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皇上,您千万不能有事啊……”董贵妃跪在床上的床榻之前,呜呜大哭。
其他跟着的几个嫔妃一个个都在抹眼泪。
“都给本宫闭嘴,整日哭哭啼啼的,皇上这没什么事呢!你们一个个就盼着皇上出事是不是?”皇后呵斥了一声在哭的董贵妃,董贵妃噎了一下,就停止了哭声
皇后的视线扫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顾妃,顾妃能感觉到皇后看向她的那一眼里带着探究,她捏着手里的绢子,没有回头去看皇后。
太医正在全力救治皇上,一个个都是满头大汗。
冷静了下来,皇后就在脑子里回想今日之事,淑贵妃把宫女带了进宫,当着皇上的面指责是她害死的赵月嫣。为什么这个人明明都已经死了这么多年,还是阴魂不散的缠着她不放!还有淑贵妃是从哪里找到的人?在淑责妃背后的是谁?是董贵妃,还是顾妃,抑或是别的人?
……不对,董贵妃是个没脑的,今日这一出不可能是董贵妃搞出来的,那最可疑的就是顾妃了,但是顾妃又看起来完全像是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宫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很快的,住在东宫的太子和宫外的几位皇子们都已经知道了,还有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往宫里赶过去。
三皇子和太子几乎是同时赶到,在来的路上杨绍慕就知道了宫里发生的事,一知道这件事是和他母后有关,他就知道这些人的目标是他了。当看到老三几乎是同时和他赶到,他就知道了这件事老三是早有准备,这就印证了他心里的猜测,果然是这一出是老三和淑贵妃为他准备的。
住在宫中的七皇子跟了过来,接着才是四皇子杨绍简和六皇子杨绍君,全部的皇子都已经在这里了。
当听到宫里出事的时候,李问的脑子顿了一下,他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些人是不是都疯了?
“都疯了吗?”这会儿胡人集结了几+万大军正在边关,敌人都没搞定,这会儿自己就先乱了起来。要是皇上那里真的出了什么事,怕是整个京城都要乱起来,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这个时候要京城出事了,直接影响到的就是边关那边的将士们的士气。
皇后杀死的赵责妃?
李问是在后来才知道这一位赵贵妃,说来这一位赵贵妃还是赵向毅的亲姑姑。当年的赵责妃是集皇帝的三千宠爱于一身,听闻当年的赵责妃刚进宫,皇帝连着三月都宿在那一位赵责妃那里,引得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上折子弹劾那一位赵贵妃,说赵责妃惑主,善妒,要求皇帝雨露均沾。
其实说来皇帝也是个可怜的男人,睡自个的小妾还要被大臣们管着。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丽的女子多是活的不长命,是帝王的宠爱害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一名将门之家出来的女子,不懂得深宫里面的游戏规则,沦为了深宫斗争里的牺牲品。若说赵贵妃的死,必然就是宫里的那几位所为了。
至于到底是不是皇后娘娘,谁知道呢?
第二百二二章,二更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当这个矛头指向皇后娘娘,这些人的目标其实是皇后身后的太子殿下,是想把太子殿下搞下去,其他的皇子才有机会上位。淑贵妃从哪里找到的宫女?如果这名宫女的身份属实,那当初这名宫女是怎么从大火之中逃离出去,这中间是不是还有别的人在。这件事牵扯到早已经死去的赵贵妃,那这条线,怕是已经埋下很久了。
在这件事情里面,其余的几位皇子和宫里的贵妃娘娘们在这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看来有的人已经是按耐不住,想要把太子搞下来,好替代太子坐上那个位置了。历史上凡事和皇权有关的斗争,必然都是一条带血的路,大家都打着不拼一把怎么会知道结果的想法,不到最后的那一刻,这些人都不会心死的。
只是皇上那里的情况,只怕有个什么万一,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皇上出了事,怕不是什么好事。还有这件事关系到皇后和太子,在这个时候,太子那里是不能出事,不然京城这里怕是要不好了。
早在皇上病重只之时,李问就有想过京城这里有可能会乱,只是没想到这些人等到现在才动手。
“走吧,咱们也进宫去一趟吧。”李问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上的毛笔,准备往宫里进去。若是赵责妃之死真的和皇后有关,又让赵向毅如何自处,还有赵家到时候会如何选择。
他手中拿着皇上给的令牌,守门的侍卫不敢拦他,一路上他顺利的进了宫。
“你怎么也来了?”赵向毅见到进宫来的少年,觉得这个时候少年就不该进宫,他的眉头蹙了蹙,看着少年。李问看着拦在他面前的男人,心里有点无语,问道,“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更应该进宫里来。”这种时候他怎么可以不进宫?
