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子送到镇上最好的安麓书院去读书,大家坐在一起就谈论起了这个事。

一个宗族里面能不能出一个人才,这关系到这个宗族能不能强大和立足,作为 这个宗族里面的长老们,他们自然是希望族里可以出一个读书之人。

在此之前只有一个李秀林送去了读书,考了这么些年也是没考中秀才。这新出 来的一个苗子,就是他们李氏家族的希望了啊,族里的长老们就重视起了这件事来 。但是也有人说,这孩子才刚送去读书,能不能读好还是一个数,不要报那么大的 希望。

“且看看吧,要那孩子是个会读书的就还好……”后面的话就没说了。

所以到后面大家都处在一起观望的状态,因为他们都知读书考科举是一件非常 不易的事,要不然那他们李家村百年来都还没出过一个秀才。

是到现在为这一村之长的李茂才是听说了这个事,想当初他们家也是想送小儿 子去安麓书院读书,只是安麓书院招手学子的要求很严格,他们家秀林那次没有考 上,才送去了另一间青山书院。

倒是没想到李山谷的儿子却是考上了安麓书院,这让李茂这个村长的面子有点 不好看,不过这个不是他的儿子,却也是他们族中的人,事关到他们李氏家族的命 运。

“阿爹,这个事你怎么看?”李茂回去跟老父亲说起了这个事。

“这事啊,应当说是好事啊。咱们都是一个宗族的,同一个姓,是一家人,要 谁家要能出一个读书人,这于咱们李氏而言,都是件好事。你作为一村之长,别只 顾着咱们家秀林,咱们家秀林读咱们秀林的书,三宝那孩子能进得了安麓书院,也 是他的本事。”

“等晚些你让人给李王氏那里送几个钱和肉过去吧,这孩子送去读书了,是一 件喜事。咱们就希望李氏能多出几个读书人,袓宗们在下面听着都高兴。”七叔公 是站在一个宗族的位置来看待这件事,他的孙子能考个功名回来自然是再好不过。

但是如果他们李氏家族能多出几个读书,万一这要是出个秀才,他们都跟着沾 光的事。

安麓书院不是那么好进去的地方,他们当初想把孙子送去安麓书院也没送成, 倒是没想到三宝那孩子自个考进去了。他一把年纪,半只脚都踏入棺材的人,要能 有生之日见到李氏出一个秀才,等他日到了地下,他也能跟老祖宗们有个好的交代

“阿爹你说的对。阿爹,我这就去安排。”李茂听到老父的话,也是觉得有道 理,跟父亲告了一声,就出去了。

听了父亲的话,李茂去让自家婆娘准备东西。

妇人一听到当家的要送钱和物去给李王氏那儿,当时就不答应了,不满的说道 ,“凭啥咱们要给他们送东西过去啊,以为随便送个人去书院就能考上秀才了不成 。咱们家秀林才是算命先生批过命的,以后是要考上秀才当官的命,他们家个小子 算啥?”

这要给谁家送点东西简直就是要了这小气的婆娘的命似的。

上头没有婆婆,家中公公不是个管事,掌权的权自然就落在朱金巧的手里。从 一入这个家门,朱金巧就握了家中的大权,她对谁都是吝啬的很,唯独对小儿子是 要多少银两就给多少银两,一点都不吝啬,但是谁想从她手中抠出一个铜板都是一 件难事。

“你懂什么,让你去准备就去准备。”李茂登时就黑了脸,不耐烦的说了一句

“你……哼!去就去,我这就给你拿去。”朱金巧知道这东西不能不给,不过 给多少还不是她说了算。

妇人进屋里拿了两贯钱,还亲自去厨房那里切了一点肉,找了一个篮子,装了 两颗菜进去,看起来满满的一篮子了。

等见到提来的一篮子的菜还有两贯铜钱,李茂的眉头一皱,没有伸手去接铜钱 ,说道,“你去拿二两银子过来。前几日老大不是才送了米粮吃食回来,你这放一 把菜进去算怎么回事,去换一篮鸡蛋过来。”

“二两银子!凭啥要给他们送二两银子?”妇人的声音一下子拔高了。

有两把菜就不错了,还想要一篮子鸡蛋?朱金巧登时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 脸要晕倒的样子。

这可是要割了她的肉啊!

