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2)

大家顿时被迷了眼。

学生志愿者们微笑着做讲解:

“这是年年有余花灯,余又谐音鱼肉的鱼,鱼肉又代表食物,寓意每年都有多出来食物吃,这座花灯是前面那家有余烤鱼店在中秋时制作出来的店庆花灯,我们家的烤鱼非常美味,喜欢吃鱼的游客可以尝一尝……”

“这是甜蜜蜜花灯,形状由糖葫芦演变而来,糖葫芦是我们小镇特色小吃之一,孩子们最喜欢的食物,外层裹着甜蜜的糖浆,里面是酸甜的山楂……”

“这是福寿绵长灯,寓意祝福长辈长寿健康,它的形状来自白山特产的一种果子,和神国的蟠桃十分相似,现在正当季,大家可以尝一尝,或者带回去送给长辈……”

……

少年少女礼貌又亲切,不着痕迹搞起了销售。

平民们购买不起太贵的东西,所以安利的都是几铜币起步的吃食。

一条街过去,基本人人手上都多了纸包纸袋。

商家们数着钱乐滋滋,虽然每个人消费只有几铜币,但积少成多啊。

拿到第一手销售数额的时玉更坚定了开放平民游客的心,随着学院开院,旁边伴生的商业街也分别启动,商业街从原来的一条增加到了四条,光靠长安镇内部已经撑不起市场,如果没有大批量游客,亏损的商家肯定会降价。

居民们不会管商家亏损不亏损,只会选便宜的,到时候一个降,其它也跟着降,迟早市场混乱。

时间有限,走马观花游街过后便到了晚会现场。

晚会放在专门修建出来的广场上。

经过几个节日,文艺部对晚会已经驾轻就熟。

盛大的舞蹈、优美的歌声、精彩的滑稽戏……

最后烟花盛放。

游客们看的如痴如醉。

期间自然夹带私货,主旋律小品接连上阵,展示长安镇的美好面貌。

从前长安镇薪资如何如何高,待遇如何如何好,都是听人说,据说、我朋友说、我亲戚说……

除了离的近的香葵城,外界平民们大都将信将疑。

现在看着小品里的表演,才知道原来是真的!

这一次放进来的平民并没有限制,各个阶层都有——平民当然也是分阶层的,有富有的乡绅商人,也有穷苦的劳工。

亲眼见了,亲耳听了,便不由自主羡慕起来。

如果我也能生活在长安镇该多好啊!

这一刻,大家心里发出了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