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1 / 2)

第001章

先皇驾崩,举国发丧。

先皇的陵寝早在先皇还活着之时就已经开始修建,如今已经修建完毕,只是先皇的遗体还不能这么快就能葬入皇陵,最少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能把先帝的遗体葬入皇陵之中。宫中如今还在办先皇的丧事,朝中的的官员们要每日入宫,到先帝的灵前来哭丧。

“吾皇啊……”

官员们身上披麻戴孝,一声声的哭喊着逝去的先帝,声俱泪下。

在这个时候,哭得越厉害,才越是能表达出对先皇的忠心和敬爱,大殿上的哭声一声高过一声,有的官员甚至是哭到昏厥了过去。

“快快,送去偏殿。”下面的小太监们熟练的晕过去的大臣抬走了。

偏殿那里有太医守着,这些哭晕过去的官员都送到这里来,很快的又把人抢救回来。

看到被抬走的官员,在袖子上抹了一点辣椒水的李六元,张了张嘴,“……”

除去先皇走的那一天他的眼睛红了点之外,后面都哭不出来的他,只能靠着辣椒水的刺激让眼眶发发红,看起来像是一副哭过的模样。

不知道这些把自己哭晕过去的是怎么办到的?

这些人要放在后世,这一个个妥妥的都是戏骨啊……国家欠这些老戏骨一座小金人……qaq

杨绍慕站在灵堂前,他面色看起来不大好,苍白的脸上是难以遮掩的倦容。

先皇去世后,作为太子的他是下一任的君王,要接管朝中大小事务,清除三皇子一派乱党的余孽,还有边关那里的事情需要处理,家事国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一并压在他的头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足够他夜以继日的在忙碌,连夜里合眼睡一觉的时间都没有,熬的两只眼睛都是通红的。

六皇子杨绍君,也就是建宁王,他是几位皇子里面,唯一一个被允许留在京城辅助新帝的皇子。曾经那个爱玩的六皇子,仿佛在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似的,身上穿着亲王品阶的朝服,站在新帝的身边。

原先的六个皇子里面,大皇子终身圈禁与王府里面,这一生都不得踏出王府半步。三皇子逼宫失败,人如今还在天牢里面关着,被废除皇子身份,被判终身监禁。四皇子杨绍简被封简王,带着顾妃以及王府内的妻妾们一并去往封地,无诏不得回京。而最小的七皇子已死。

这一场皇位之争,最终是太子胜利,成为大成国新一任的皇帝。

在先皇走后的第七天,关在牢中的三皇子上吊自尽了,尸体是到第二天的清晨被进去送饭的狱卒发现,这个消息一层层稟报上去,最后送到了新帝的跟前。杨绍慕听到下面的太监前来稟报,说杨绍康死在了天牢里面,他顿了一下,淡淡的说了一句,“死了也好。”

死了也好,省得还要他亲自动手。

杨绍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绍康会上吊自尽,死在牢里。不过转而一想,的确,这人死了也好,留着也是个祸害,皇兄他肯定不会想让牢里关着的那些人继续活着,哪怕是关在牢里。

只有死人,才没有机会翻身。

见他皇兄的面色不好,杨绍君摆摆手,让前来稟报此事的人先下去了。转头他吩咐手下的人去买了一副薄棺,把杨绍康的尸体收殓入棺中,在城外找一个地方藏下去。

被废除的皇子已经不再是皇子,死后亦是不能葬于皇陵之中,只是到底他们是亲兄弟,看在这一份血缘上,杨绍君才让人去给三皇子收的尸,不然尸体被扔去乱葬岗那就太难看了一点

知道三皇子的母妃淑贵妃的尸体在宫中无人收殓,这个时候人人都明哲保身,不想沾上这些事情。杨绍君在心里叹了一声,算了,这个好人就让他当好了。他让手下的人把淑贵妃的尸体和杨绍康的一并藏到一起去,算是他能为这个兄弟做的最后一件事,结了他们这一生的兄弟情谊。

投身天家,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选择的,要是可以选择,杨绍君只愿自己能生在普通的百姓之家,爹娘疼爱,兄弟和睦。

天家本无情,为了那张椅子,算计陷害,兄弟之间毫无手足之情,兵刃相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今日杨绍君也不会说他二哥做的不对,因为若是当初是三皇子逼宫成功,如今成为阶下囚,死的就是他与太子。好在,最后是他二哥胜了,太子胜了,他们才能好好的站在这里。

