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不会飞的飞鱼则被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飞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飞鱼本质还是鱼,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海里度过。
每当危险来临时,它们就跃出水面,在海面上翱翔最多可达40秒,最远可以飞行四百多米。
可即便在海上,也依然有着难以预测的危险。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自投罗网,成为海鸟们的一顿自助餐。
同情归同情,谁又会拒绝到嘴的美味呢?
于归洋拿起一条小飞咬了一口,顿时被它独特的味道征服了。
他在海里吃了这么多海鲜,这还是头一回吃到自带咸味的鱼。
单论口感,小飞有点像秋刀鱼,鱼肉厚实肥美,吃起来不会有任何的单薄感。
一咬下去,全都是肉。
牙齿逐渐把鱼肉分开,内里的鲜味也逐渐包裹住了最初的咸味,整个口腔充溢着鱼肉的鲜香.
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鱼有一点小刺是长在肉里的,尽管人鱼的咬合力足够咬碎鱼刺,但于归洋还是把刺吐出来。
这是他身为人类最后的倔强。
咳咳,其实是刺又不好吃,还费牙。
万一没嚼碎卡喉咙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还剩一条翱翔飞鱼,于归洋却不肯再吃了,哪能让池渊空着肚子带他回去啊?
池渊也不肯吃,两条人鱼互相谦让,都希望对方多吃一点。
最后于归洋撕了一块鱼肉挑好刺投喂池渊,才逼着他把翱翔飞鱼吃了。
最后一段路程,两条人鱼并肩游完,权当消食了。
回到水草丛中,于归洋找回虾杀石头,明天的早餐还得靠它,可不能丢了。
他们一起躺在柔软的水草上,相拥入眠。
第二天,于归洋特意起了个大早,正好逮住准备去捕猎的池渊。
他赶紧跟上,生怕慢了一点,池渊又不带他了。
顺便在鹦鹉螺壳上记录下新的一天,然后跟小海葵互道早安。
浅海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池渊根本不需要费劲寻觅,就能找到合适的猎物。
譬如这几头胖乎乎的目鱼。
目鱼常见于浅海,一头也就两三斤重。
它中间粗,两头尖,就像是一个头尾都比较小的橄榄球。
肥胖的身躯使得它们的行动缓慢,池渊一出手,它们连逃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