“闭嘴,这么大声做啥,你嫌不够丢人是吧,这点东西你都好让我提过去?我

这一提着东西出门,全村的人都知晓了。这事要让阿爹知道了,惹阿爹不高兴了我 看你怎么收场。”李茂是个死要面子的,奈何娶了一个小气的婆娘,让她给谁家拿 点东西就跟要了她的命似的。

他们大儿子在镇上开酒楼,一年下来给回到家里的都有好几十两的银子,小儿 子在书院读书,一年下来要十几两的花费。他们家还有二三十亩的良田,佃给了村 中的人去种,一年收回来的租子都够他们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他一个男人不管家,家中的钱物都是婆娘拿着,这些年下来手中必然是攒了不 少的银两,可就这二两银子都跟要了她的命一样。

“好好好,我这就去给你拿。”一听到提起公爹,妇人是知道公爹的那脾气, 是个说一不二的。她一个媳妇要真惹的公爹生气传出去也不好听,轻则骂一顿,重 则是要送去祠堂对着祖宗的牌位跪着反应的。

所以一想到这里,妇人的心里是懊恼的很,就不得不去把东西换了,把两贯铜 板拿回去,换了二两银子出来,可心疼死她了。

要在普通的人家,一年都不见得有二两银子的收入,这就白白给了人二两银子

i

“让你那点东西都磨磨蹭蹭的,像什么话了。”李茂看到自家婆娘的这个样子 ,气不打一出来,“哎……”

这些年他是靠着岳家那里才起的家,大儿能在镇上开起酒楼还是岳家帮的忙, 如今生意也做的正是红火。小儿秀林在镇上读书,是住在丈人那里,还多亏了丈人 的帮衬,因而李茂对家中这个媳妇也是多有忍耐。

“哼! ”见到家中男人拿着东西出门去了,妇人哼了一声,往屋里回去了。

第四十二章 赚钱的法子

叩叩——”

“来了,是谁在敲门啊?”

李王氏听到敲门声,走过去开了门,见到是村长来了,老妇人的心中还感到些 意外,不知道大家过来所谓何事。李王氏忙的把人往院子里头去,“都进来坐。”

“婶子,家中就你们几个妇人孩子在家是吗?山谷和山民他们到镇上去做工了 吧?”李茂带着几个人一起过来的,见到院里只有几个妇人和孩子,都站在了外面 没有进屋里的意思。

李茂这一村之长是知道村中一些汉子每年在这个时候会到镇上去做活的。

“嗯,是啊,老大和老二到镇上去做工了,这会儿地里的活不多,他们就到镇 上去做活计,多赚几个钱也能兼顾家里这头。”李王氏领着大伙儿到院子里头,院 里的门开着也关。

家中只有他们几个妇人和孩子在家,没有一个汉子在家,这关起了门传出去话 不好听,因而这门是要开着。

后面的男人把提来的东西送过去给李王氏,这里最大的一份是村长的,还有他 几家也凑合送了点过来,“你们家里送三宝去读书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见跟我们 说一声,我们还是听了村里头的人说才知晓了这事,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还请 嫂子收下。”

“哎,这、客气了,怎好还给送东西过来。”李王氏推拒不了,只好接住了大 伙送来的东西,让大儿媳妇把东西拿进去,给大家伙倒碗水出来。

李茂这个村长关心的问了李王氏几句家中的事物,又是问起了她家中孙子到书 院去的读书的事,李王氏都一一的答着。

听到这里,李王氏是知道村长他们几人到家中来是所谓何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