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宓想的也是逃,却没想她也同行,不由惊道:“你也走?”
明苏点头:“你一个人我不放心,公主我不当了,我们一起走。”
她那时只顾着计量明苏与她一起走了,淑妃娘娘怎么办?她的公主之位便这般说不要就不要了?来日她后悔又该怎么办?
许多计量之下,竟没留意,明苏虽惶急,可眼底却蕴含着一份期待。
仿佛她们不是逃命,而是私奔。
只要躲过了追杀,天下之大,随处可匿。
她知她放不下家仇,但那一刻她犹是存了一瞬期盼,期盼她们能和好如初,相守度日。
许是时间紧迫,来不及争执相劝,又许了解明苏的为人,知她下了决心便不易改,再或是她不愿承认她其实也不想与明苏分离。
于是郑宓回道:“好,我跟你走。”
第二十二章
话一出口, 郑宓便后悔了。
明苏却不知,她的双目骤然湛亮,立即拉住她的衣袖, 道:“事不宜迟,你速收拾行装。”
说罢, 环视房中,却见四下简简单单,皆是教坊置办的, 并无太多郑宓的物件。
“带上要紧的就好。”明苏又说道,眼眸仍旧湛亮, 但已从方才的惊喜转为势必要带着郑宓化险为夷的决心。
郑宓便说不出反悔的话了, 此时也不好耽搁, 她马上着手整理。
也不必怎么整理,只打开箱笼取出一个包袱, 再收拾几件衣衫, 加起来统共不过片刻。
教坊与青楼不同之处在于教坊更为雅致, 亦更有秩序。
教坊中女子称作官妓,官妓分两类, 一是自小买来,调·教入妓,二是罪官女眷充没为奴。
前者尚好,与寻常青楼女子相差不大,后者却管得极严, 寻常不能离坊, 若有王孙贵胄家中行宴来借,也必得有管事随行,不能离开管事的眼前。
郑宓便是后者。
时间紧迫, 明苏只在来时路上想出一个粗略的谋划。
“陛下派人刺杀,可见不愿将事张扬。如此,便有隙可趁。”
若是皇帝直接派近侍威压教坊主事,她再如何威压主事也无用,可见皇帝想要郑宓的命,却不想与自己扯上关系。
“程池生必是夜间悄悄地来。我们只需在他来前离开便是。”
明苏说罢,又道,“不止要在他来前离开,还得在城门下钥前出城。程池生先至教坊,发现你已逃离,再要追赶,那时城门已闭,他想出城便来不及了。我们便可争取一夜时间。”
她讲,郑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