所以,这一场争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知道建宁王做的事,杨绍慕并未说什么,算是默许了他这么做。并非是他心慈手软,他要真的心慈手软,如今就不是他这个太子坐上皇位,而是换成别的人了。

宫里还在办先皇的丧事,朝中之事也不能扔着不管。

雁门关外集结的胡军还在对大成虎视眈眈,在擒拿了杨绍康之后,从杨绍康的府邸之中搜查出了他和胡人往来的信件,众人才知晓原来杨绍康与胡人勾结,想利用胡人来夺取这个天下。杨绍康派人送出去的最后一封信被赵向毅截了下来,送到了太子的手上,这封信上杨绍康承诺胡人要帮他坐上帝位,就允诺把边关的三座城送给胡人。

“真的是岂有此理!”

朝中的大臣们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一个个都义愤填膺,要不是知道杨绍康已经死了,他们还真的恨不得冲进去天牢里面揍他一顿!

那晚的宫乱之中,杨绍康带来的士兵里面就有胡人借给他的人,这些胡兵在宫乱的当晚全部都被歼灭,一个不留。从杨绍康与胡人这些往来的信件里面,他们还发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杨绍康在边关那里安插了人,准备在两军对敌的时候,打开城门放胡军进来。

他……怎么敢!

胡军向来杀人不眨眼,所到之处,妇女老弱都无一生还,这样的人要放进来大成,无异于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啊!

若是在知道前面那件事,朝中的官员们只想揍杨绍康一顿,那么到知道后面这件事,大家都恨不得去把杨绍康的尸体挖起来鞭一顿。

建宁王:早知道他就让人把杨绍康的尸体扔到乱葬岗去喂野狗了!……

……让你好心!向来都嫉恶如仇的杨绍君恨不得甩自己一个脸巴子,让你当好人!

李问知道这件事情也很是无语,他见过蠢的,还没见过这么蠢的人,简直就是,蠢得无药可及。这样的人要是能登上皇帝,他这颗脑袋就送给他了!不过这种人是生来就没有当帝王的命,蹦跶个几下就完蛋了。

不过他们发现的这个线索,必须是尽快的送往边关去,别让真的到时候两军对战的时候,让内奸把关门打开了,那里可还有十数万无辜的百姓们,一旦胡军冲破关门,进了关内,这些百姓们就要遭殃了。

众人纷纷建议道,“皇上,这个消息务必要快马加鞭,送往边关去”

“孤已经派人去送了。”杨绍慕说道。

国丧未过,登基大典要延后才能举行,如今杨绍慕还是以太子的身份自居,居住在东宫,并未正式搬入宫中住。太子妃和小世子们都还留在东宫里面,身份并未有所改变。但是有先皇的遗诏在,如今在朝中文武百官们的眼中,太子如今已经是大成国的国君,欠的不过只是一个仪式罢了。

朝中大小的庶务上,朝中百官都听从太子的决议,以太子这个未来的国君为尊。

在朝廷的这封信快马加鞭的送往边关,送到大将军赵卓的手中,信上写了先皇去世,太子继位的消息,还有关于军中内奸的事情,一并告知。赵大将军当场就怒了,“狼心狗肺的东西,去,给老子把人抓起来,一个都不留!”

这人还是下面的一个副将,这种吃里爬外的东西,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一个都不能放过。

“将军,我去!”赵四亲自带兵去抓的人,把杨绍康埋在大营中的人连根拔起,一个都不

剩。

当晚,这些被揪出来的人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全部都被一刀抹了脖子,尸体扔在林子里面喂狼。

雁门关外的胡军不散,对大成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这是朝廷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原本太子就是持主战的意见,如今更是坚持这个意见,这得到了朝中主战一派的武将们的极大的支持,还文官里面少部分的官员也有支持主战的,李问李六元就是其中最大的代表。如今三皇子死了,四皇子去了封地,如今太子继位,只差一个仪式就是新皇,因而朝中那些求和的官员们都不敢吭声了。

在敌军人多,我军人少的这种情况下,朝廷定然是要给边关那边派去增援,增兵的事情正在商议之中。还有边关三十万大军的粮草,这仗打起来,后方的粮草不能缺少,因而近来的几日,朝堂中都是围绕着此事在讨论应对之策。