“宫里乱着,你不好来这里。”赵向毅是为少年的安全着想,不想少年在这个时候进宫里来。
“还是要来的。”李问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不是有你吗?”
赵向毅绷着的线条松了松,大概是少年的这句话取悦了他,“不许乱跑。”
“知道了。”李问就差翻一个白眼,这人还真的当他是三岁小孩不成?宫里这种地方乱跑,他有九条命都不够他自个玩儿。
两个人压低了声音说了两句话,到底这会儿在宫里人多眼杂,不适合多说什么。两个人一同往皇上的养心殿过去,现在皇上还晕迷不醒,宫里的情况比他所想的还要糟糕。
宫中的那一位太后被众人请了出来,一身华服的太后坐在上座。
李问是第一次见到这一位太后,他是知道宫中有这么一位太后,只是这位太后吃斋念佛,不见外人,在这宫里是等于一个透明人的存在。听说当年太后是因赵贵妃的死,被皇上下令禁在慈宁宫不得外出,就不知道太后在赵贵妃的死这件事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宫里的这些龌龊之事多了去了,就不知道有几个人的手是干净的,怕是没几个人的手是干净的。
一看这一位太后的长相,李问就觉得就不是一个吃斋念佛,慈悲为怀的人。
“今曰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这要出了什么事,哀家为你们是问。”被请出来的太后摆明了是来问罪的。在早来之前,太后就知道了宫中发生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她不过是借了董贵妃的手,这个蠢女人还想来利用她了?
董责妃自然是加油添醋的把宫女指证皇后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了董责妃的话后,太后就是开口让皇后交出执掌后宫的凤印,“哀家看在此事查明之前,皇后不好再拿着凤印,皇后你就把凤印拿出来,……交给董贵妃暂时代为执掌,待事情的真相查明之后,洗清了皇后身上的嫌疑,再把凤印交回去给皇后吧。”
皇后知道这凤印要真的交出去,等再要回来怕是难了,因而她自然不会真的那么傻把凤印拿出去。当年她让太后压在底下,今日她已不再是当年的上官婉清,她不再怕太后了,太后也没那个能力拿她怎样。
“凤印是皇上交由儿媳,让儿媳执掌后宫,儿媳要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如今皇上昏迷不醒,儿媳更是要代皇后管好这个后宫,不然……今日淑贵妃就能随便带一个宫女进宫里来指着儿媳胡说八道。明儿是不是就有人能带刺客进宫里来?伤了儿媳倒还不打紧,这万一要伤了皇上,这责任谁能担了。”皇后这话的意思也很明白
,凤印她是不会交出去的,除非是皇上让她把凤印交出去,她才会把凤印交出。
只是一想到皇上那里,皇后的眼里闪过一道黯然。
……当初皇上能为了赵月嫣杀了那么多人,不知等皇上醒了之后,又会翻起什么样的风浪了。若是皇上一觉不醒了呢?她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她就是身份尊贵的太后了。
“你这是要违抗哀家的话,哀家说的话就不管用了是吗?”太后看着皇后的的目光中闪过一抹阴冷,问道。
“儿媳不敢。”皇后站在太后的面前,态度不卑不亢。
原来太后是董责妃请出来的?看到站在太后身边的董贵妃,李问在心里摇摇头,这个董责妃就不是一个聪明的,把这一位老佛爷请出来有什么用呢?后宫早已经是皇后的天下,这一位太后的权力早已经被架空,想要从皇后的手里夺走凤印,实在是痴人说梦话。
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把凤印拿在手上,又能拿多久呢?也不知道董贵妃怎么想的。自己被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李问在心里摇摇头,就不知道董相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教出一个这么蠢笨的女儿。
赶到宫里来的大臣们都知道了宫中发生的事情。
当年皇上为了赵责妃,置整一个后宫的女人于不顾,所以当年赵贵妃死了的时候,不少的大臣们心中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他们这些人和宫里这边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关系,若是皇上只宠着赵责妃一个,那他们千辛万苦才送进宫里去的人就没什么用,他们怎么会容许。
好在赵责妃后来死了,宫里对外宣称的是赵贵妃是因病去逝,他们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赵责妃是被人下毒毒死的,当时赵责妃死的时候,腹中的胎儿都已经有七个月大了,生下来都还活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跟着没了。
说来赵责妃母子二人也是可怜之人罢了,哎……
没想到隔了十多年后,又有人把当年赵责妃的死翻了出来,这事难道真的是与皇后娘娘有关系?大臣们的心里纷纷的都在猜测。
不过这个时候比起当年赵贵妃的死是不是与皇后有关,他们大家更在意的是皇上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当年皇上才因为赵贵妃的死病了整整一个月,而今皇上又因为那一位死去的赵贵妃吐血昏迷不醒,还真的是……
要是皇上这一病不醒,后面的事情要如何应对,这个才更是关键。
这些官员们在背后都有各自支持的主子,他们当然是希望自己所支持的主子当皇帝,这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程,和整一个家族的命运。因而可以说,与其说这些大臣们更关心皇上是何时醒来,不如说他们更关心是哪位皇子能顺利继承皇位,在皇上宣布的圣旨没下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皇上的病榻前,太子和三皇子、四皇子、六皇子以及最小的七皇子都守在皇上的床前,朝中的大臣们都跟着在这里。两位年纪还小的公主并没有宫人抱着到这里来。
“陈太医,父皇的情况如何?”
