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六章,商业税(2 / 2)

这两个人,一文一武,都是日后对他的江山社稷有用的人。

两者相比之下,那点儿女情长便什么都不是了,该怎么抉择,杨绍慕的心里比谁都清楚。

“李六元请坐。”杨绍慕问起商业部的衙署修缮的事,这件事他也是昨日才知道的,知道是下面的一些官员故意为难李问,自然也是知道了李问去了一趟工部。

“工部已经安排人在修缮了,想来不日便能修好。”生气也没什么用,与其去生气浪费时间,不如想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李问说道。

今曰李问在朝堂上提出了商改的事情,他们谈到了商业税的改革问题上来。

“……咱们先以京城这里为试点,再向周边推移。”李问把他的一些想法告诉太子殿下,这里是天子脚下,皇帝就在这里,他们在京城推行肯定是要比较容易,至于地方上的话,则是另外再安排了,“我们目前是要把京城这边做好了,开一个好头。”

杨绍慕自然是赞同李问的说法,他不会像某些目光短浅的官员那样,认为商业税的改革没有什么大用。

能被李问提起,并且愿意花这么多心思去与百官周旋的事情,直觉告诉他,这件事必定是重要的。这不是对李问盲目的相信,而是从李问提到的这些事情里面,他听到有别于从前所认识的说法,这些东西于他而言是新的观点。

越是接触,越是发现李问就像是一个宝藏,总能从李问的身上听到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这是从前他所没有接触与听太傅说过的。就像是这一次的商改,潜意识里告诉他,这一次李问一定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惊喜。

解答完了太子的疑惑之后,李问看向赵向毅,提出了想要他帮忙的事情。

商业部虽说是成立了,连一个办公的地方都还没有,就挂了个名。不过有这个挂名,一些事情他们这里都可以放手去做了,一些事情他还需要赵小将军的帮忙才行。对于自己人,李问就不客气的提出想要赵向毅帮忙的事情,他说道,“……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就需要你们配合一下。”

政策的施行,需要下面的人配合。不然下面的人不配合他,什么政策都是扯淡,所以这件事还需要赵向毅的帮忙了。只要到时候这些人发现新政策比从前的政策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之后,不用人压着,下面的人都会配合他了。

“好,没问题。”这对赵向毅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稍后我安排一个人跟着你,你有什么事就吩咐他去做。”

“好。”李问点头。

见主子的事情谈完了,跟在太子身边伺候的小公公询问了主子一声是否让人传午腾。

“传吧。”不说还真没发现此时腹中咕嗜,杨绍慕点头说道。

见主子点头,小公公便让人上了午膳。

“你们陪孤一起用个午膳吧。”杨绍慕遨请李问和赵向毅一起用膳。他虽然贵为太子,不过他并不是一个铺张浪费的人,在吃穿用度上向来都是提倡节俭不要浪费。

伺候的小太监知道他们主子的习惯,也不敢让厨房准备太多的菜。

一道道的菜上来,也足足上了八道,四荤四素,还有一个汤,只是每一道菜的分量并不多。

“如此我就不客气了啊。”李问不是第一次和太子殿下吃饭,在他的观念里面,皇帝和太子是君,他们是臣,他尊重君,但是并不害怕他们。太子让他一块吃饭,他也没客气的坐下来一起吃,还挑着喜欢吃的东西下筷。

而赵向毅这个太子伴读就更不客气了,大口吃菜,专挑荤菜下筷。

平曰杨绍慕都是自己一个人用膳,少有的时候是太子妃同他一起吃。不过相比而言他还是更喜欢和他的伴读还有李六元一块用膳,见到李六元吃东西,总给他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吃饭的胃口都比平时好,饭都比平时多吃了一小碗。

等吃过饭后,太子有事就先走了。

夏日的午后,微风徐徐,吃饱了后,正是睡午觉的好时候。

正好窗边放置了一张摇摇椅,李问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昏昏欲睡。赵向毅没有同太子殿下一起走,送了太子出去后,赵向毅就折返了回来,见到刚吃饱就打算睡觉的少年,伸手去摸少年的肚子,问道,“怎么也不坐会儿再睡?”

“好困,我想睡会。你给我摸摸。”

肚子吃得太饱了、有点涨。

大手摸的肚子很是舒服,李问就摊开了肚子让人帮他摸。

见到少年睁着睡意朦胧的眼睛看着他,赵向毅不由的就笑了,拉过少年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亲,说道,“你睡吧,我给你摸摸。”

见到少年眼皮底下的青灰色,赵向毅的心里有点舍不得。

“嗯……”李问笑了笑,闭上眼睛,迷迷糊糊的,没一会就睡着了。见到少年睡着了,赵向毅坐在边上也没动,就这么的看着睡着了的少年,眼里是藏不住的柔情爱意,这是他喜欢,和爱着的少年……

真好!