口作者闲话:上一章末尾的完结语被连城吞了一半,笑cry。写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搞原创的作者真的都很不容易,所以在这里,骨头呼吁所有的读者们,能够支持正版,你们的支持,才是作者能够坚持的动力。盗文的亲们,还请你们手下留情,给原创作者们一条活路,最少能隔个半年以后,不要在文章一完结就盗了去。感谢所有亲们的支持和订阅,谢谢大家。【群号190747235】连城媚骨2019/7/3

第002章

京都日报上刊登了先皇驾崩,太子继位的消息,以此告知天下的百姓们。

这个消息从侧面告诉天下的百姓们,尽管先皇去世了,但是如今是太子殿下掌管朝政,太子殿下是作为储君培养起来的人,能力卓越。太子殿下掌管大权,如今朝廷局势稳定。

还有关于边关的事情,朝廷的态度是极为重视,以此稳定人心。

京都日报最信的消息都是在报道边关的事情,文人笔下一篇篇热血的文章,煽动起了身为大成子民们的一颗爱国之心:敌人敢来,他们就敢战!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以此灌输百姓们一种爱国的思想,和坚决维护我过领土不可侵犯、和人民的利益不可侵犯这样的一种坚定的思

想。

边关

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支队伍悄无声息的摸入了敌军的营帐之中,领队的队长快速的找到了敌军首领的王帐所在,王帐中的敌军首领喝醉了还在睡梦里,尚不知敌人已经摸到他的地盘里面来,自己的性命危在旦夕都还不知道。

“噗——”

刀起刀落,赵四手中的刀割下了敌军首领的头颅。

这个时候敌军后方放粮草的几处地方都同时起了大火,粮草被烧了起来,在睡梦中的胡军纷纷的跑了起来,呼喊着众人去救火,“粮草烧起来了……快救火……快救火……”

“是谁放的火?”这个时候胡军的将领们意识到有敌人摸到他们的营帐里面来,放火杀了他们的粮草,这些狡猾可恨的大成人!“给我把他们统统都都抓出来!老子要杀了他们!”

“撤!”

见到远处的火光,在王帐中的几个人迅速的换上了胡军士兵的衣服,抹了两把土抹黑了脸,趁着敌军乱的这会,他们快速的撤出了敌营。在离去之前,还在王帐外面放了一把火,把王帐点燃了。

几个穿着胡军衣服的大成士兵,混在人群里一点都并未被胡军的士兵们发现,快速的逃离出危险的范围。

“王帐烧起来啦……快救火……”胡军发下了营帐烧了起来,大喊了起来。

“王,王被人杀死了!”

“王死了!”

今夜风大,风一吹,大火就把王帐附近的帐篷连着烧了起来,风到之处,就是火到之处。这个天气,有一点火苗就能烧完一片营帐,大火怎么扑都扑不灭。在胡军忙着救火的时候,一队黑影已经成功的离开了敌人所在的营地,往安全的地方撤离走了。

这一夜,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夜,把胡军的粮草烧得一点都不剩。

胡军发现他们的首领死在了营帐里面,头颅都被敌人割走了,大家才知道夜里这一场火并非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来放的。他们的粮草被烧,没了粮草,士兵们接下来吃什么?

所以,这一场仗在尚未开始打之前,已经是无法再继续打下去的了。

想要攻破雁门关,没有比雁门关多两倍的兵力,他们都没有胜算能攻破雁门关的关门。在不惜士兵性命的情况下,他们最少都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攻破城门。雁门关有赵卓在,有赵家军在镇守,他们与赵家军打过这么多长仗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原本他们与大成的三皇子有合作,三皇子答应他们派人在里面打开关门,与他们里应外合,杀了赵卓,只要赵家军群龙无首,他们就能有优势攻破雁门关,迅速占领后面的城池。但是如今京城传来消息,说与他们合作的那一位大成的三皇子已死。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胡人将领里面就起了不同的意见,有人想要继续攻打大成,有人提出了撤兵,放弃攻打大成,双方起了不同的意见。

原本胡人里面就分好几个部落,并非是所有的部落的人都想要攻打大成,侵占大成。只是当初迫于塔木里王的威胁,他们若不出兵塔木里部落就派兵攻打他们的部落,有几个部落才向大成出兵。