“皇上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至于醒过来……”太医不敢保证,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一群太医忙活了半天,总算是把皇上的情况稳定了下来。
天快黑了,宫门要关上了。
看这个情况皇上一时半会醒不了,在宫里守了大半天,大家都是站了一天,连口水都没喝过,身体再好的人都撑不住,更别说一些年纪大了的老臣,站得两条老腿都在打颤。
“今日大家在这里等了一天,想必大家都累了,皇上这里有太医在,孤看大家就都先回去吧,待明早再过来。”宫里不好留太多人在这里,作为太子的杨绍慕就发话了,让大家先回去休息。
今曰之事,事关到皇后,只是在事情尚未查明真相之前,众人都不能给皇后定罪。哪怕赵贵妃当年的死真的和皇后有关,这件事会不会关系到太子,皇上会如何处理,还待皇上醒来后才知道。
若是皇上不醒,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太子殿下,所以在这个时候,太子依然是太子。太子是皇上亲封的太子,这么多年来都是太子,朝中有一帮大臣是支持太子殿下。
太子就是第一位顺位的储君,若是皇上这里出了什么事,太子是要接管大成的
人。所以这会儿太子发话,还是比较管用的,一些人就是心理不服的,也知道这个时候不好继续留在宫中,不如等明日再过来。
杨绍康的心里在想着别的事情,看了太子一眼,带着他的人走了。
第二百二三章一更
“皇上这k,就劳几位太医多看着点儿了。”太后与太医们说了一句,看了一眼躺在龙床上昏迷不醒的皇帝,抬起手,任身边的宫人搀扶着起了身,带着身后随行的宫女太监们离去。
皇后看了一眼太子,知道太子会处理好这里,就先带着后宫里一众的嫔妃们跟在太后的身后出去了。董贵妃倒是想留下来照顾皇上,这个时候太后和皇后都走了,最终还是乖乖的跟着众人一起走了。
杨绍慕微微的低下头,恭送太后和母后离去。
待到太后和皇后他们都走了,杨绍慕安宫人送大臣们出去。
董相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皇上,面色晦涩,与太子说了一句“下官们告辞。”领着身后的众多位官员们走了。一些年纪大了的老臣在宫人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的往宫门走出去。
见状,杨绍简与太子说了一句话,就先行离开了。
年纪小的七皇子哭得两只眼睛又红又肿,在董贵妃派来的宫人的劝说之下,跟着宫人回去了。皇子们大多是在十五岁就出宫建府了,只有年纪尚小的七皇子还是住在宫里头。
到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走了,皇上的寝室里面就只剩下太子和六皇子在这里。孙公公上前劝说道,“太子爷,六殿下,两位主子您们在这里已经守了一天,这里有老奴和太医们在,不如两位主子您们回去歇会儿。可别累坏了身子,皇上这里还需要两位太子爷和六殿下。”
“父皇这里就麻烦孙公公和诸位太医们了。”杨绍慕并未说什么,只是吩咐了孙公公一句照顾好皇上。
“奴才会的。”孙公公低头说道。
“太子殿下请放心,臣等一定守好皇上。”太医们是要留在宫中,轮流守候皇上这里。皇上这个时候要出了什么事,他们这群太医们都怕是不会好过。
只是天子的这个情况,怕不是太好,这些太医们的心里都清楚,只是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来。
太子和六皇子从皇上那里出来,杨绍慕并未去到他母后那里去,而是带着人往东宫的方向回去。杨绍君跟在他二哥的身后,见到他二哥沉默的脸,他已经许久没在他二哥的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了,他本来想问一点什么,最终还是闭了嘴什么都没问。
“殿下,皇上醒了吗?”司徒雪见到太子回来,她知道今日宫里出了事,太子出去到现在才回府。她在府上照顾孩子,并未跟着太子进宫里去,宫中的事情她大概也听说了些,如今见到太子回来,她便是上前关心的问皇上的情况如何了。
