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六章,皮痒的李大人(2 / 2)

‘不.,’

小孩儿巴着他不放,还知道说不要了,李问笑得不行,说了一句“乖。”让小孩同照顾他的人回去。奶娘好言相哄,才把小主子哄回来,行了一个礼后,抱着小主子出去了。

宫女们回去后见了他们娘娘,把这事当玩笑话说与他们娘娘知。

司徒雪听到下面宫女说的话,不由的就笑了,问自家机灵的儿子,“暄儿喜欢李大人是吗?”

“等暄儿日后长大了,请李大人当你的太傅好不好啊?“她是听说了董贵妃想请李大人当七皇子的太傅,被李大人拒绝了。董贵妃是什么心思,这并不难猜,司徒雪在心里哼笑了一声,七皇子是没那个命了,就不知道李大人以后愿不愿意当她小暄儿的太傅。

听闻李六元的老师,曾经的傅大学士就是殿下的太傅,而李六元是傅大学士带出来的学生,李大人是青出于蓝。若是日后李大人要愿意给他们暄儿当太傅,一定能给她教出一个优秀的儿子出来,司徒雪的心里起了点小心思。

见小孩困了要睡觉,司徒雪把孩子交给了奶娘,让奶娘把孩子抱了下去。

从东宫出来,李问就回了衙署,同下属们开了小半天的会。

有了前面商务大会的圆满结束,那接下来的招商大会自然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还有关于合作的方案和合同的文稿等等这些事情,他们早先都一一的确定了下来,只要后面没有出什么乱子,后面的会议应该都是能顺利的完成的。

两日后,招商大会正式召开。

会议召开的地点同样是在【客至】,会议的时间和流程基本上都和上一次的商务大会一样。不过比起上一次商务大会的严肃,这一次招商大会主要是为了西区贸易市场的招商,还有关于几条贸易路线的开展,一些项目的投资等等相关的这些项目而召开的。

而这一次这些项目都是通过招标的形式,从底价起拍,价高者得。

几条贸易路线都是关于对外贸易的,大成周边还有一些小国,大成所产出的丝绸瓷器、烟丝茶叶向来都+分受这些小国的喜欢和追捧。只是去往这些小国的路途并不是+分的安全,一些商人都是冒着路上可能被盗匪打劫,甚至是丢了性命的危险去跑生意。

但是在利润能高达百分之两百的驱使之下,还是不少的商人冒着生命危险的可能带队去往那些小国做生意。

李问现在提出针对这一条贸易路线的开展,到时候会由他们官府派兵去清除道路。这几条由官府开展的贸易路线,届时会有专门的官兵负责护送,但是官府要收取货物百分之三+的酬劳,以及百分之十的交易税,“下面有一炷香的讨论时间,大家可以先进行讨论,决定了之后再参与拍卖。”

但是这要相比他们所能获取的利润来说,官府抽取走的这百分之三+的酬劳和百分之+的交易税还不占他们利润的一半,以往他们一批货物在押运的路上,所交的各种厘金就不止是这个数了,所以这么一相比,这个生意是完全可做的。

“嗯,这个好。”

“是不错。”

在场的不少商人听到都+分心动,纷纷的在讨论,订下了一会要参与拍卖。

在新的议论拍卖开始之后,就进入了拍卖的,在场的商人一路追加价格,价格一下子親升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最终有实力角逐的只有那些大商帮和实力强大的家族。

最终这几条贸易路线被几帮实力雄厚的商帮和京城的两大家族分别拿下了。

原本预定只是召开两天的招商大会,后面还延长多了一天,才把这些招商的项目全部都完成了。基本上大大小小的项目都被这些商人瓜分走了,大的项目大多是被实力雄厚的商帮拿走了,没几个实力的商人就参与点小项目。

而西区的商铺,除了特意留出来的几间,其余的基本上全部都出售完毕。

在招商大会结束之后,李问还带着一帮下属,花了足足七天的时间,与这些拿下项目的商人们一个个的见面,把合作的项目和条款一一的谈定,双方起草和签署

了合作的合同。

一直到第七天,他们才与南地来的商帮签署完最后一份合同。

这几天进账的数目太大,李问一开始还在心里算有多少银子,后来他干脆就不算了。第二天一早,拿到了苏元那里核算出来的总账目,看到上面的数目,李问都有种被银子砸晕的感觉,“我们真的是太有钱了哈哈……”

苏元泼了一盆冷水,“不是稍晚些要转交给户部去?”

“……”李问,“小元子,我说你能让我开心一会吗?”

苏元给了李大人两声“呵呵……”

“……”李问,得,都学会呵呵了。

不过一想到他们辛辛苦苦才弄来的钱,最后还是进了户部的口袋,还真的是……不甘心啊!怎么一个心塞了得!但是谁让户部是财政部门?他们商部充其置只是给人干活的,算了,搬银子的工作听起来总比搬砖的活儿要显得高贵一点?

