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都是十年往后的事了。
“我还小,不急。”
太后叹了口气,到底是没说什么。
赵琛松了口气。
太后从未提过这事,大约是也是听了街上的流言了。他原想着是日久了自然就淡了,不欲理会,却没想到还能有新的发展。
说是有人曾见过西平公主与靖北王带着官家出游,靖北王为公主挑了一盒胭脂,这样一来他们不日便要成亲的消息都传出去了。
赵琛不知纯粹是巧合还是萧远做了什么,他干脆几日没有见人,一直到殿试这日,萧远才在集英殿见到人。
三月中旬便放了榜,但因赵璟大病初愈,再加上蹴鞠等事,殿试一拖再拖,拖到了如今。
考官们选定下前十,并不排序,这前十人御前对奏之后再分次序,御前对奏就是皇帝跟前回话了,官家年幼,出题仪式便交由太师与长公主,萧远今日来了便也跟了一题。
赵琛随意问了税制改革之事,不为别的,单纯瞧瞧这些人对朝中之事掌握如何,太师出了问了些为官之道。
萧远却问:“倘若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子民该如何安置?”
这三题任选其一作答即可,萧远所言,却无人敢言,不是不知道如何安置,能在这的都不傻,怕的是还未入朝就卷入什么纷争里去。
最后这十人中也只有周瑞麟答了他的题。
“燕云十六州不在中原已有百年,却有大半的汉人,除却汉人,还有契丹人。燕云复归,当免税三载,一并行教化之举彰显我大楚仁德……”
萧远记得他,他本以为周瑞麟该答赵琛所问,是欲盖弥彰还是有恃无恐?
赵琛又是什么态度?
奏对完毕,定下了三甲,再分先后时萧远和薛润章却显而易见地出现了分歧。
显见着是萧远故意同薛润章唱反调,他非要提周瑞麟做榜首。
他们意见不合,萧远自然而然地看向赵琛:“西平以为如何?”
赵琛自然属意周瑞麟,但赵琛只是需要他入朝,名次不重要。
“三甲当由官家钦定。”
赵璟看来看去,指着周瑞麟说:“状元。”
赵琛挑眉,他没有提前知会过赵璟,莫非是周瑞麟正巧合了他的眼缘?
萧远看了一眼周瑞麟,收回视线,问赵璟:“官家为何选他?”
赵璟睁大眼,指着周瑞麟,奶声奶气的:“此人生得好看。”
太师眉头一皱,沉声呵斥:“荒谬,科举是选贤举能,如何能以貌取人?官家三思再定。”
萧远却说:“为何生得好看便要做状元。”
“好看,给朕做姐夫。”
赵琛更在意方才赵璟的自称,教了这样久,还是第一次学会用。
太师气得不轻:“荒唐。”
以貌取人也就算了,还这样轻佻,他看了一眼赵琛,大约是怪他没好好教导。
赵璟胆子大了许多,已经不出当在崇政殿一句话不敢说的小孩了。他说:“姑母有四个驸马,阿姊没有。”
秦国公主没有驸马,赵璟说的大约是她府上的面首。
近来秦国公主时常入宫,有时也会带人。
太师深吸口气:“官家如今龙体大安,该进学了。”
若没有前头生病耽搁,早已应当进学,赵琛没有反驳,默认了此事。
萧远则闻言看了一眼周瑞麟,唇角勾起眼中却无笑意。
“官家乃一国之君,说的话自然是作数的。官家选了他做第一,那第二第三该如何排?”
余下二人,一个留着胡子看着有四十,一个大约三十出头,这二人都说不上多好看,赵璟犹豫了半晌,看向赵琛:“阿姊……”
按相貌选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大楚男子簪花者不在少数,若才情不相上下,传出去这也是雅事一桩。
但赵璟显然不是因为这个,他似乎对于选状元和选姐夫似乎是有些误会。
“谁同你说姑母有四个驸马的?”
赵璟手一指,指向了萧远:“王叔。”
赵琛看了他一眼,萧远忽然笑了:“官家怎的只记了一半,臣分明还说了,品貌一流文武双全之人才配得上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为啥发出来少了那么多,补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