“不必担心,父皇那里有太医们在。”杨绍慕并未细说宫中之事,只是叮嘱道,“你在府上看好暄儿,暄儿还小,需要人照顾。”
“是,殿下,您不说,臣妾也会的。”这个不用太子吩咐,她都会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这个不止是太子的嫡子,还是她拼了命生下来的儿子,没有人比她这个当娘的更希望儿子好了。
曰后太子有可能会有别的孩子,但是对司徒雪她来说,只有这个孩子是她所生,是她的亲骨肉,别人的孩子终究是别人的孩子,到底是隔了一层。只有亲生的孩子,才会是她的依靠,早在嫁给太子当太子妃那日起,司徒雪就明白她今后可能要面对的一些事情了。
能遇到太子,是她的幸运,只一眼她就被太子的样貌和气度迷住了,她爱这个男人,亦爱他们共同拥有的孩子,暄儿是他们两个人的孩子
杨绍慕与太子妃说了两句话,就让太子妃先回去休息,“孤这里还有些事情要去忙。”
“殿下,臣妾让厨房给您准备了吃食,您不如先和六殿下一同吃点东西吧。”司徒雪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说道。
“不急,一会再说。”杨绍慕摆摆手,司徒雪见状,就不好再继续劝说下去了,就只好带着人先走了。杨绍慕带着杨绍君往书房过去,没一会儿他府上养的幕僚们都过来了,一群人在书房中商议事情。
回到长禧宫的皇后,吩咐身边心腹的人去查今日之事,皇后的眼里闪过一道狰狞的神色,“淑责妃从哪里找的人,这件事还有谁在,都给本宫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以她对淑责妃的了解,那个女人还没有这样的深谋远虑,她要知道是谁站在淑
贵妃的身后。赵月嫣那个女人已经死了+几年了,这个宫里+几年来都无人敢再提起那个女人,既然都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为何还阴魂不散的缠着她!如今还有人想要利用赵月嫣的死,想要把她从这个位置上拉下去,想要害她的儿子当不成皇帝,她不允许,她绝对不允许!连??城??
最让上官婉清无法原谅的是,这些人在她的眼皮底下搞的这一出,她竟然事先半点都不知道,才会在皇上那里被打得措手不及。
“是,娘娘。”
‘‘去p巴〇,,
这个时候,回到各宫的娘娘们都没有一个闲着的,一个个宫中都有宫女太监进进出出,悄然的把消息送出去宫外。从宫中回去的官员们回了府上,亦是没有闲着,一些官员回府上换了一身常服,就坐上了小轿子出门去了。
本本本
暮色渐晚,京城的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一阵风吹来,卷起了地上的落叶。
他们从宫里走了出来,两人正一同走在回去的路上。
李问想到了今日宫中所发生的事情,赵责妃之死,到底有没有和皇后有关系,毕竞那一位可是赵向毅的亲姑姑,别人目标是太子那里,他知道赵向毅的心里肯定是会在意这件事。
还有皇上如今的这个情况,怕是真的撑不过下一年了,到时候很有可能是太子继位,亦或是其他的几位皇子中的一个。
反正这个天下总要有一个人当皇帝,普通的人家孩子多的,老子死的时候儿子都还会争家产,更别说在帝王之家,皇上要死了,下面的皇子们肯定都想当皇帝。
这个时候那些人的目标,怕不只是皇后和太子二人,还有站在太子这一边的赵家吧,别人是一箭双雕都已经很厉害了,这一位是一计三雕,这背后主导了这一切的那一位,还真的是个人才。
是三皇子,还是四皇子,还是六皇子?以七皇子的年纪,一个小孩要是能某算这么深远,那就可怕了。不过七皇子那里有一个董相,董相为董贵妃和七皇子谋划了这么多年,怕也不是会坐等着看别人当皇帝的人。
两个人一路无言,都在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
"你……,’
"你……,’
两个人同时开的口,又同时的顿住,是让对方先说。
这一次李问的速度快了一些,说道,“你先说,你要跟我说什么?”
