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你到底有没有心?”白燕然愤怒地看着李秋熠,“你爸住院了那么长时间,你也不来看一眼?”

“现在人都在手术室里了!你还这么风轻云淡的,你就这么冷血吗?”白燕然瞪着李秋熠,看着李秋熠一言不发的表情,心里忍不住对李秋熠的怨恨又增加了一层。

“他怎么样了?”李秋熠站在白燕然面前,任由白燕然说完,才慢慢地开口问道:“进去多长时间了?”

“你还有脸问?”白燕然站在手术室门口,“我以为你要等你爸死了你才会上心呢啊!”

“我不想跟你争这些。”李秋熠淡漠地看着白燕然,“李明仁他现在躺在里面,能不能抢救过来都靠天命。”

“我从小没有在你们身边,对你们没有什么感情。”李秋熠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上的起伏,“我没有怨恨和抱怨过你们的不公平,我也没有起争夺家产的心思。”

“我很欣然的接受了你们放弃了我的这个选择。”李秋熠看着白燕然惊讶地模样,“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你们身上捞到或者得到什么,我也没有试图获得一些我本来就不曾拥有的感情。”

“但是你们逼着我回来,告诉我,我的父母是你们,又强迫我把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给撑起来,你们想享福,却要求我扛起这片家。”

李秋熠的声音顿了顿,依旧冷淡地说道:“甚至不惜用蒋谨阳来威胁我。”

“你们不接受他,也不接受我,但你们想什么事情都让我自己来。”

“天底下到底有多大的好运气,才能让这些事儿都让你们得到呢?”

“我已经够仁慈义尽了,他现在能有这么强大的医疗团队和一直源源不断的钱,全部都是因为李家现在由我掌权,并且资金和人脉都在我的手上,要不然你凭什么觉得那些亲戚拿到手后,会分一分钱给你?”李秋熠说完,倏然不打招呼的看向了一直站在旁边看好戏地二叔,他冷声道:“您说是吧二叔?”

“啊?什么?”被称作二叔的人愣了愣。

“您怎么那么惊讶?”李秋熠看着二叔,“是觉得我没被车撞死惊讶,还是在惊讶为什么我会当着你的面说出那样的话?”

“什……”二叔还没从李秋熠咄咄逼人地话语里反应过来。

“什么意思?”白燕然看着李秋熠这副从来没有跟她针锋相对的模样里后背升起了一股冷汗。

“公司已经被二叔的儿子,李文从接手了一段时间了。”

“期间公司亏空的厉害,股市也摇摇欲坠,已经有公司开始涉猎企图收购了。”李秋熠看着二叔慌乱的表情,嘴角勾出一抹冷笑,“现在公司连公关的钱都拿不出来,你以为李明仁住院那么长时间的钱,是怎么来的?”

李秋熠这句话让白燕然意识到了他在回复她刚刚骂李秋熠没良心的那段话。

“我建议你还是好好问问二叔公司的经营情况吧。”说完,李秋熠深深地看了白燕然和二叔一眼,转身去电梯口找蒋谨阳了。

等走到电梯口的时候蒋谨阳没在,只有李博站在电梯面前,看样子像是在等李秋熠回来。

李秋熠看了李博一眼,又看了看四周,疑惑道:“谨阳呢?”

“他……”李博欲言又止,李秋熠皱了皱眉。

“去后面的心理健康科了。”

“他去那个科干嘛?”李秋熠问:“他不是好好的?”

“他是好好的……”李博汗颜,“但是他觉得你有事儿……”

李秋熠听完,感觉自己的智商仿佛受到了碾压,“什么意思?”

“他刚刚问我你的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多长时间了。”

“然后呢?”李秋熠难以置信地说道:“你就跟他说了?”

“嗯……”李博回答的没什么底气。

“李叔?!”李秋熠的语气和眼神这时候都充满了讶异和无语,“你为什么连这种当都会上?”

李博的神情很尴尬,同时也很羞愧,除了这些,还有对李秋熠的一份无语,李博于是实话实说道:“他说是你告诉他的。”

李秋熠听了这个本来想再说李博两句,但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李博的话外之意,如果蒋谨阳说是他私底下发现的话,李博肯定不会说,如果蒋谨阳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李博是李秋熠说的,李博可能也不会信。

可是现在他们两个在谈恋爱,李秋熠是李博一手带大的,李博太清楚李秋熠到底有多喜欢蒋谨阳,所以当蒋谨阳用了点心思,带着点暗示的那么说,李博就很难不上当了。

李秋熠无奈。

李博到底是从小把他带大的,虽然是李明仁他们给的钱,但感情和行动上的付出不是假的,所以李秋熠到底还是没忍心责怪李博。

“行吧。”

蒋谨阳拿着挂完的号,坐在等候区,没一会儿,听见了他挂的号,蒋谨阳站起身,走进去,一位医生坐在里面,“您好。”

蒋谨阳坐下来看着心理医生,“我有个朋友,焦虑症挺多年的,我想来问问情况。”

医生听蒋谨阳这么说以为是之前在他这里看过病的病人,直接道:“那你还是走吧。”

“我们这里不能泄露病人的隐私,尤其是做心理行业,除此之外,病人的病情和程度,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我们都是不能跟除病人和公安部门工作人员以外的任何人说的。”

“请你理解。”

蒋谨阳一听顿时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一方面是医生的敬职敬业让他觉得这个行业确实值得尊敬,另一方面是在犹豫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不是,您误会了。”蒋谨阳说道:“是我的一个朋友患焦虑症有快十年了,这中间的情况一直有好有坏,我只是想问问他这样的情况有治愈的可能吗?”

“小伙子。”医生的年龄不小了,能坐门诊的也是主任专家级别的人物,但是这么多年行医,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天真的求医方式,“焦虑症、抑郁症这些都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

“你得知道,这些病的判断和确诊,首先就不是别人感觉和自己感觉,从来都是要先到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各种表格的测试,从这些测试和医患的对话中,了解病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现在你光靠一张嘴告诉我,你有一个朋友患了十多年的焦虑。”

医生笑了笑,藏在眼镜下眼尾的皱纹有些深,“他多大?这些年病情控制的怎么样?有没有在吃药?药龄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固定的心理医生?每年有没有复查?他自己对于这个疾病目前的困扰是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是治愈还是控制到不影响正常生活就行了?”

“这些你都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