而且如今塔木里王死了,塔木里王有三个王子,这三个王子谁都不服谁,谁都想当下一任大王,因此塔木里内部就先乱了起来。趁着这个时候,几个原先并不愿意参与这一场战争里面的部落的首领就带着他们部落的子民迅速的离开了,回去他们的部落里面去,带领族人迁往一个安全的地方放牧养牛羊,等待即将到来的冬季。

还剩下几个想要攻打大成的部落,见到塔木里王死了,塔木里部落如今乱了起来,他们其中有支持三位王子里面其中一位的,参与到了塔木里部落的内乱里面去,从中获取利益。原本这一场战争就是塔木里发起的,他们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就损失了这么多的粮草,塔木里是不是应该给与他们赔偿?

这个时候,塔木里的几位王子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引狼入室,一旁已经有恶狼盯着他们了。草原上的这一场从塔木里内部开始的战争迅速的展开,还未攻打大成,胡人内部就先乱了起来。

“好小子!”

那一场夜袭是赵四带的队伍去,从兵营里面挑选出来最为优秀的士兵,组成了一支去敌营偷袭敌人的队伍,这个主意是赵四出的,也是他带人亲自去执行的任务。在斩获敌人首级,烧

了敌人的粮草,扰乱敌人内部之后,成功的退离,无一人伤亡的回到了雁门关内。

赵卓作为大将军,亦是作为赵四的二哥,当初这个四弟提出夜袭的计划,他内心是不愿意赞同的。只是作为主帅的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要想避免出现更大的伤亡,只是牺牲一小队的人就能不战而胜,取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这无疑是最小的损失。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大将军被这个向来都胆大妄为的四弟说服了,同意了他带人去夜袭敌营。

好在,这个臭小子活着回来了,一行去的士兵们都毫无无损的回来,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到的。

“好!”见到这群人安然无恙的回来,赵卓心里的提着的那颗心才放下来了,“本将军会向朝廷奏报,给你们都记一个大功!“

“谢大将军。”

下面的一群油滑的大兵们都纷纷的说道。

他们这些来当兵的人,许多人都是朝廷征兵,他们家中没银两抵人头,家中兄弟多的,有被家人推出去当兵的,也有自己愿意去当兵的。只有少部分人是真的想来当兵,上阵杀敌的,而无疑的,这一少部分自愿来当兵的人都成了兵中最为优秀的这一部分人。

当兵上阵杀敌,为的就是立下战功,能够升官、拿到奖赏。

在他们偷袭敌营成功的第三天,京城派来给他们送饷银和物质的队伍到达边关了。京城的信早就送到了边关,只是东西送来的要比信慢上许多,在众人的期盼之下,东西终于到了!!

!

赵四负责领队去接人,吆喝着去接东西,骑着马扬起了一路的烟尘。

远远的,骑在马背上的一群汉子们就见到了朝廷来的队伍,见到那望不到头的车队,这些汉子们一个个都笑得见牙不见眼。赵四一挥手,“走,跟哥去接咱们的东西!”

“走!”

一群大兵驾着大马,浩浩荡荡的冲过去。

王濠那里还以为是有强盗杀过来抢东西了,他们这一路上遇到了大大小小十几起的劫匪来抢东西,他带着人一路杀过来的,才把这几十车的东西护送到了边关这里。

难道他们都走到这里了,还要遇到强盗来抢东西!

升!

“后面的,护好东西,准备迎敌!”

王濠的手放在腰上的长剑上,后面的士兵们都迅速的抓起了手上的长矛,做出了迎敌的准

备。

“都到这里了,还来啊?”这个时候坐在马车里面的礼官章素回章大人,一听到有土匪要来了,伸出一个脑袋出去看了一眼,脸色都白了,完全是这一路上在马车里被摇晃到吐的,吐到差点没晕过去。

可怜他一个没出过京城的文官这一路上坐在马车里面,一路上摇摇晃晃就不说了,一遇到强盗土匪来抢东西,他这个帮不上什么忙的文官就只好被人护送着逃离,这来边关的一路上都是不平坦,坑坑洼洼,赶着逃命的时候什么都来不及去想,车夫死命的抽着鞭子,马车跑得快起来他在里面被颠的半死,每每下来都是狂吐。

章大人:在这之前他还不知道自己坐马车还能吐的!