“我是想说,我先送你回去吧。”赵向毅说道。
“你呢?”李问问,不一同回去吗,你是要到哪里去?将军府和六元府都是这个方向回去,隔的两条街而已。
“我还有点事,我要是太晚没回,你不要等我。”赵向毅说道。
李问就只好点头了,并未问这人是去忙什么事,原本还想问关于赵责妃之事,想了想,他到底没有问。想必这件事这个男人的心里会有他的想法和定夺,就让他自己去处理好了。
赵向毅把他的少年送回到六元府的门口,就带着他的人转身离去了。
看着走了的男人,李问才转身进了门,回到家闻到饭菜的味道,他才发现自己饿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吃饭,总感觉少了点滋味。筷子夹了菜,送进嘴里,吃着饭,他就想起了那个转身走了的男人,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去找点东西吃,还是饿着肚子。
这么想着,突然他就有点食不下咽,吃不进去了。
“少爷,您不吃了吗?”李童见他家少爷才吃了一碗饭就放下碗筷,他们少爷平时不是要吃三碗饭的吗,怎么就不吃了?这肚子都还没吃饱,怎么不继续吃多点
“我吃饱了,都撤下去吧,去让人准备热水给我洗个澡。”
李问起了身,去了书房,本想忙点什么,到书房里走了一圈,又出来了。
待他回到卧房,房中的热水已经准备好了,他脱了衣服把自己泡进去,直到水都凉了,他才从水里出来。这个晚上他一直在等赵向毅,直到等到眼皮撑不住,困得睡着了,那人都没有回来。
直到第二天起来,发现床另一边的位置没人睡过,他知道那人昨晚没回来。
木
这一天,皇上还是昏迷不醒,朝中的局势不明。
支持太子那一派的大臣们请求太子代为管理朝中大小事务,其余几派的人并未说话,但是看那个意思都是并不想让太子在这个时候把权利揽在手中。不过对于大臣们的这个请求,太子并未接受,只做他身为太子能做的事情,小事上他能代为拿主意的就拿,大事还是等着皇上醒来处理。
只是在这一日,宫中出现了点意外的状况6
那名被淑贵妃带来,指证皇后害死了赵贵妃的宫女死在了地牢里,死的时候七窍流血,中毒身亡,去牢房吃饭的太监第一发现的。
这件事又引起了众人的热议,把皇后推到了风浪口之中。
这个时候不管是何人杀死这名宫女的,都使得赵贵妃的死是与皇后有关,不得不让人怀疑是皇后派人杀了那名宫女。太后再一次以这件事发难,说皇后管不好后宫,让人在她的眼皮底下死了,是作为皇后的失职,再一次让皇后把凤印交出来。
“儿媳会让人查明事情的真相,给众人一个交代。”皇后伸手捏了捏眉心,并没有把凤印交出去的意思。
皇后与太后的态度偃持,两个人都没有往后退一步的意思。
但是在经过了+几年后的今日,哪怕是太后不肯承认,如今在她面前的这个儿媳,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任她拿捏的儿媳了,这让太后她老人家的心里非常的不满0
但是在今日之事后,后宫中开始流传起皇后杀死赵贵妃,并且杀人灭口的一些不好的传言。皇后下令,宫中一旦谁敢议论这件事情,都处以杖刑。因此宫中的宫人不再敢议论此事。
自从皇上昏迷之后,太后天天出慈宁宫,每一次无不是当着众人挑皇后的刺,半点面子都不给这个儿媳。上官婉清在心里冷笑,对于每次太后挑她的毛病的那些话,她都不吭声,一句话都不回,仿佛就是太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皇后对她的太子说道,“太子,你只管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宫里这边有母后在
“母后,辛苦你了。你近来自个注意些身子,孩儿这里忙,可能会顾不上母亲您这边。”杨绍慕并未向他的母后询问过半句关于赵贵妃的事,若是他的心里有疑惑,他可以派身边的人去查证,唯独不能向生他的生母问起这件事。
若非这个生他的母亲,他不会有今日,更不会是大成的太子,哪怕他的母后真的做了什么,为的不过都是他这个儿子。
但是若是赵责妃当年的死和他母后有关,他该如何处理?这个可能,杨绍慕的心里并未有任何的法子。
杨绍慕只希望,他母后并没有和当年赵贵妃死的事情有任何的关系。
“太子你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就好,不必担心母后。宫里这边,母后还能应付得来。”皇后说的是宫中发生的这些事情,还有太后那里。
母子二人进行了一场短暂的谈话,杨绍慕就从他母后那里离去了。
直到第三天,皇上还不醒的时候,朝廷中的局势就变得有所微妙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恳请太子殿下代为主持朝政。”
朝中大臣们纷纷的上奏请太子代为执掌朝政,如今皇上昏迷不醒,外有胡军虎视眈眈,这个时候要朝廷没有人代为管理朝中庶务,将是会影响到整个大成的朝局
在众多大臣的跪求之下,太子才点了头,说道,“如此,在父皇醒来之前,孤就暂时代为管理朝中大小庶务,待到父皇醒来之后,孤再把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向皇上禀明。”这话的意思是,待到皇上醒来之后,他会把权力转交回去给皇上。
谁又知道皇上什么时候能醒来,会不会一觉不醒了?