第一百七八章,新税法出来“卖报,卖报”

“快报快报——商业部新出税法啦一”

第二日,京都日报一出就被人抢售一空,商贾们都尤为关注京城这边的动向,报纸一出就派了下人立即去抢,去慢了的还抢不到了。

就连书店里的报纸才放出去没一会儿就被人买光了,见今日的报纸这么快就卖完了,外面还有不少人在求报,张掌柜立即让后面的师傅们再加紧了刊印报纸。后边的报纸一边在刊印,前面的店里一边在卖,刊印报纸的速度还赶不上卖出的速度了。

“后边人手不够,就多派几个人过去。”

“是是,小的这就去喊人。”

张掌柜的这个心情啊,激动地把手上的算盘打的劈里啪啦作响,这些都是银子啊!他在书店当了+几年的掌柜,还是第一次见过书店的生意这么好啊,这一天卖出去的银两就抵上从前一个月的了。

呵呵……

张掌柜是喜上眉梢,恨不得店里的生意每日都能这么好。

在京城的商人们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都聚到了一块去讨论朝廷的动向问题,京城各家酒楼茶馆上面的包厢几乎都是客满。一家酒楼楼上的厢房里面,七八个商人正围着桌子坐在一起,人手一份京都日报,正在激烈的讨论着报纸上的消息

“你们看看,这上面说了,京城这里要取消进城的厘金。”

“那是不是说咱们日后到京城来,入城都不需要再缴纳厘金了?”要真是如此,那他们可省了一大笔的钱啊,他们的货物每过一道关卡就得掏一次银子,几车货物运到京城这里来,交的厘金都比他们的货物还要贵了,万一要是遇上货物的卖价低的时候,他们一批货运过来都还得亏本。

“话是这么说……不过这上面还说了,不收取厘金税,还额外的收取什么商业税,这个比额可是比咱们从前要缴的还要高啊。”

“你确定多了?”有人就不赞同了,说道,“以前虽说是那么多,但是咱们给的银两是远远的比原本说的还要多,说给多少,还不是那些人说了算?……若是只是按照这上面写的,只是给这么多的话,咱们这给的,肯定是比从前给的少了。”这里面的某些人,他们都心知肚明是什么人了。

这明码标价,怎么都比坐地起价要划算吧?“还有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消息是商业部发出的,这上面还有商业部盖的印章和李大人的签字,说明这个消息是有效的。”

李大人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那这个消息放出来,是不是就是皇上的意思了?这些商人们都在猜测这个可能性,若是皇上的意思的话,这绝对就是不一样的了。“这做生意,哪有不用打点的。”要花点钱能办好事,还是有人愿意掏这个银

两的。

“打点是一回事,咱们说的是要给的多少,这和打点是两码事了。”这说打点的钱,是他们愿意给的吗?还不是被逼着给的了!还有一些官员是贪得无厌,要的越来越多,已经是快超过他们所能给的底线了。

有人是赞同这个话,他们愿意给,和逼着给,是两码事了。

大家在这件事上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商人认为新出的商业税要比从前的好,但是一些商人则是觉得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担心这里面有炸,不大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其实还是半信半疑的多。

无怪乎商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历朝历代来的朝廷都不重视商业,歧视商人,他们商人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官府更是打着各种名目对商人征收苛捐杂税,他们是举步维艰。要是朝廷能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给他们作主,那这是不是又是不一样的了?

新出的税法里面,还针对京城城中贩卖东西的小贩们制定的新税收,取消向小贩们收取的各种杂费,比如入城的厘金和落地厘金等等这是不再需要缴纳,只向小贩们收取固定的摊贩业税。

同时,所有的牲畜车马进入皇城都要缴纳清理费,后面注明了,这笔费用是用来维护京城中的清洁以及支付清洁工人的工钱费用,等等。

新规定的商业税里面,对每一笔收取的税收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说明,意在

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不止是报纸上刊登了,城门口也贴出了新的告示,不过下面还有一行特别备注的字:此规定暂时只在京城执行。

所以也就是说,其余的地方还是按照旧的方法,只有京城这里实行新规定。这一日,以京城这里为中心,各种消息从京城这里送出去,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各地商人的手中去。

不过外面的这些事情,李问暂时还不知道。

早朝上永远都少不了各种扯皮和打嘴仗,只不过从前他是看客,如今他成了其中的主角之一,还是一人大战一群老头的那一种。实在不是他不想尊老,而是某些人为老不尊,他想尊都没办法尊的起来。