章素回已经在心里骂了李问不下百次了,李问那个小子,等他回去京城一定要狠狠的凑那个推荐他来当这个礼官的小子一顿!

“阿嚏……”远在京城的李六元李大人打了一个喷嚏,是谁在想他了?

“哎?”不对,他们穿的好像是大成将士们穿的衣服!待到对面那一队人跑近了,王濠才看清楚了他们身上的衣服,抬起手,喊道,“大家放下武器,来的是接咱们的人。”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03章

两方的人骑着马接近,出示了信物之后,确定了来人的身份。

“你是王洪王大将军家的小子?”赵四是认识王洪王大将军,赵家和王家都是将门,两家的人自然是认识。赵四多年不怎么在京城,他只认识王大将军,对王大将军家的小崽子却是不大熟悉了。

不过看这个相貌,是像足了王洪那老家伙,是王家的崽子跑不了了。

“小侄王濠,见过四叔。”王濠抱拳道。

“哈哈……好,好,好。”赵四骑着马过去,看向王濠的眼里带着赞赏,“好小子,你小时候四叔还抱过你呢,你还记不记得?这一路上辛苦了吧,走,带你们回去咱们大营。”

王濠傻笑,说记得的,两人很快的就熟悉了起来。

后面一群汉子见到这么多的东西,一个个都笑哈哈的,要知道朝廷已经好几年没给他们发过饷银了,这一次知道朝廷要给他们发饷银,还送过年的物资来,他们能不开心吗?!

“走走走。”

两方的人汇成了一支队伍,往大营的方向过去。

这一次有赵将军领队,从这里过去大营的一路上都没有不长眼的人敢跳出来打劫,要不怕死的话就尽管来,送点血给他们祭刀。

一个时辰后

队伍就到了大营的所在地,一车车的东西拉进去了军营里面。

知道这个消息,整个军营的将士们都轰动了起来,各营的将军和副官们纷纷的都往大将军的营帐里面跑,生怕落后了一步,朝廷发来的东西就没有他们的份儿了。

“章大人,路上辛苦了。”

“下官见过赵大将军。”

章素回白着一张脸从马车上下来,两只脚都还是飘着的,就被人领进了赵大将军的营帐,两边的人见过礼之后,他就拿出了单子和大营里这边派来的人做交接,把他们带来的东西一一的交代清除,“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在这里了,大将军可派人去一一的清点。”

这一次他们从京城带来了多少东西,就有多少的东西在这里,一点都不少。

“好好好。”赵卓哈哈大笑,可见是真的很高兴。

“大将军,我们这一次还带来两车兵器,还有京城那边的兵工坊新出的大钢刀和弓弩,这批大钢刀是坊里的师傅专门给锻造出来的,能削铁如泥。还有几架三连弩,能够同时连射三箭。”王濠另外的拿出一张单子,这批兵器是由他亲自安排的人护送,里面的东西他都知道。

当时他见到这些大钢刀也是眼红的紧,想要拿一把占为己有。只是这些都是要送来边关的,他不好随便乱拿走。不过赵向毅那里答应了他,等他送完东西回去京城,让师傅给他量身打造一把更好的!

王小将就这么被哄得屁颠屁颠的来边关送东西了,一路上什么辛苦都是小事儿,只要等回去京城能见到他喜欢的兵器,这一路上的辛苦就都是值得的了。

“我这里还有两封信,一封是向毅让小侄带给大将军的。”王濠从怀里拿出两封信,把赵向毅写给赵大将军的那一封交给赵大将军,然后还有一封,“这一封是李六元让小侄送来给四叔的。”

赵卓接过儿子写给他的信,往怀里一塞,并不急着看,“大钢刀?在哪儿,拿过来瞧瞧。”比起看信,赵大将军对这些兵器更为感兴趣,别不是像以前送来的那些破烂玩意,连没开刃的刀都有。

还有那个三连弩,是什么东西?

两车的东西搬到了大将军的营帐里面来,整整二十把的大钢刀,小连弩有上百把,大的三连弩只有整十把。还有几幅盔甲,东西不多,但是不得不说,这一件件都是好东西。

他们这边带来了一个坊里的工匠,手上熟练的把三连弩组装上,这三连弩一看就是个好东

西。

一群武将们都围了过来,见到闪着寒光的大钢刀,一个个都是咽口水,这一看就是好东西啊!

