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浩大的军队终于收工了,士兵们收拾东西离去,只剩下一树稀疏的柳条,和一个没有人的平静的江面。

他们终于结束了搜江这个奇怪的命令,这个迟到的命令。

第30章 番外

偃武小的时候,舅舅常常对他很凶,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只要稍不如舅舅的意,就会大声骂他,让他跪在母亲的牌位前,一边逼他看着牌位,一边历数那些他都听得耳朵长茧的往事,到最后又会讲他们现在多么悲辛,让偃武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报仇雪恨,把本来属于他们的夺回来。

国舅的下半辈子好像只记得这件事,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椒夫人有时候听舅舅训偃武训的太狠,会扯着他的袖子,劝他熄熄火,有时候也会听着听着就拿手帕擦着眼泪,姨妈和舅舅性格不同,姨妈很温柔圆滑,也很会哄人,长得也非常甜美,一看就是那种温婉善良,安分守己的人。舅舅却完全不一样,他强硬要强,野心很大而且想做的事情就要做到,自从他们一家人遭了难之后,偃武成了他的希望,也成了他的心病,他日夜督促他念书习武,不能允许他有一点懈怠,偃武就是他手里的武器,他要把这武器擦得最亮,然后再将它刺入敌人的心脏。

国舅的话每一个字都深深的烙在偃武的心里,每说一次都让他压力更大,负担更重,他抿着唇默默地听着训斥,十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要争气,即便是寄人篱下,也不能被人看不起。

第一次见到师丹的时候,他紧紧抿着唇,不肯露出一丝讨好的样子,像一个乌龟罩着一个坚硬的壳。他们以前也求过别的国王收留他们,但是那些人听了他们的事,不是直接拒绝他们,就是怕惹事的急慌慌的把他们赶走,甚至还有人落井下石冷嘲热讽。

偃武做好了对各种情况的心里准备,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抬,结果,没想到的是,上面那位国王,幽幽的叹了口气,然后淡淡的笑了一下,说:“既然如此,就留下吧。”

那是他第一次听到他的声音,很清淡,很温和,他忍不住抬头看了这个人一眼。

他长得很美,白色的衣服,衬得他如神邸一般,偃武一下子就觉得他长得很好看,不是平常人的那种好看,而是一种感觉,怎么说呢,仿佛永远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却又让人感觉他温和宽容,像遍洒甘露的观世音。

偃武跪在他脚底下,显得像个教徒,

不过,他对这个人真的十分敬畏又想靠近,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仰慕吧。

然后他就开始了他的寄住生活,让他没想到的是,师丹对他格外好,他在舅舅那里生活的十分忙碌又单调,到了师丹这里,他不骂他没用,不催他上进。说话永远温声细语,赐他一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像是刻意让他放松下来一样。偃武其实不像其它小孩那样好吃,但是为了多看他一眼,多跟他在同一个房间里待会,他还是常常往师丹那里跑。

与师丹相处多了,他越来越感觉到师丹与舅舅的不一样,有一次他对师丹说自己刚刚练习完骑射回来,师丹竟然对他说,勤学是好事,不过也要顾惜身体。

偃武当时听了这话,心里就有些异样感觉,舅舅对他就像是一块又冷又硬石头,而他面对师丹,却常常像现在心里暖暖的酸酸的。

虽然知道舅舅是为了他好,但是只要能选择,人都会选择能让自己感觉温暖的东西吧。

他一天一天长大了,舅舅在耳边说的话也越来越多,整日提醒他要争气,不要忘了他们现在是寄人篱下,不要忘了他们有多屈辱。

偃武也比小时候更加敏感更加要强,他每天勤学武艺,有人说他下手太毒辣,也许吧,一个满身血海深仇却没法发泄的人,怎么可能仁慈的起来。

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仰慕师丹,从初见到现在没有一丝改变。要说彻底摧毁一切的应该是在那一年他们意外的收到邀请他们参加素氏国一年一度的赏花宴的事。

那时他们很意外,舅舅也很高兴,知道宴会上有比武,早早就在家对偃武说让他一定要取胜,偃武谨记他的话,但是,那天还是输了。

他在最后关头奋力一击原以为可以取胜,但是没想到人家是神兵利器,他的剑削了人家一下反而自己断了。偃武非常懊恼,也有点担心舅舅训斥。

但是师丹还是大力夸奖他一番,然后又很体贴的说怪那把剑不好,不怪他,赶明送他一把好剑。他听了心里又来了那种暖暖的酸酸的感觉,但是他也说不清那是什么。

后来他果不其然还是让舅舅骂了,还被罚去跪母亲的牌位,那是他最怕的事,每次当他对着死去的母亲,就觉得无处可逃,人生的重担把他压的喘不过起来。

可是那人竟然突然出现,像天降神兵一样,轻轻几句话就把他解救出来,他猛地抬头看着他,忽然眼眶就不受控制的红了。

这个人像是知道他的一切一样,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他捞出来,让他缓一口气。他才是知道他的。知道他需要什么,还给与他最需要的东西。

那一天,他被舅舅训斥来训斥去,什么也没吃,自己也没好意思向别人要吃的,空着肚子就睡了,果然到了晚上,胃就开始疼了,而且还发烧,他昏昏沉沉醒不过来,知道师丹一直在照顾他,直到天亮烧的轻了,才能睁开眼睛,实在忍耐不住又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他胃疼,师丹立刻问他想吃什么,他只好说了一个最想吃的最清淡的粥。关键还是最简单,不会显得他太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