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第一次上课,还不知道人间险恶(?),苏谦一脸期待地看着苏白,听从苏白给他的各种指导。
他和克拉克两个小崽子,从热身开始,就一起乖乖地听着指令动作。
毕竟才是8岁的小朋友,他们俩的动作看起来都有些绵软无力,很显然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发力。
苏白这个如今在国际上都声名鼎盛的金牌教练,就在这里对着两个小崽子进行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一对二专门指导。
从发力的方式到每个动作需要注意的细节。
周围围观的群众们一边看一边讨论。
“是不是我的错觉,起先看小谦和克拉克的动作还明显没摸着边,这会儿怎么感觉都有点找到窍门了?”
“错觉吧……他们俩才8岁,这又是第一次课,能像模像样地比划出动作就不错了。”
“现在是在干什么?模仿游戏?这是把各种技术动作都拆开让小谦和克拉克玩模仿这些动作的游戏?”
“是的吧,毕竟小谦这才几岁?这个年纪肯定还是以兴趣为主吧,总不能像我们的训练一样那么枯燥?小孩子的心智和我们又不一样,要是太枯燥了产生逆反心理以后不训练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周围的众人聊得挺欢,其中也有教练组的助理教练们,他们实际是跟来学习的,在这之前,苏白并没有开过幼龄儿童训练的课程,而在全球范围内,体育项目天才的早发现、早训练都是一个难题。
国家队这里,苏白曾经整理过短跑选手天赋的筛查标准,可以下发到全国体校和各个省队乃至各个中学去筛选天赋出色的选手。
但是这个筛查标准仅适用于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选手。
在少年儿童阶段,天赋选手的发现还处于一个盲点,只能由苏白自己进行筛查。
当然,不仅仅是筛查,少年儿童的田径训练,包括天才型选手的训练,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都是一大难题。
根据世界各国的数据资料记载,各个竞技体育项目,有超过半数的天赋选手,都是在少年儿童阶段因为枯燥的训练而产生厌倦的情绪,最后拒绝继续深造。
如今,田径队内有苏谦和克拉克这两个‘标本’,教练组的成员们一边紧张一边也在看苏白的训练方式,打算稍微学习整理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通用参考的内容。
训练场中的苏谦这会儿玩得正开心。
他家大哥苏文从前一周开始,就不停地给他洗脑,说训练会很辛苦,但是如果已经选择了要参加训练,就不能放弃,否则以后他就不能继续在国家队里和克拉克一起看跑步啦!
苏谦为此捏着小拳头紧张了一周。
学校里的一位温柔的老师还问他为什么这一周看起来这么紧张,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苏谦捏着小拳头,认真道:“这周末老师要开始训练我短跑了,我哥哥告诉我,训练会很辛苦,如果我不能坚持下去,以后就不能继续留下来看大哥哥大姐姐跑步了!”
老师惊讶了一下:“咦?小谦要参加短跑训练吗?是李老师要带你训练吗?不要担心,我们学校的李老师虽然严厉,但是他以前是健将级短跑运动员,很厉害的哦!”
“哇。”苏谦眨了眨眼睛,然后摇头:“不是李老师呢。”
老师:“那是?”
苏谦认真解释道:“我的老师名字叫苏白,他也很厉害哒!”
老师:苏白?名字好耳熟……
下一秒,老师才猛然想起来——苏白,田径国家队400米短跑项目主管教练,国家金牌教练。
老师看了眼一脸懵懂模样的苏谦,微笑地揉了揉他的脑袋:唔,大概是同名同姓吧。
总之,上到苏文,下到田径队各个选手还有苏谦不明真相的班主任老师,都热情地安抚了小朋友。
或许是因为事先做了巨大的心理准备,在真正训练起来之后,苏谦倒没觉得训练有多累,反而对各种‘模仿游戏’觉得津津有味,一直到训练结束都还活力十足。
等他训练完回头看到游云时,他开心地扑到了游云的怀里,笑得特别灿烂。
游云揉了揉苏谦的脑袋,问他:“训练会累吗?”
苏谦用力地摇摇头:“不会呀!训练很好玩的!”
游云默默抬头看了眼苏白,只见苏白脸上带着微笑,手里的笔在训练记录板上正在默默地写着什么。
看着苏白的那个微笑,游云莫名打了个寒颤——总觉得那是个把小笨蛋骗到温水里煮的表情呢。
克拉克在训练结束后,站在他家爸爸身边,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苏谦,而是轻轻扯了扯他家苏爸爸的衣角。
苏白微笑:“嗯?”
克拉克犹豫了一下,还是道:“爸爸,要慢慢让小谦适应哦。”
看着克拉克紧张的样子,苏白好笑地摇了摇头——说出来大概没几个人相信,苏谦的撒娇,是连他也没有办法对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