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窗外春寒斜雨,却如雨侵脾肺,遍体发冷,流血薄凉。
宜茹附在她身边一句句的劝,可顾言薇全听不进去了。
她未生怨,先生恨。
恨那卑贱可耻的商贾女,自己明明够宽容仁爱,容她余地,这贱人竟胆敢欺到她头上来。
……
昨日清闲了一天,宗朔今日便不得不加倍偿还。政务忙到暮色将尽,宗朔才堪堪将拖延两日的事务料理周全,中书省拟敕着令传发。
常路上前来问要不要传膳,宗朔却站起身,脸色也未见有多好,沉声道:“伺候朕更衣,朕还要再去一次凰安宫。”
早晨不知政事积压多少,便先派常路代他去凰安宫传了话。
眼下既能脱开身,他的心头气,还须得当面向皇后撒出来才算完事。
前廷后宫,无一是宗朔乐意受摆布的地方。他从未想薄待中宫,自诩这些年赏足了皇后人前的体面,也给够了发妻男女的欢.爱。但凡顾言薇知道感念帝王恩德,就不该再让家里送女子进宫博宠。既送进来,皇帝不传幸,那就老老实实做个不存在的人,吃一口皇粮便罢了。
非要这般大动干戈地把人送到自己面前是什么意思?
皇帝不赏的脸面,还敢逼着来要?
帝王宠幸,又凭什么叫他魏国公府选来的人占尽了?
宗朔一想起这事就满心恼火:英国公杨氏一门已经猖獗至斯,怕不是想效仿前朝司马氏与王家的共天下*。先是以女色把持内宫,再以族人遍布前廷。世家一步步坐大的把戏就这几招,先朝就有两位杨氏女礼聘入宫,懿德皇后病殁的十二年里,杨家姐妹侍君,险哄没了他这个东宫太子。
如今皇后的魏国公府倘若也敢生这样的歹念,他最好还是趁顾家尚未势大,趁早捏死算了。
……
宗朔到凰安宫的时候,天色已彻底昏黑。
廊下上了灯,映着地砖凹陷处堆积的雨水,映出一片破碎的光。
宫人要进去通传,宗朔既不拦,也不等,对凰安宫人视若无睹般,大步流星穿堂而入,直进了大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