“将军,这刀怎么的都得给我一把吧?”满脸络腮胡的大汉笑得是一脸谄媚。

“将军,还有我,还有我。”

一个个都抢着要刀,这大刀,一看就比他们手上拿着的破烂玩意要好太多啊。这刀要提着上战场,砍人就跟切瓜一样利落,所以能不让人心动吗?

这会儿这些人没有敢抢起来,就是因为大将军在这里,在大将军的跟前,这群武将们还不敢太过于放肆。

赵四把小徒弟给他的信塞进去胸口的内袋里,挥开一群围着大钢刀,一个个都想枪指着要的家伙,伸手抓起一把,挥舞了两下,嗯了一声,说道,“是把好刀,走,咱们到外头去比划

比划。”

众人的目光一致看向他们大将军。

“拿上刀,外头去。”赵卓点头,让抢着要刀的两个武将拿上大刀,到外面的武场试刀去,他瞧着这刀不错,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

一群武将们到了外面的练武场上去。

“哐——”

两名武将握着刀在练武场上比武,两把钢刀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好刀!”这刀是越用起来越顺手,两名武将的武艺高强,把大钢刀是耍的虎虎生风,两把刀撞在一起,火光四射,刀刃是半点都不伤。

不得不说,这是一把好刀!

有人说拿旧刀来和这新刀试一试,后面他们又拿以前用的刀和大钢刀比试,大钢刀一下就把以前的刀砍成了两段。

见到大钢刀轻易的就能把旧刀砍断了,大家一阵哗然。

一大帮的士兵们也不操练了,一个个全部都围过来看热闹,把练武场围得水泄不通。

站在营帐门口,并不想去凑那个热闹的章大人,“……”果然他是一个文人,对武将们喜欢的那些东西无法理解,只是,谁能给他安排一个地方去洗把脸睡一觉?

俨然,这些武将们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需要照顾的文官在这里。

章大人:算了,他在这里等一会吧……

这群武将们试完了大钢刀,又去试弓弩,三连弩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三连弩的射程是能和大石弓相媲美,而且三连弩是能同时射出三支箭,能打敌人一个措不及防。

这些小弓弩也是不错,射程是比一般的弓射出去的箭都能射得更远,而且小弓弩箭术不怎么行的士兵也能用,军营中并非所有的士兵都擅射,而这些小弓弩是几乎人人都能用,要是能有足够多的弓弩,组成这样的一支队伍,也不是不可。

赵大将军在心里盘算着,想着回头写信问京城那边要多一些这种弓弩,还有大钢刀也不能少,还要多一点,那个盔甲看起来也还不错,也得多要一点!

在外头试完了东西之后,这些大刀和弓弩都原封不动的还回了大将军的帐内去,尽管有些人拿着钢刀恋恋不舍,不想放回去,最后在众人“你要不放回去,看我们不围殴你”的目光之下,乖乖的放了回去。

先皇驾崩,还在国丧期间,朝中上下的官员们都不能饮酒作乐,所以远在边关的这些将士们也不能在这会儿饮酒作乐,不然就是对先皇的不敬。原本这些武将们还想搞一场篝火晚会,庆祝庆祝一番,最终只能作罢了。

晚上在大将军的营帐内,赵大将军赏赐了去敌营夜袭的那支队伍,一共二十人,人手一把大钢刀,还有一人赏银五十两,“这一次胡军能退,还要多亏了这些冒死去敌营夜袭,收割了敌军大帅首级,这二十把的大钢刀,就将给这二十个勇士,你们都没有意见吧?”

“没……没有意见。”

“没有意见。”

才怪!

这些武将们一个个见着这些大钢刀就差流口水了,这会儿没他们的份儿!

“这里还有的东西,下面会按照你们以往立功的次数和大小,分派下去给你们。回头本将军就给朝廷写信,问皇上要多几把这种大钢刀来,到时候你们,每人都能有一把。”赵大将军自己并没有留着这些东西,全部都分给了下面的将士们。

儿子送给他的信里面,还夹杂着一封妻子写来给他的信。

他刚看了儿子给他写的信,知道了先皇在世之时建造了一座兵工坊,而今这座兵工坊正是他儿子负责!所以这会儿赵大将军才敢许这个承诺,这些大刀,必须多来几把才行!等回头他就给太子……哦,不,如今已经是皇上了,还有儿子写信去,大刀必须是要有,盔甲也不能少,好东西可以多来一点,多多益善!

