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李怀熙只要两三句话就能打发这些人,让这些傻子清醒清醒,可是他不愿意,这十来天他闷在家里,也被烦得狠了,因此不愿意去做那种点拨世人脱离苦海的天使,只乐得看这些人在细雨绵绵的天气里冒傻气。
大周朝还不流行**,殿试前一天的深夜,一个傻透腔儿的举子偷偷摸摸在李府的大门外吊了一根绳,决定破釜沉舟,把自己挂在李府的大门上以死明志,不过由于李府家大业大,一直派人盯着大门,所以这个人的最终目的没有达成。
林清早就看着这帮酸儒不顺眼,也没让人第一时间把他救下来,而是一直等着这家伙快蹬腿的时候才让人把他摘了下来,然后在这人还在捯气儿翻白眼的时候就按照惯例捆着送去了京兆衙门,那里的京兆尹就是原来的余川府尹,有些好为人师,这种呆子到那里正合适。
李怀熙睡得安稳,并不知道这一晚上的事,不过第二天清早出门的时候抬头还是看见了那根绳子的印记,奇怪的多看了两眼,回头又看了一眼林清,李怀熙笑着出了门。
“蹬个梯子自己擦擦门楼上的灰吧,过了今天恐怕一时半会儿的就没人拿绳子替你擦了。”
作者有话要说:坑是肯定不能坑的,就是慢,但本人水平比较洼,一个章节要反复修改十几遍(修改完了也不见得多好),所以没有草稿的时候就很慢,等不及的亲可以完结再看,肯定是不坑的。
------------
第一卷
------------
68状元
四月十八,宜嫁娶宜开张的黄道吉日,大周朝终于诞生了开国以来第一位连中三元的新科状元。
喧嚣一时的‘娈童’风波成了过眼云烟,再也没有人提起,殿试的题目是当今圣上亲自拟定,殿试前没有任何人知道,因此否定李怀熙的才华也就意味着否定皇帝的公正,南城菜市口刑台上的血还没干透,目前为止,这天下还没有人有这个胆子。
平头老百姓不懂得朝廷上的勾心斗角、风潮暗涌,这种在多种因素下促成的连中三元在他们看来依然理所当然,因为他们看过的戏文里都是这样演的。
自皇榜贴出之后,李怀熙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人,精致的容貌、十五岁的稚龄,还有那附在皇榜之后堪称绝丽而又锋芒毕露的文章都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依然还是他与六府总督林易辰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流韵事一代仙娇。
就像戏文里一般都会给状元爷配个貌若天仙的美娇娘一样,相较于那些一本正经的东西,人们还是对风花雪月的事情更感兴趣,即使风花雪月的主角是一对男人也一样,只是讲起来更加劲爆一些罢了。
金銮大殿之上,李怀熙同样受到了满朝文武的关注,当他身穿一身红色状元吉服走进大殿的时候,李怀熙很清楚的感受到了各种投在他身上的目光,轻视的、垂涎的、审量的、仇恨的!
这些目光让李怀熙感到很兴奋!非常兴奋!他一路走到这里,却一直浑浑噩噩,如今才真正寻到了一丝兴味……
仁武皇帝十分喜欢运用历代明君所擅长的制衡之术,因此在大殿上,李怀熙虽然光芒四射,但却算不得一枝独秀。
一同位列三甲的榜眼和探花均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榜眼俊秀、探花温雅,两个人都是钟灵敏秀的人物,加之又都比李怀熙年长,声音朗朗,所以反而在气势上要隐隐更胜状元郎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