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2)

私生子 福蝶 2057 字 10天前

沉默一阵,昌同帝起身,自贴墙的架子上取下一只方形锦盒托在手中,看向宋凌严肃道:“如今寡人在朝中无人可用,你虽年幼,但聪慧过人,怀有赤子之心,我有一桩九死一生的重任托付与你,你敢接下?”

宋凌一揖到底,沉声道:“臣之幸也,虽九死其犹未悔,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昌同帝啪一声掀开锦盒,盒内放置一把宝剑,剑鞘由黄金打造,上刻九条五爪金龙,或盘,或卧,或掀浪覆海,或兴云布雨,皆威风凛凛,让人不敢逼视。

鞘上刻四大字——奉天承运。

锦盒方启,辉煌满屋。

“此剑名尚方,从今日起你就是寡人特命巡查使,督查江东,即日启程。”

第144章 变(二)

巡查使?宋凌心念一动,回想起这官位的由来。巡查使准确来说是本朝新增官职,官阶只有七品,在一块砖头掉下来能砸到四五个大员的上京城和小喽啰无甚区别。

尽管巡查使官阶不高,职权却不小。检查机制又分巡查与督查,顾名思义,巡查使巡回全国,督查使监察上京。

巡查使只受中央调动,地位上隐隐凌驾于地方官之上。

各个地方的巡查使都是去当爷爷,唯有一处例外——江东。

众所周知江东姓王不姓宋,内任江东巡查使夹着尾巴去夹着尾巴回来,若有个把个拎不清的在江东抖威风,挨打事小丢命事大。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宋凌压下睫羽,思忖道,昌同帝尚方宝剑都抬了出来,总不会是想让他去江东看风景。而且他乃一介白身,巡查使归丞相管辖,傅丞相能同意?

思及此处,宋凌料定昌同帝还有别的事交代,说道:“世叔,小侄不过区区一白身,侥幸得世人高一眼看全赖祖宗余荫,父兄庇佑。出任巡查使,无才无德是一,惹人非议是二。旁人非议小侄倒也无碍,小侄担心世叔也遭小侄连累,望陛下三思。”

昌同帝闻言一笑,抽出宝剑耍了耍过足瘾,笑道:“你不必妄自菲薄,在我看来当今世家子,唯你独得风流。我岂不知江东乃是非地,被王家打造的铁桶一般,不是好去处,我又怎会让你做活靶子。”

“此番出行江东,还有位巡查使,襄党张鸢直系徒孙——公羊途,他为人谨慎,口风极严,是个出名的笑面佛。我命你为眷官与他同去江东,他为明,你为暗。”

“名义上他是巡查使,但你才是我暗中派出的真正巡查使。”

眷官负责记录巡查使与地方官员交际往来,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勉强算作巡查使下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居然打的这个主意。

宋凌藏在袖中的指尖蜷缩,眷官需要时时刻刻跟在巡查使身侧,再联想到公羊途出身——襄党。傅丞相历来与襄党不睦,互为政敌,怎会任命襄党之人做巡查使?莫非傅丞相与襄党早已经和解?

宋凌心一惊,更糟糕的,公羊途去的是敏感的江东,昌同帝难道疑心襄党与世家互有首尾,借巡查之名联络?

若真如他猜想的这般,那眷官正是最好监视巡查使的最佳人选。

宋凌稳住心神,故作疑惑问道:“世叔想让我做何事?”

昌同帝握剑的手一顿,锃亮剑身照出他静谧眉眼,“你才思过人,难道不清楚我想让你做什么?”

“看住公羊途和王家老儿,凡有不对之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切回京再议,”昌同帝声音冰冷,“此乃一桩,我还要你暗中查一查盐矿走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