,结果身子骨比女子还弱,这次从长安到汴州,主要是为了给他远嫁汴京的姨母送年礼,顺便在那里修养一段时间。

长安的气温毕竟还是太低了,还是汴京舒服一些。

客栈很快找到了,闻柏鹤虽然生性.爱洁,却也不霸道,这天寒地冻的,不能因为自己方便,就把别人赶到外面去,所以他制止了属下清场,只挑了一间上房,准备休息。

银甲小将是闻柏鹤的贴身护卫,一应事宜,皆由他安排。便派了四名心腹站在门口,避免有人窥探惹怒公子。

妥当后,下了楼点了些滋补的菜色,发现不够公子平日里吃的分量,便问客栈老板道:“你这里还有什么清淡的新鲜的菜?”

老板知道他们身份不俗,立马恭敬又谄媚地回道:“将军,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鲫鱼豆腐汤?冬日里喝这个,暖胃又鲜美。”

银甲小将没听说过豆腐,“既然你说好,那便上吧,若是不好,你可要仔细了。”

老板拍拍胸脯:“不好我就赔你十盘的钱。”

银甲小将笑了,他们公子倒是不缺这个钱。

敲了门,将菜一盘盘摆好,取了公子常用的翡翠碗筷,银甲小将很快出去了。

闻柏鹤身体不好,饭量也一般,但是小将进来收拾的时候,意外发现鱼汤和豆腐几乎被吃干净了。他愣了一下,而后高兴地拿出一本册子随手记录下来:“公子爱喝鲫鱼豆腐汤。”

闻柏鹤其实不算很喜欢吃这道菜,只是没有吃过豆腐,觉得很新鲜。

“汴京......”希望汴京不要像长安一样,让他无趣。

沈黎想吃豆皮,千张,还有冻豆腐了。这些适合下火锅,但是这里的调味料数来数去就那么几种,不足以做出像现代那样各种口味的火锅底料。

所以只做了个酱料很足的底汤,勉强吃个锅子,即使大家都很满意,沈黎却并不满意。家里来往的商人很多,终于,他打听到了辣椒的下落!

沈黎小心翼翼地将几株辣椒苗苗宝贝地安置好,等辣椒可以种了,他就可以吃辣椒炒鸡蛋,醋辣椒,辣椒酱了!沈来秋纵着他,告诉来往的商人,过来交易豆腐,也可以用些不常见的,稀奇的植物,说不定儿子喜欢呢?

于是棉花也被沈黎发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棉花制品,明年冬天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