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1 / 2)

翌日朝会。

楼喻没等人出列反对“女官”一事,便主动开口:

“近日有不少人上书,说女子为官有违祖宗礼法,楼尚书,你以为如何?”

楼荃是财政部尚书,自然在朝官之列。

她微微一愣,出列回道:“回陛下,臣以为做好分内之事便可,无需与旁人争辩。”

她是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朝臣倒也不敢妄议。

可唐雯和尤慧不是。

便有朝臣将目光投向她二人。

年轻貌美的女子,在一众朝臣中,显得格外突出。

如今朝中大致有两派,一派是庆州嫡系,还有一派是土著京官。

然庆州嫡系中,隐约有些分歧。

如杨广怀、魏思、林大井等人,是全心全意听命于楼喻的,没有其他多余的心思。

而范玉笙、吕攸、沈鸿、段衡、郎平等人,虽也是楼喻的旧部,但他们本来就是朝廷官员出身,骨子里依旧带着点陈腐的文官理念。

虽然范玉笙等人明面上不反对“女官”,但他们也不会支持。

薛齐出列道:“启禀陛下,自古以来,确实从未有过女人从政的先例。”

杨广怀不由笑道:“科举制也不过前朝时才有。咱们中大多数现在能站在这儿,不就是得益于科举制?当时门阀和新贵吵得沸沸扬扬,不知诸位在读史书时,站的是哪一方?”

诸臣静默。

杨广怀继续道:“当时的门阀大肆抨击科举有违祖宗礼法,同今日的诸位何其相似?作为科举制的既得利益者,诸位难道忘记先辈的据理力争了?”

“杨相,这如何能一概而论?”薛齐反问。

杨广怀笑眯眯道:“如何不能?”

“女子为官,岂非天下都乱了套?”

霍延忽然出列,淡淡扫了薛齐一眼,并不跟他争辩,直接道:

“陛下,臣以为,楼尚书、唐侍郎、尤侍郎在建设八州、铲除逆贼之事上功不可没,若只因祖宗之法罢其官职,未免令功臣寒心。”

杨广怀点点头:“臣附议。”

魏思:“臣附议。”

林大井:“臣附议。”

樊克:“臣附议。”

其余人:“……”

“诸位说得都有些道理,朕也觉得为难。”

楼喻故作叹息一声。

“不如这样,咱们今日便开一个不同寻常的朝会。”

第一百零六章

朝会还能开出什么别的花样来吗?

众人皆茫然无措。

楼喻吩咐冯二笔:“去,让诸位爱卿抓个阄。”

朝会时分文武两列官员,刚才基本都是文官互相争辩,武将在旁看热闹。

所以楼喻只让文官们抓阄。

冯二笔捧着没有盖的匣子,里面放着一些折好的纸条。

众官不明所以,但圣上有令,不得不从,遂依次伸手去抓。

楼喻不开口,他们不敢提前打开纸条,只捏在手上等待示下。

除财政部三位女官外,其余文官皆人手一份。

抓阄完毕。

楼喻温和道:“诸位爱卿打开看看。”

众臣翻开纸条。

“抓到‘正’字的,都站到左边,抓到‘反’字的,都站到右边。”

大家依言分列站好。

楼喻继续说道:“朕看诸位对‘女子是否可以为官’这件事都颇有见地,不如这样,今日咱们就这件事畅快地开个辩论会。”

“拿到‘正’字的,论点为‘女子可以为官’,拿到‘反’字的,论点为‘女子不可以为官’,赢的一方有赏,输的一方则会受到惩罚。”

楼喻神色威严,语调低沉:“诸位都记住了吗?”

他从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世子,短短数年间坐上龙椅,不论是庆州嫡系还是土著京官,对他都是相当拜服敬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