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明每年招兵两次,是不是每年都要检查两次?臣也觉得有点不好弄。”
军人事务部部长看看两位大佬都反对了,一时拿不定主意,后面学部部长拱手:“陛下,臣觉得这个应该没有必要,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强扭的瓜不甜。
要是大明使用这种办法,那么可能结果就是违背了新兵的意愿,当一个人明明不愿意干这个事情结果你非要他干这个,他肯定是没有什么激情的。
一个没有激情和勇气的军队还谈什么战斗力可言?”
总装部长倒是有不同意见:“我倒是觉得陛下的提议很好,首先各位不要忘了,大明现在的军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拿着弓箭长刀靠着体力和肉搏去战胜敌人的军队了。
现在的大明武器靠着是火枪,是火炮,是重机枪这些,军队也不再是依靠个人勇武来打赢敌人。
现在靠的是一个整体,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每一个士卒就是这个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通过协作完成作战。
所以这样的军队,对于个体的性格意愿什么要求的并不高,我们只需要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事情就好。
第二个就是大明的军队以后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要招募的是多少军队?这个东西大家难道都没有想过么?
现在招募三百万军队那么麻烦,那么将来要是招募八百万呢,要是招募一千万呢,甚至更多的时候,那该怎么办?
而且战争真的来临的时候,大明军队会有不少伤亡的,军队的军费也会因为战争的持续消耗巨大,甚至没有更多的钱用于募兵,到时候兵只会越来越难招。
那么大明又该怎么办?
而如果采用义务兵役制度,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家都有当兵的义务,等到全面动员的时候大家就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强迫的了。
陛下说了,我们提出问题,要做好花很长时间去解决问题的准备,但是我们要开始,只有开始解决问题,问题才能一点点的解决,要是一直那么拖着,问题会依旧存在。
义务兵役制度虽然难,现在解决总兵以后解决要好,现在发现问题也总比以后战争来临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好要好!”
这个回答才是朱慈烺最满意的,眼神看向军校总长,军校总长本来也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听完总装的话之后,他也想明白了,这个兵制改革虽然困难,但是好处确实也不少。
军校总长拱手:“会陛下,臣也赞同总装的话,臣正在想的就是,如果是义务兵役制,那么是不是每个公民都有上军校的权利?
还有如果以后招兵都是那么优中选优,那么我们那些军校在校生是全部入伍算军队的一部分还是要参加这种挑选才能进入军队?”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