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1 / 2)

下面的官员们纷纷起身。

见没他什么事了,李问退回到了他自己的位置上去站着,但是他并没有忽略来 自周围的人的目光。他不过是奉命行事,此事是皇上的意思,若不然他一个小小的 五品官也搞不了户部尚书以及户部大半的官员们。

帝王在震怒过后,就是这些官员们的处理问题了。

这个朱广权自然是不能放过了,昭宗帝发话,“即日起,户部尚书朱广权撤去 官职,撤职查办,与家属一并打入天牢……与此案相关的官员们,一并押入天牢之 中。’,

“……此案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共同调查审理,太子为主审,李六元辅助太子审 查此案。”这件案子皇帝交给大理寺和刑部共同调查,点了太子负责主审此案,同 时派了李六元辅助太子审理此案。

“是,儿臣领旨。” “微臣领旨。”

太子站了出来,领下了这个旨意,李问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

朝中的官职有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别人倒霉了,就代表他们自己有机会 了不是?所以一些官员们反应过来之后,就开始积极的发言了,意图表现的优秀一 点,让皇上看到他们,说不准他们能有机会往上面升一升,坐到更高的位置上去。

朝中的官员们看到跟着站在太子殿下身后的李六元,他们这些人看着李问在短 短的时间之内,从翰林院的一个小小的编修走上来,进了户部,这没几个月就把户 部尚书和户部大半的官员都搞下去了。当然,这里面肯定是有皇上的意思,但是李 六元不声不响就搞出的这一手,还是让朝中的官员们都极为震惊。

若是在此之前,还有人小看李问,那么在经过了今日早朝的这件事之后,朝中 大半的官员们都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起来文弱的李六元了。

李问跟着站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并不知道这些官员们的内心活动。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一”

下面的大臣们没有谁站出来奏事,上面的太监喊道,“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万万岁。”百官跪拜,恭送皇帝离去。

早朝结束之后,就是散朝了。

第一百三八章 审理 “卖报卖报----”

雨停了之后,京城的天出了太阳,卖报的小童在挥着手上的报纸,在街上喊着 卖报,“今曰快报,快报,户部尚书下狱——”

什么?

京城的百姓们一惊,户部尚书被皇上打入天牢,还被撤职查办?竞然发生了这 么大的事情!他们怎么能不知道!

快快快,赶紧去买今日的报纸看看。

“来一张报纸。”

“我也要一张^ ”

京城的百姓们都纷纷的抢着买报纸,不出半日,今日印的报纸就卖到脱销了。

这一日,京城的茶肆酒楼里面都坐满了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讨论朝政。只 要不是有人宣传扰乱民心的言论,企图倾覆大成的话,官府并不限制百姓们讨论政 事。

自从有了京城时报之后,京城里的百姓们就更爱坐在一起讨论各种八卦了。

昨日那一场雨下的这么大,京城发生这么大的事,昨日夜里街道外面马蹄声响 ,官府派兵去抓人,动静这么大,自然是有百姓们听到声响了,百姓们今日谈论到 这件事,就更是说的有板有眼了,“难怪昨日那一场雨下的这么大,我就说不同寻 常了。,’

哪里就不同寻常了?天要下雨,你还能让天不下了不成?

不过户部尚书被抓这么大的事,的确是一件大事。什么?户部尚书贪污,家中 搜出大置的金银珠宝?

抓的好!

“这些贪官早就应该全部都抓起来,最好是一个都不能放过,统统都抓起来! “天网恢恢,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听说没有,是李六元奉命去抓的人。”

“李六元?就是上次去襄州赈灾的钦差大臣。”

百姓们没有不知道李六元的,李六元上次去了一趟襄州赈灾,抓了襄州一派的 官员们回京,这一次去了户部当差,把户部尚书搞下来了。果然他们李六元好厉害 啊,专门抓这些贪官。

对于贪官,百姓们的口中都是咒骂之词,恨不得这些贪官都不得好死,全部都 抓起来。

没出半日,整个京城,上到官家、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了户部尚书被抓的事

这一日,报社里的成员们是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手上抓着 毛笔在奋笔直书。

不过关乎国家大事的文章报社里面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才放出来的,并 不是什么消息都随便对外公布,只是放出了能被百姓们知道的消息。余下一些不能 公布的,是不会随便登在报纸之上。

但是京城这里是一个什么地方?朝堂上发生的事,不出半日,这京城里该知道 的人都知道了^

在报社里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沈子敬对京城里发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 了如指掌,朝堂中发生这么大的事,他们报社这里是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

直到现在,沈子敬才真正的意识到他和李问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他承认道, “我沈子敬这辈子大概都无法超越他。”他和好友相差的并不是仅仅三年一届的科 考,他们迟三年入朝堂的距离,哪怕他同好友一起入朝为官,都不见得他能比得上 好友。

苏元说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有比我们更为优秀的人。只是有人比 我们优秀,我们不能因此就妄自菲薄,自甘堕落,而是应该以比我们优秀的人为师 ,去向这些人学习,从而充实自己,使得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你说的对。”沈子敬一想,觉得苏元说的有道理。

两个人站在院子里说了一会话,知道里面大家都在忙,他们不好在外面偷懒,

因而在外面站了一会,两人就一同进去屋子里去了。

这一日的报纸之上,还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皇帝对抓拿官员贪污一案的态度, 表明了坚决打击官员贪污受贿等事情,政治官场和官员们的作风问题,坚决维护大 成的平和发展等等,上面还盖上了皇上的印章 表明这篇文章是经过朝廷官方出来 的。

以前百姓们都觉得皇帝离他们很远,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无法见到 皇上一面,皇上是天子,是他们君王的君王,高高在上。他们都不了解皇上,一发 生什么事,大家都骂皇上不好。现在不时从报纸上看到皇上让人发的言论文章百 姓们一点点的了解帝王,知道皇上勤政爱民,殚精竭虑。

在这一篇文章一出,不少读书人都称赞皇上此事做的好,百姓们提起皇上同是 一片赞美之词,原来皇上只是被底下的官员蒙骗了,皇上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皇帝 知道了,派人把贪官都抓了起来。皇上是一个好皇帝,真心爱民,因而而皇帝在百 姓们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起来。

所以这一片文章一出,朝廷出了这么大的事,百姓们都不骂皇帝,都是在骂贪 官的,一致都认为贪官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