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 62 章(2 / 2)

赵琛差点忘了这一茬,那四娘子羞答答不敢看他莫非是这个缘故?他平日里作惯了公主,钦慕他的都是男人,一时间倒是没想到这一点。

啼笑皆非。

“二娘子说笑了。”

故城是个不小的镇,人口多,置县就在这几年间。

当年李家就是在这里发家的,因而即便生意做大了,故城的布行也仍旧用心经营。大郎去打大名府经营,二郎则留在了故城。

入了城,赵琛就同他们分别,照二娘子给他指的路去了赵氏典当行。

当铺大约是难得来人,赵琛一道,那掌柜便热情吆喝:“客官您请,您别看我们铺面不大,我们铺子多,南北都有。不光可以当,你若有什么缺的不好买的稀奇玩意儿,咱还能帮着找。

您典当东西拿了票据,若是带着现银不便,可以去别处的铺子兑剩下的钱……”

除了不储钱,这几乎就是票号了。

这是秦国公主当年设下的,赵琛不过以皇城司试探一二,她便说了赵氏典当行。

赵琛不知她经营半生藏了多少东西,不过这也不奇怪,二十年前秦国公主就欲改皇城司,东京城有皇城司,各地也该有分号才是。

不光如此,这当铺,既是皇城司在各地的耳目,更是来日的“银行”。只是如今于她而言这信息系统有些鸡肋,她并非掌权者,做这些事不合宜。

赵琛既然做了她来不及做的事,她便索性都拿了出来——总归,也是公主。

“……价格公道童叟无欺,郎君您看?”

“我要南洋金珠。”

掌柜的差点揪断了胡子,小心翼翼地问:“郎君要多少?”

“三斛。”

南洋金珠一粒难求,找遍大楚也未必寻得出三斛来,说这话的赵琛活像个刁客,掌柜的却毕恭毕敬地引他入内。

他取出一支竹筒,递给赵琛。这竹筒内置了简单的机扩,开了就再合不上了。

掌柜看他一眼,不知这贵人是何来历?

他早先就知道这当铺不同寻常,真正做不寻常的事却还是头一遭。

若非一个月前有人来寻过他,他险些忘了,这当铺不光是开着赔钱的。

能收到信息,就说明闫法楼已经到元城,赵琛展开一掌宽的信纸,上头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事无巨细地交代了他落水之后的事。

闫少卿功底了得,这样小的字都写得清清楚楚,赵琛快速看了一遍看到他说大名府有水匪眼线时,眼中有些许嘲讽。

有眼线?有眼线算什么,恐怕那知府就是最大的匪。

赵琛放下那字条,掌柜早已备好了笔墨,他没有那么多话要说,落笔不过寥寥几个字:张通判,剿匪。

胡幸天在大名府几乎是一手遮天,但也只是几乎。大楚官职冗杂,弊端有,益处也是一目了然,想要真正一手遮天是一件很难的事,即便薛润章,赵琛也能找出一个太傅来制约一二。

这胡幸天自然也有牵制。大名府除了知府还有通判两员。

一者姓张,掌北京城军事,如今已经是第三任,一者姓孟,任河北东路提举司,走马上任不过一年。

张通判与胡幸天不和,若非如此,胡幸天也不可能三任通判之后还做了大名府的知府。

相较于张通判,这位孟通判势弱许多,他初来乍到,几乎全然依傍胡幸天,但若运用得当,这一步棋也未尝不能走。

赵琛离开当铺时手上多了两贯钱并一张十一贯的票据。

天色还早,还未到他与二娘子约定的时间,赵琛同庄宅牙人说了几句,随意记下些信息,又去了趟药铺。

傍晚他又随着驴车回到李家村,今日萧远比他回来还早些。赵琛回来时他已经沐浴完毕。

赵琛扔给他一瓶药,萧远同手接住,一边同同他闲话:“今日你没来,他们都问我,我家娘子去哪了,你猜我如何说的?”

赵琛没理他,萧远打开手中的药瓶闻了闻:“这是什么?”

赵琛冷笑:“毒药,见血封喉。”

作者有话要说:注:地方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

州、府、军、监同级,都可以看做是现在的市,一般府比较大,府的最高长官是知府,京府(东南西北四京)可以设牧、尹,不轻易任命,基本上是皇子担任,像开封府尹基本等于皇太子,之前讲过秦国宫主当过开封府尹。

广义上开封府等于京畿,包括开封和其他县,狭义上开封就是东京城,再小一点,就是府衙、市政府。

大名府也一样,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市,元城包括在内,狭义上大名府也可以直接代指元城也就是北京城(不是现在的北京,现在的北京根本不在疆域内)或者市政府。

燕云十六州:以燕京(今北京)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之后两宋都没能收回来,一直到明朝才回归中原版图。

写都写了再多哔哔几句,阿昼基本是照着宋代地图写的,但是会有细小的改动,比如前面就讲过的和西夏的国界,向外延伸到长城了,比如小县镇的位置,还有后面关于黄河的改道,河道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但时间线是完全错开的。

官制的话基本是元丰改制之后的官制,但是宋代的官制太复杂了,所以有简化。

一任三年,通判三任之后可以任知府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啾森20瓶;阳光下的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