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食色性也 才下眉头 3364 字 13天前

老者笑容满面对本斋大师道:“童师弟可算是到了,贫道恭候多日了。”

本斋大师不敢搭话,因为童辛这个长辈还在,哪里有他小辈说话的分。

于是很多人就看见堂堂少林后堂僧本斋大师,眼睛跟抽风了一样的直瞄向郁闷地蹲解剑石旁画圈圈的红衣小公子。

观清真人不做声色地靠近老者,轻声道:“师父,错了,蹲解剑石下的那位才是。”

“……”

老者眨巴眨巴眼睛看看一身大红衣的童辛,又眨巴眨巴眼睛看观清真人,“这个大红包才是?”

观清真人:“……”不知道是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童辛想泪奔。

老者心说,“这能怪谁?一堆灰衣僧袍的光头和尚里,一个超大红包凑里头这么不协调,谁想到你就是那谁……谁?”

老者半信半疑的又走到童辛跟前,歉意道:“天道失礼了,有眼不识童师弟。”

原来这位真是妙真派如今的掌教天道真人。

天道真人此话一出,身后一片哗然。

谁都没想到,传说中辈分如此之高的“高僧”竟然是为俗家少年。

正在画圈圈的童辛吸吸鼻子,抬起头来,双目含泪,双唇微颤,满脸的委屈,就像只被人抛弃了的小兽,抽噎了半天后才道:“伤自尊了。”

众人:“……”

“心拔凉拔凉的。”

“……”

武当派的玄天玉虚宫位于武当山主峰西北,有五进三路院落,前后崇台跌砌,结构严谨,左右殿宇重重,楼台毗连,中有玉带河曲屈萦绕,四周朱墙环卫,与千年古刹少林寺比之毫不逊色。

童辛在一群人簇拥之下到玉虚宫宫门前。

一位古稀老道立于宫门前,羽服道冠,银须白眉,精神矍铄,此人正是武当派开山师祖——张三丰。

44、参加武林大会(十)二更

张三丰,本名张通,字君宝,早年得少林藏经阁看管经书的僧人觉远大师口传《九阴真经》,但心性有限只记住了自有心得的那部分,创下独树一格的武艺,因而也有人说武当功夫出少林。

后张三丰得道于火龙真人,创下武当派,让自佛道大辩论,全真教高道张志敬舌战惨败于少林大和尚福裕之后,再掀道教辉煌。

对于张三丰这个人,童辛在童夫人那里听说颇多,但也版本诸多就连童夫人都说不清。

但如果按辈分算,张三丰是觉远大师的非正式弟子,因此童辛称他为师兄也不为过。

可童辛没有,而是带领着一干少林僧众恭敬地给张三丰行拜见长辈之礼,“晚辈童辛,拜见张真人。”

张三丰和蔼一笑亲自扶起童辛,道:“一路辛苦了。”

童辛站起身来,“是挺辛苦的,都虚脱了,张真人能给两丸大补丸补补吗?”

童辛的话一出引得一旁的人诧异不已,这是在公然讨要丹丸吗?

张三丰呵呵一笑,“飞升大元丹如何?”

童辛想了想,“还是算了,就算西方极乐虽美好,目前我还没有往里头奔的打算。”

“那馒头如何?”张三丰又道。

童辛很认真的,“配牛奶吗?”

“豆浆也挺搭的不是吗?”

“那我要咸豆浆。”

“好。”

一干武林人士就见这一老一小像爷孙一样走去吃早饭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早饭,可各大门派齐聚一堂,便也显了热闹,但也难掩其中的维和感。

不过想来也是,在踏进武当前,有些人还是以命相搏的仇人,如今同坐一堂难免怒目相向,没大打出手已是给武当面子了。

张三丰坐主桌上位,左手位是妙真派的天道真人,右手位坐的是童辛。童辛年纪最轻,可他的辈分摆在哪里。

余下的座位则是各大门派的掌门帮主等门派声望和威望而分列之。

本斋大师和段君恒则分坐其他桌。

当然也不是无人敢非议童辛的辈分的,比如和武当派同属于全真教的嫡系七派中,尊全真七子丘处机为祖师的龙门派第四代宗师——周玄朴。

看童辛吃得欢快,周玄朴似是有意又似是无心道:“少林觉悟大师自困达摩洞二十八年,堪比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如今得闻觉悟大师下山,必是悟得大义灭亲了。童师叔可否传授一二给吾等后辈?”

“这位是龙门派掌门周玄朴。”天道真人介绍道。

童辛抬头,嘴巴上沾了一圈的豆浆汁,“师父自困达摩洞二十八年,若真是悟出什么真理还真有一条。”

“哦?”张三丰真人捋捋长须,“贫道也有心一听,不知童师弟可否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