所以……

还真的是没办法了!李问的心里是无奈。

散了朝,从宫里出来,李问就见到了赵向毅安排来见他的人。

“下官参见大人,小将军让下官过来见大人,让小的过来帮李大人的忙。”杨光禄领了他们小将军的令,带了两个人前来找李大人报道。

“杨统领,好久不见了啊,最近还好吗?”这来的还是熟人了,李问笑着与杨统领打招呼。

他们去襄州的那一次,杨光禄就随队一起去,李问对杨光禄这人的印象还不错,这人长相就有点痞子样儿,是个爱说爱笑的,还是说话能气死人的那一种。不过这人做事那是一个没话说,还有一手好武功,必要的时候还能当保镖用,真的是一举两得。

杨光禄没想到李六元还记得他,顿时有点受宠若惊,“还行还行,挺好的。”

“哦哦,那行,很高兴是你过来。”李问表示了他对杨统领的欢迎,怎么说他们这都算是半个熟人,总比不认识的人要来的好。

杨统领显然没想到他在李大人这里这么受欢迎,“大人您这里有什么要办的,尽管吩咐下官去办就行。”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粗人在读书之人的面前都会有些拘谨,反正向来嘴巴没门的杨统领在一脸笑眯眯的李六元的面前也不敢怎么胡言乱语,把嘴巴给闭严实了,面上的笑也收了起来,一副正儿八经的模样。

“你们来的正好,我这里还真的有件事要杨统领你帮忙去办的。”他这里正缺人手办事,正好还真有件事要人替他去办的,李问就不客气的吩咐杨统领去替他办几件小事,他一一的交代清楚。

“一会你办完事回来,我不在户部这里,可能就是去商业部那里……就是西巷尾那边,街尾最后一家院子,你知道那里不?你到那边去找我。”李问都不好意思说是最破的那家院子,商业部的牌都还没挂上去,等会他还要过去看一看那边修缮的怎么样了,要把牌子挂上去先。

“知道知道。大人你有事去忙,回头我能找到你的。”在京城这里还有什么地方是他不熟悉的?杨统领心里说是不存在的。

李问笑着挥手,“行吧,你们先帮我处理完这两件事情先。”

“大人放心,我们这就去。”杨统领带着人就走了。

见人走了,李问先回了户部一趟,他在户部这里的工作基本上都交给别人去做了,还剩下一点首尾需要他自己回来处理一下。他调任的申请已经给到吏部去了,接替他职位的官员不知道是还未确定,还是人确定了还未到,不过这个就不是他要关心的事情了。

不过户部这里暂时是太子殿下管,这边不少都是太子的人,对此李问还是比较放心的,他还不想他花费了那么大的心思把一帮蛀虫搞下去了,上来的还是一帮蛀虫。国库里的那些钱都还是查抄那些官员的家抄回来的,谁要不怕死的就尽管来就是了!

本还想去问太子殿下一点事,不过太子人不在户部这边,就只好作罢了。

从户部出来,李问绕了个弯,到了商业部这边来。

入口的大门处的两扇门已经换掉了,李问伸手摇了摇,见已经牢固了,不用担心会掉下来砸到人,他说道,“还不错,门都换上了。里面那些烂了的门窗全部都要换掉才好,屋顶破的都补好……还有哪些断了的横梁都替上……”

“是是,都已经吩咐工匠那边加紧了做好送过来,就能替换上了。”负责的师傅赶了过来说道,“还要谢谢李大人让人给我们大伙送了吃食过来。”

在这里做事的很多都是从外面招来做苦力的汉子,工钱按日算,不过并不包饭食,所以一些人都是从家中带点干粮过来,中午饿了就吃了充饥。倒是没想到李大人每日都让人送饭菜过来,还有那么一大桶的绿豆汤,渴了的随时可以去舀来喝。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吃了别人的东西,大家干起活来起来就更卖力了,因此才这么两天不到的时间,前面的院子就收拾的差不多了。

“不客气不客气,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李问也是想让大家吃饱了肚子好好给他做事,不过目前看起来这成果还算是可以的,这收拾了一番之后,看起来比他们第一天到的时候要好的多了,李问的面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说道,“看起来还不错嘛,辛苦大家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咱们分内要做的事情。”做工的师傅一张脸晒的黝黑,看不大出实际的年纪,面上露出点腼腆的笑。

李问倒是更习惯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这要比起和朝中的那些老家伙打嘴仗、搞阴谋舒服多了,“中午那会太阳太晒了,大家干累了就休息下。还有上屋顶补瓦的人员要注意安全了,累了的话就不要勉强,下来休息休息……尽量在早上和下午太阳没那么晒的时候、安排人上去,中午的时候就不要让人上去了。”

他卖了这边赶工是一回事,但是不能因为赶工就不顾人的性命安全问题了。“是是,小的明白,稍后会跟大家说说,让大家注意了。”师傅紧张的搓着手

李问跟着师傅往里面去走了一圈,见到大家这会儿都在忙,他随便看看就出来了,“牌匾什么时候能送过来?”

“下午应该就能到了。”师傅说道。

“哦,行,那等送过来就挂上去吧。”

“好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