—尽管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干力气活的!

但是能有这么多银子的进账,也是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当日,李问拿着账本进了一趟宫见皇上,皇上龙颜大悦,看得出来见到户部进了这么多的银子,是心情很好。

李问不好意思告诉皇上,他们工商部赚钱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是花钱的能力……应该也是非常的好。看看西区砸进去那么多的银两就知道了,下面他还打算搞一个商场。

在经过这一次的招商会之后,让他意识到办一个拍卖场应该是很赚钱的,所以趁着这会儿皇上开心,他把这些点子一个一个的说给皇上听。

这一个个都是赚钱的好买卖,口袋里的银子都还没捂热的皇上,“……”

昭宗帝的内心是痛并快乐着,快乐是因为户部有了这么一大笔的进账,痛是很快的这些银子又会花出去。

“皇上,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没有投资怎么会有利益呢?您说是吧。”李问一看皇上的这个样子,赶紧的说道。要是官府敢把这些用来做项目的银子都吞了,他绝对不会怀疑这次是官府从商人那里弄来的最后一笔银子。

若是这些商人们没有从和官府合作的项目里面赚到钱,日后这些商人们绝对不会再相信官府,以及与官府合作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实力和口碑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皇上,您不要让我对您失望啊……李大人的内心有一个小人在装可怜。

“嗯,你说的是,朕明白。”昭宗帝的心里明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小六元刚才提的几个营生,都是不错的,放弃就太可惜了。皇上表达了他的态度,是认同刚才李问提的几点,后面可以做。

“……皇上,您看户部拖欠西边大军的银子,趁着这会儿户部有银子了,咱们是不是能发放一部分下去了?”趁着这会儿皇上的心情不错,李问提到了户部拖欠大军的饷银的事情。原本这些饷银是早就应该发下去的了,一直拖到现在,可见朝廷是真的穷。

他一直都惦记着这件事,他师傅和赵大将军都在边关镇守关门,当初听谢云飞说到边关的将士们都吃不饱穿不暖,他的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他愿意当皇上手里的那把刀,把户部的一大帮的官员搞下去,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边关那些吃不饱的将士们,不破不立,户部的蝗虫不清除的话,这个米缸子里面都不可能有存粮。

为什么之前户部会这么穷?除了户部的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户部已经烂到骨子里了。经过上一次的大清洗之后,如今的户部在太子殿下的管治之下,和从前是两个样儿了。

昭宗皇帝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是该了。”

“臣替边关的数万将士们谢过皇上。”李问这一个头是磕得实诚。

“你这小子,快起来吧,那用你替边关的将士们谢朕,是朕,要替他们谢你才是。”昭宗皇帝让跪在面前的小子起来,这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李问嘿嘿一笑,利落的从地上爬起来,“不敢不敢,都是皇上您的功劳,皇上您的功劳是大大的,没有皇上您就没有臣的今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偶尔也要拍拍天子的马屁,把天子哄高兴了,天子龙颜大悦,什么事都好商置了。

见到皇上摆手,李问就行礼,从宫里出来了。

这边把皇上搞定了之后,李问在心里呼出一口气,他还真的怕皇上到时候不肯放钱。后面他还得去太子谈一谈才行,为了这两个大会的召开,和后面的一些工作

,这一忙就忙了将近半个月了。

第二日的早朝上,朝堂上的官员们听到这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那个什么工商部和李问这小子就搞来了这么一大笔的银子,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一副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李问上了折子,提出了补给西北边关的将士们一年的粮饷,以及为边关的将士们申请一批新年的物资。那边武将们那边都纷纷站出来附和,太子殿下亦是站出来开为边关的将士们说话,皇上没什么犹豫就批准了。

文臣们这边没什么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他们不怀疑要是这会儿他们要敢跳出来说不许,那些武将们手上的刀就会毫不客气的像他们挥过来,还是小命要紧,这会儿还是别去惹那些大老粗们了。

在大会结束之后,这些从各地聚集而来的商人们开始分批从京城离去,每曰的城门口处都有商队车马离开京城。

几个拿着贸易路线的大商帮是一脸笑哈哈的,一些拿下了合同的商人心情也是不错,但是也有不少是辛辛苦苦来了一趟京城,没拿到什么好处就回去的。

“哎……看来得等三年之后了。”

“可不是。”

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当看到那些与官府签订了合作的商帮和商人赚到大笔大笔银子的时候,那些没有拿到合作项目的商帮和商人们就后悔极了!要早知道有这么大的利润,他们当初就应该拼一把了……

哎,还是怪他们当初犹豫了那么一会,就失去了这么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啊。

只是待三年之后,别人已经跑远了,他们还在后面追,到那时候就已经追不上,这个距离就越拉越远了,待日后明白过来之后,那些当初没把握好机会的商人的心情已经是不能用后悔来形容了,他们失去了一个机会,失去的就是一次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机会……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处就不详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