那这样的话,太子的这个暂管就不会是暂时,而是变成了永久。太子是皇上亲封的太子,大成的储君,若是皇上出了什么事,太子继承皇位,这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朝中支持太子的那些大臣们必然都希望太子继承皇位。
那他们这些皇子不就再也没机会了?不行,他们已经努力了这么久,不能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杨绍康看着太子,暗暗的握住了拳头。
这个时候不仅是三皇子的心里急了,其他的人的心里也跟着急了,一些人就再也按耐不住的行动了起来。
第二百二四章,宫乱落幕
李问每天都会进宫去看望皇上,只不过皇上一直都没有醒来。
他清楚如今朝廷的情况和局势,其实在这个时候,李问是认为太子殿下皇上代为掌管朝政才是一个明确的做法。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成外忧内患,朝廷需要一个人出来稳定局势,而太子就是这个最佳人选。
连着两日没有见到赵向毅,那个男人只是派了个人来跟他报了个信,人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随着皇上昏迷的时间越长,这就意味着皇上醒来的机率越小,这个时候京城里的一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连个几个晚上都不见赵向毅回来,夜里他就有点睡不着。
不知道这两日是怎么的,眼皮就一直在跳个不停,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李问的心里有点不安。
半夜做了一个噩梦,他醒了过来,口有点干,就准备起身喝杯水。
呢!)呢!)剛-
听到外面爪子在挠门的声音,还吓了他一跳。
李问反应过来是谁在外头挠门,就过去打开了门,放了外面在挠门的狗进来,摸了一把老狗的头,问道,“将军你怎么了啊,平时你都不会半夜来挠我的门的啊
这只大狗年纪越大,就越不爱动了,总喜欢自己找一个地方睡觉,要不就是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你半夜来找我是做什么啊?难道是大半夜的想来找我聊天?”李问问。
大黑抬起头来看着他,也不懂说人话,但是看着他的眼睛却像是在跟他说话似的。
突然的,大黑站起来挡在他的面前。
“主子,属下等人是来保护主子您的。”府上的护卫们都往他这个院里聚集了过来,这些人都是赵向毅送来给他的人。李问打开了门,看到站在门外的众人,注意到他们手上拿着的剑沾上了血,他可不会以为这是动物的血。
李问的眉头蹙了蹙,问道,“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嗯,是发生了些事。府里刚来了几个毛贼,已经被属下等人处理干净了。三皇子带人控制了宫里,宫里怕是已经乱起来了,属下等人过来保护主子。”一群人里领头的男人说道。
阿辰和阿午随后赶了过来,他们手上的剑同样的也是沾上了人血。
“宫里出事了?还有人跑我们这里来?”果然如他所料,宫里出事了,这话不是问话,几乎是肯定的了,李问的眉心都能夹死一只蚊子了。这些人过来,怕是想抓住他的吧。
“嗯,是的,怕是三皇子派来的人。”领头的男人说道,“小将军发生了s告诉过属下等人,一旦京城发生什么事,让属下等人保护好主子您。”
这话潜在的意思是,外头危险,除了这府上哪里你都不能去。
李问的嘴角抽了抽,本来他还想说进宫里去看看的,不过一想这个时候他要进宫去,肯定也是给别人添麻烦,他的心里有点猜测到赵向毅这几天可能是在忙什么了。
只是这些事情他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还是不要去给别人添乱了。
“大家都没什么事吧?”
“属下等人并未受伤。”
“那就好,要是有谁身上有伤的,记得上药。其他人都还在睡吧?我这里暂时也没什么事,你们自个找个地方歇着去吧。”李问平时也不大管府上的这帮人,知道有这么帮人在,他这个六元府看似空荡荡的没什么人,怕是这京城其他的府上的护卫都没他这府上的这帮人好用。
好在这个时候小宝和瑾婉他们都回老家去了,不然这京城这里这个情况,他们留在京城这里,还真的是让人不太放心。不知道他们上京城来了没有,之前他们商定的是过了中秋后,他们就会从家里上来,想来是已经在路上了。
不知道这个时候宫里是什么情况,皇上那里有没有危险了,还真的让人担心。
赵向毅有没有危险,有没有受伤……
在屋里坐了一会,有点坐立难安,他往门口过去,一打开门就见到守在门口的两根柱子,又把门关上了,这帮人还怕他半夜进宫里去了,李问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还是别让赵向毅担心他了,这些人就是赵向毅为了以防万一,派来保护他的人。
躺到床上去又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的担心,又想到了雁门关那里去,万一胡人真的打过来要怎么办?若是胡人真的是五+万大军杀过来,他们朝廷要派兵去增援。
