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照片是同一天拍的,他和乐生站在美术用品店外面的月季花前,红色的月季开得正灿烂,一大朵一大朵,娇艳欲滴。他环着乐生的腰,两人的手交握着,他偏头亲在乐生的侧脸上。

当时由于角度问题,许南山当然看不太清乐生的表情。此刻却能看到,在他亲的那一瞬间,乐生眼睛弯起来,里面像盛了一汪蜜水似的,满是甜甜的笑意。他白皙的脸上悄然升起的绯红,就像月季花染上去似的。隔着照片,许南山也似乎能闻到那天的花香。

外面突然开始下雨了,起初很小,雨声淅淅沥沥的,清清凉凉落在人心上。随后渐渐变大,牛毛似的细雨变成了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窗上。电光透过窗子和窗帘照了进来,白光唰地照亮漆黑的卧室,又陡然消失,归于岑寂。

许南山微微眯起眼,仰头靠在床头上,回想起四月的春风,吹皱了人工湖的水,回想起九月金色的阳光,铺满了他卧室的地板。而此刻,只余一身伤痛,一室冷清。

许南山将画和照片都放在枕边,动作缓慢而艰难地躺下来。

腿还是痛,倒不至于痛得睡不着。之前失眠时,许南山偶尔会听些雷雨声来助眠,此刻真下了雨,反又睡不着了。湿漉漉的、冰凉凉的水气似乎能从窗户的缝隙漫进来,漫了一整个屋子,那是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阴凉,即使开着暖气,即使盖着厚厚的棉被,也完全阻隔不了。

许南山摸了摸自己的左腿,左腿更是冷冰冰的,像死人的腿。

这回是倒了大霉了,许南山自嘲地想。

漫长的雨夜让人心生凄凉,很难能高兴得起来。惨白的电光透过窗帘,打在许南山苍白消瘦的脸上,许南山手打着拍子,咿咿呀呀地唱起了那支许久没唱过的《牡丹亭》。

“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

“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不颦不笑,哀哉年少。”

……

“从来雨打中秋月,更值风摇长命灯。”

这是《牡丹亭》《闹殇》一出,许南山记得他奶奶过世前唱过,此时唱来却也应景。

许南山暗自笑了笑,想起曾为乐生唱过的那一段儿。

“……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不应景,可那晚的情形却让人流连,那好像是他生日那天晚上,有三个多月了……

窗外雨声阵阵,卧室内许南山的声音愈来愈小,他梦到了他十几岁的时候。许南山小时候其实并没有觉得自己长大会做个歌手。那时候由于父亲的熏陶,他虽然学些乐器,声乐之类,但内心里觉得妈妈那种济世救人的职业更酷。做一个中医的幻想,在许南山初三化学打了十分的时候破灭了。他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

初二,在参加一个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的时候,许南山靠着一手炫技的自弹自唱,在一众没专业学过的菜鸡中,轻松拔得了头筹,收获了无数掌声,以及女孩子们粉色的小信封和小零食。许南山打小就喜欢表现,喜欢在人群中央发光。

所以从那时起,他开始觉得自己能当个歌手。

高中的时候,许南山写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支歌,给校花表白用。表白成功了,结果在偷偷摸摸早恋交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着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没有想和她亲近的欲望。于是这段恋爱草草结束了。

他的高中三年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规规矩矩的学习,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听唱片、看livehouse,那个年代网络和手机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他攒零花钱好久,才买了一个随身听,每天上下学都带着。他还偷偷跑到一家酒吧,想让老板收他为驻唱,结果被以年龄太小为由拒绝了。

但他并不告诉自己的父母,十几岁的孩子都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怎么能跟父亲一样走音乐的路呢?他私心里觉得自己会被古板的父亲耻笑:“就你还玩音乐。”

他好像在梦里把自己的少年时代又过了一遍,醒过来的时候,他却已经记不清那个校花的脸。只记得那天在公园里,乐生低头画画时,露出的一小截白玉似的脖颈,记得他颈侧那颗小小的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