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莲舟率领一百五十余名轻功卓越的好汉,从少室山的
左侧奔了下去。奔不到山腰,元军已大声鼓噪,列队追来。群
雄四散乱走,好教元军羽箭无法丛集射发。第二批由张松溪
率领,第三批由殷梨亭率领。每人背上各负一个大包袱,包
中藏的不是木板,便是衣被。在元军看来,果是弃寺逃命的
狼狈情状,羽箭射中包袱,却伤不到人。元军于烟雾之中看
不清人数多寡,当下分兵一万追赶,余下一个万人队留在原
地防变。
张无忌向杨逍道:“杨左使,鞑子将军颇能用兵,并不全
军追逐。这倒麻烦了。”杨逍道:“是,此事确实可忧。”
只听得山下号角响起,元军两个千人队分从左右攻上山
来,山坡崎岖,蒙古小马却驰骋如飞,长矛铁甲,军容甚盛。
待元军先锋攻到半山亭边,张无忌一挥手,烈火旗人众从两
侧抢开,伏在草中。待敌军二千人马又前进百余丈,辛然一
声呼哨,喷筒中石油射出,烈火忽发,都往马匹身上烧去。群
马悲嘶惊叫,一大半滚下山去,登时大乱。
元军军纪严明,前队虽败,后队毫不为动,号令之下,三
个千人队弃去马匹,步攻而前。烈火旗再喷火焰,又烧死烧
伤了数百人,余人仍是奋勇而上。洪水旗掌旗使唐洋挥动黑
旗,毒水喷出,跟着厚土旗掷出毒砂,将元兵打得七零八落。
虽有数百人攻上山峰,尽被锐金、巨木二旗歼灭。
猛听得山下擂鼓声急,五个千人队人众竖起巨大盾牌,列
成横队,如一道铁墙般缓缓推前。这么一来,烈火、毒水、毒
砂等均已无所施其技,即令巨木旗以巨木上前撞击,看来也
只能撞开几个缺口,无济于事。
空闻方丈眼见事急,说道:“张教主,请各位迅速退去,
保存我中原武林的元气。今日虽败,日后更可卷土重来。”
正惶急间,忽听得山下金鼓大振,一枚火箭冲天而起,跟
着杀声四起。杨逍大喜,说道:“教主,咱们的援兵来啦!”从
山顶下望,瞧不见山下情景,但烟尘腾空,人喧马嘶,援军
显是来得甚众。
张无忌高声叫道:“援军已到,大伙儿冲啊!”山上群雄
各挺兵刃,冲杀下去。张无忌又叫:“各位英雄,先杀官,后
杀兵。”群雄纷纷呐喊:“先杀官,后杀兵!”
蒙古军每十名士兵为一十人队,由什长率领,其上为百
人队,千人队,万人队,层层统属,临阵时如心使臂,如臂
使手,如手使指。张无忌传令专拣元军官长杀戮,若是两军
对垒,列阵攻战,此法难行,但此刻元军在山坡上散战,元
兵虽精,官长武功终究不及中原英侠,几名千夫长、百夫长
登时被杀。一支蒙古精兵乱成了一团。
张无忌等冲到山腰,只见山下旌旗招展,南首旗上一个
“徐”字,北首旗上一个“常”字,知道是徐达与常遇春到了。
徐常二人本在淮泗,此时恰在豫南,得到布袋和尚说不得传
讯,获悉教主被围少室山,尽起部属,星夜来援。其时豫南
鄂北一带,明教义军与元军混战经年,双方所占地域犬牙交
错,说来便来,甚是近便,不到两日,便已赶到。徐达与常
遇春所率教众都是久经战阵之士,兼之人数众多,逼迫元军
西退。
另一路元军万人队追赶假装弃寺逃走的群豪,直追向西
方山谷。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率同数百名轻功卓越的好
汉,边斗边退,逃入谷中。元军万夫长见山谷三边均是峭壁,
地势凶险,但眼见敌人为数不多,谷中纵有埋伏,也尽能对
付得了,于是挥军紧追入谷。俞莲舟等奔到悬崖之下,崖上
早有数十条长索垂下,各人攀援而上。那万夫长眼见中计,急
令退军,不料谷口烈火、毒砂、羽箭、毒水纷纷射来,巨木
旗将一段段巨木堆起,封住了谷口。
便在此时,元军第二路败兵又到,见前无去路,便漫山
遍野的四散奔逃。张无忌和徐达先后赶到,均叫:“可惜!”若
是事先联络妥善,将元军第二个万人队一齐驱入谷中,便可
一鼓而歼。张无忌既没料到元军只分兵一半追赶,又不知援
军会来得如此神速。毕竟指挥战阵,非其所长,“武穆遗书”
上所传战法虽佳,但即学即用,终究难以尽会,若不是徐达、
常遇春及时赶到,少林寺固然劫数难逃,而困入谷中的第一
个元军万人队,也终于会给友军救出。
当下徐达号令部队搬土运石,再在谷口加封,一队队弓
箭手攀到崖顶,居高临下的向谷中发箭。元军身处绝地,无
力还手,唯有找寻山石隐身躲藏。
不久常遇春率队赶到,与张无忌会见,久别重逢,均是
不胜之喜。常遇春大叫:“搬开土石,咱们冲进去将众鞑子杀
个干净。”徐达笑道:“谷中无水无米,不出七八日,鞑子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