一旦打仗就要粮草,还好今年各地的粮食都丰收,南地今年应该有粮食,到时候可以走水路,从那边把粮食运过来。只是打仗就意味着要死人,死去的一个士兵的背后,就可能有爹娘、兄弟姐妹,妻子儿女,要是能不打仗,那还是不打仗的好吧。
这天下安定,朝局安稳,国富兵强,才能使得百姓们安居乐业啊。
昏昏沉沉间,他又睡过去了,一闭上眼睛就进入了梦境里面,他就听到眶眶铛铛的声音,杀声,喊声,到处都是死了的人。
本
“杀啊——,’
兵器相撞,发出眶眶的声响,长剑桶入人的身提里面,鲜血喷了出来。
在天将明时分,太子就带人控制住了宫里,迅速的抓拿了三皇子,以及三皇子一派的人,杨绍康所带来的人迅速的被控制住了,这一场宫乱以三皇子的失败而告终。
这一场宫乱,谁胜谁负,结局已经很明显了。
“殿下,找到了。”
“拿上来。”
太子派去的人从三皇子的府上搜出了与胡人联系的书信,上面还有他个人的私印,三皇子通敌卖国,罪证确凿,哪怕是身为皇子,通敌卖国都是大罪,“把他押下去,关起来。”
三皇子杨绍康以及参与了昨晚那一场宫乱的一众官员们都被打入了天牢之中,等待皇上醒来后审理和处置。至于三皇子的母妃,淑贵妃派人一同关入了天牢之中,等待皇上醒来后再处置。
在昨晚的那一场宫乱中,宫里死了不少的人,朝中死了好几位大臣,一些对三皇子不满的大臣被三皇子手下的人所杀。最小的七皇子杨邵宁死在了刀口之下,董贵妃为救儿子,同样的被杀死了。
四皇子和六皇子身上带有不同程度的伤,但是都并不致命。
东边的太阳升起,一缕阳光透过宫墙,打在暗红色的宫墙上,沾染了鲜血的宫墙,颜色似乎更深了些许。宫里清楚的尸体一车一车的往外拉走,宫人把地上、墙壁上、柱子上的鲜血一点一点的擦干净。
今日的城门紧闭,城里的人不允许出去,城外的人亦是不让进来。
城中开始戒严,官兵在清除乱党,抓了并不少的人。
昨晚的那场声响城中不少的百姓们都都听到声音,今早城中就有官兵到处抓人,城中的百姓们打开家门一开,一见到情况不对,就都跑回了家中关紧了大门,不敢出门。
街道上的铺子都没开门,小贩们都并未出摊,路上空荡荡的,除了骑着马路过的士兵,和押着过的犯人之外,并无百姓敢在路上乱跑。
本
阳光从窗户透进来,床上的人动了动,睁开了眼睛。
李问睁开了眼睛,就见到站在床前的男人,嘴角勾起了笑,对男人伸出手,问道,“你回来啦?”他还以为自己没睡醒,是在做梦来着。直到手被男人握住,眨了两下,他才确定是这个消息了两天的男人终于回来了,他猛的从床上坐了起来。
“你真的回来了!”
这一次是肯定。
“我就回来看看你。今日别进宫去,等晚些再去。”赵向毅是回来换身衣服就准备走的,知道昨晚有人来了六元府这边,尽管知道那些人会保护好少年,他还是有点放心不下,要亲自过来看一眼才放心。
“宫里如何了?”李问问道。
“没什么事了,我找到了三皇子通敌外国的罪证。这些事情稍晚些再跟你说,我要先进宫里一趟。”赵向毅抱了下他的少年,在少年的唇上落下一个亲吻,就起了身,说道,“外面还乱着,不要乱跑,等我回来。”
“嗯。”知道这个时候这个男人要去忙,李问就只好点头,答应了乖乖的留在府上了。
尽管他很想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事,不过既然这人希望他留在府上,平平安安
的,那就先老实的留在这里,等着外面的事情都清扫好了,他再出去吧。
在经过三日之后,城中的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本
这一日,多天来昏迷不醒的皇帝醒了过来,一醒来,皇帝就知道了他昏迷不醒的这段时间发生了的事情,知道了董贵妃和他疼爱的小儿子没了,昭宗帝的眼眶有些发红,说道,“董责妃和小七,把他们母子二人,一同葬入皇陵吧。”
三皇子通敌卖国,被废除了皇子的身份,打入天牢,终身监禁。
三皇子的母妃淑贵妃,废除贵妃的身份,赐毒酒一杯。宫人把毒酒送了过去,淑责妃饮下一杯毒酒,当场就毒发身亡,尸体留在宫中都无人来领取。
昭宗帝醒来后把一件一件的事情交代下去,其中一件就是下了圣旨,让太子继承皇位。与这道旨意一同下的,还有一道暗旨,是把皇后送往相国寺,终生不得回宫。
哪怕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年的赵责妃之死是皇后所为,但是赵贵妃之死,一直都是皇上的心头之刺。皇上有他的怀疑,而这个怀疑的人,是他的皇后。所以在皇上临死之下,下的这两道圣旨,太子可以继位,但是前提是皇宫要去往相国寺,终生与裔灯相伴。
四皇子杨绍简封为简王,赐封地,即日带生母顾妃去往分封之地,无诏不得回
六皇子杨绍君封为建宁王,留在京城,辅助太子治理国事。
除去早夭的孩子,皇帝身边养活的儿子只有这六个,还有两位公主,如今大儿子被判圈禁府上,三儿子被判监禁天牢,最小的七儿子身死。在吩咐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皇上吩咐是用尽了最后所剩的那点力气,眼里的光芒渐渐的暗淡了下去,“大成,就交给你们了……太子,莫要让朕失望。”
“父皇您请放心,儿臣,一定不负父皇所望”杨绍慕微微的低下头,跪在皇帝的跟前说道。
父子两个都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眼角的余光见到站在人群后面的小六元,皇上向他的小六元招了招手。
