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墨新斋的门前驻足。
他从二楼的窗口常看到墨新斋的少东家指桑骂槐, 却看不到对面的翰古轩反唇相讥, 他转过头去, 总算看到了翰古轩的牌匾,像肥叔说的, 两家从牌匾到门头, 再到里面的格局都出奇的相似。
这两家是对亲兄弟,先是为了家产对薄公堂,后又因生意大打出手, 即便闹成这样, 却都还挤在祖上留下的狭小破旧的老宅, 日日面对面, 谁也不愿搬走,只因他们父亲曾说过, 老宅旺财!
他加快脚步走到前头去,在巷子口看到了桂嫂的馄炖摊。
摊子前一手端碗,一手捞面,还不忘招呼客人的应该就是桂嫂,样子比想象中的更老态一些,却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
肥叔说,桂嫂的馄炖一绝,他虽没吃过,可常听肥叔说,自然也就信了。
桂嫂她男人四十多,还在书院读书,是远近闻名的老童生,家里老娘饿死了都顾不上,一心只想着科考入仕。
桂嫂子没法,出来摆摊儿挣钱,积攒了十几年这才盘下这么半截儿门面,一家老小这才过上几分安稳日子。
他一家一家地看,挨个地打量,将脑子里听了千儿百回的名字和眼前的景一一对上号,回想着肥叔告诉他的那些家长里短,嘴角渐渐露出笑来。
耳边听来的,总是不如他亲眼看过的,那样得鲜活,那样得生动。
他隐隐有些激动,又有些兴奋,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玩法,迫不及待地去找下一个目标。
站到昌平候府的台阶下时,他才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走这么远的路,他拭了拭额上的薄汗,拦下肥叔,一步一步上前。
“这位大哥,烦请您通报声,醉仙居的璞玉求见贵府沈三公子。”
他从袖中掏出一张拜帖来,冲着守门的小厮躬身施礼,双手奉上。
守门的小厮听他说醉仙居,看了他一眼,又朝后头的老掌柜看了一眼,接过帖子。
“原来是璞掌柜,还请您先在这儿稍坐片刻,我这就替您通报!”
璞玉道了声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在长凳上坐了下来。
老掌柜站在他身后,低眉垂目,看不出表情,拢在袖中的双手却颤抖地厉害。
出宫前,主子将自己困在向阳殿,出宫后,他把自己锁在了醉仙居,如今,他总算愿意出来了!
沈熙远远就见璞玉一身簇新的宝蓝直裰,半侧着身子坐在长凳上,微低着头,客气地跟门房小厮寒暄,不时偷偷朝着门里张望,跟以往等着召见的铺子掌柜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