李问明白过来,从后面走了上前去,见皇上向他伸出手,他下意识的把手伸过去,问道,“皇上,您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皇上握住了他的手,在他的手背上轻轻的拍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太子,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后没有说出来,眼睛就闭上了。
老人的手从他的手背上滑落下来,李问的嘴巴张了张,愣愣的喊了一声,“皇上。”
“李六元请让开,臣给皇上看看。”太医上前,伸手在皇上的鼻息前探了探,面色凝重的宣布道,“皇上,没有气息了……”
“皇上,驾崩了一”
“父皇。”
“皇上……”
太子带着众人跪了下来,后面的大臣们一声声的在哭喊皇上。
“儿臣,领旨。”杨绍简领了圣旨,即刻离开京城,去往他的分封之地,往后无诏不得回京。在这一场皇位之争中,到底他是输了,连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比起老三和老大,他又是幸运的,只不过是被流放出京城,日后都不得回来罢了。
王府内的众人都简单的收拾细软,就准备跟随队伍出发了。
“额娘,我们走吧。”扶着他的母妃坐上马车,十几辆车马低调的出了城,杨绍简带着他的母妃和府上的妻妾儿女们,以及王府众多的丫鬌奴仆们,在众多侍卫的护送之下,在这一日离开了京城。
出了城门,队伍远远的离去。
坐在马车里面的杨绍简看着身后的那一道城门,能够离开京城,对他们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或许,有生之年,他都不会再回到京城了。
本
“哐——眶——眶——”
钟楼敲响了丧钟,皇帝琪天了,举国发丧。
城中的百姓们听到钟声响,开了门,把一道白布挂在家门口,天子走了。
对活在底层的这些普通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只知道皇宫里面坐着身份尊贵的皇帝,但是许多百姓一生都没见过帝王一面。
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帝王不过就是一个象征,谁当这个皇帝,对他们来说并无多大的影响。老皇帝驾崩了,新皇继位,对百姓们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谁能带给他们富足的生活,谁就是好皇帝。
而没过两日,被关在牢里的三皇子杨绍康吊死在了天牢里面。
而其他的罪臣们都等待着新皇的审判和处决,等待着他们的,左右都不过是一个“死”字,只不过是早一步,或是晚一步罢了。
在一个清晨,太后被服侍的老麽麽发现死在了床榻之上,尸体都已经僵硬了,
无知无觉,死的时候太后一点痛苦都没有……——
卷三.终——
□作者闲话:正文到这里完结了。这篇文写从去年10月份写到现在,写了
有九个多月,算算才发现写了很长时间。连城的订阅是一个章节三千字大概是+个铜板左右,折算是一毛钱。说真的,一毛钱掉在路上都不会有人去捡。平时大家出门,喝杯奶茶都要十块钱,一本的订阅对许多人来说都不算是贵。三千字,作者最少要花费两个小时去写,一本书,最少要写好几个月。写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在这里,骨头呼吁所有的读者们,能够
对活在底层的这些普通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只知道皇宫里面坐着身份尊贵的皇帝,但是许多百姓一生都没见过帝王一面。
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帝王不过就是一个象征,谁当这个皇帝,对他们来说并无多大的影响。老皇帝驾崩了,新皇继位,对百姓们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谁能带给他们富足的生活,谁就是好皇帝。
而没过两日,被关在牢里的三皇子杨绍康吊死在了天牢里面。
而其他的罪臣们都等待着新皇的审判和处决,等待着他们的,左右都不过是一个“死”字,只不过是早一步,或是晚一步罢了。
在一个清晨,太后被服侍的老麽麽发现死在了床榻之上,尸体都已经僵硬了,
无知无觉,死的时候太后一点痛苦都没有……——
卷三.终——
□作者闲话:正文到这里完结了。这篇文写从去年10月份写到现在,写了
有九个多月,算算才发现写了很长时间。连城的订阅是一个章节三千字大概是+个铜板左右,折算是一毛钱。说真的,一毛钱掉在路上都不会有人去捡。平时大家出门,喝杯奶茶都要十块钱,一本的订阅对许多人来说都不算是贵。三千字,作者最少要花费两个小时去写,一本书,最少要写好几个月。写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在这里,骨头呼吁所有的读者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