既然他们大将军都这么说了,这些武将们都欣喜的应下了,一个个都争着说下次有大刀过来,一定要给他们一把!

赵四是带队去夜袭的将领,他自然是得了一把大刀了。

……还有小徒弟让人给他送了几坛子好酒来,黑嘿嘿,这可是比大刀还好的东西啊!等回头他可得躲起来偷偷喝才行。只是不等他躲起来偷偷喝,他的这些酒就被他二哥和其他的武将们发现了,迅速的把他的酒瓜分完毕。

众人还鄙视他,有好东西竟然不敢兄弟分享。

赵四:把你们的兵器都亮出来,和老子打一架再说!

众人抱着酒坛子迅速的跑干净了,谁傻才和军营里里面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赵四爷比武啊!他们是傻吗?

他们都不傻,所以大伙儿一抢了东西全部都跑光了。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04章

夜里,大帅营帐内的灯火还亮着。

赵卓赵大将军坐在灯下,展开了妻给他写的信,一个字一个字,认真的看了一遍,信上妻告诉他,家中一切安好,两个孩子都听话,小儿子的身子比从前好,长高了,信中说了很多,就是没有提到她自己。末了信的后面有一句:念君安好,盼君归来。妻字,玉瑶。

玉瑶,是他妻的闺名。

真好听……

赵卓一下一下的摸着妻的名字,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妻,妻芳龄二八,貌美如花,是一群姑娘里面长得最好看的。他那会儿跟个楞头小子一样,见到妻连路都不会走,后来他学会了给妻送花,送东街铺子老杨记的点心,送妻京城时下最流行的话本,送妻……很多很多,到后来他如愿娶了妻为妻。

妻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把两个儿子教的这么好。

一转眼,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他,也两鬓都有白发了,不知妻的容颜,是否还是那么美丽,还是如他这般,两鬓的发都白了。这么多年来,他远在边关,能回去京城的机会并不多,妻都在京城,等着他、盼着他回去,想到等在京城的妻,想到妻夜里一个人想着他……

妻说,念君安好,盼君归来……

赵大将军深吸了一口气,狠狠的摸了一把眼角。

夜里睡觉的时候,赵大将军把手中的信叠起来,放到胸膛上贴心放着,这封信贴在他的心口,就像是他与妻的心贴在一起一样。

第二天一早,军营里管账的账房现在通知下面各营的军官让士兵分批去领饷银,大营中的士兵们在账房前排着队领取他们的饷银,一个个拿到银子都是捂着口袋,脸上是傻傻的笑,笑的见牙不见眼。

有银子了,真好!

这些当兵的士兵们大多是家里穷,没办法才来当的兵,赵家军不允许士兵抢百姓的东西,军中纪律严明,他们从不拿百姓分毫。

他们这些人这辈子身上还真的没揣过这么多银子,这可是有好几两的银子了。账房现在说了,这只是他们一年的饷银,迟些朝廷还会把拖欠他们剩余的两年多三年的饷银一并发下来,那是多少银子了?

——是好多好多银子了!

见到这些拿着银子傻笑回去的士兵们,赵四嘴角勾起一点笑,眼眶有点发热,说道,“真好。”他们这些人,活着今天还不知道有没有明天,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幸运的。

他们在边关保家卫国,朝廷连他们的军饷都发不下来,他们这些将领们都无颜面对下面的和这些士兵们。本以为是没有希望了,没想到朝廷突然的就给他们补全了一年的军饷,还说后面欠的会陆续发下来。

军营的生活苦,这些士兵们的日子其实都挺不容易。

以往朝廷发不出他们的军饷,军中的将士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安排营里的士兵在这里开荒种地,只是边关这里的土地贫瘠,根本就种不出什么东西来,每年种出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全军将士们的咀嚼,没有粮食的时候,全军的将士们一起吃野菜草根的时候都有。

看了小徒弟写来的信,赵四才知道小徒弟为他们西北边关的将士们做了这么多,他们的粮饷能发下来,还多亏了他小徒弟啊,还有这些送来的东西,都是小徒弟的功劳,看来从前没白疼这小徒儿,这徒儿是收得值得。

在边上站着看了一会,见到士兵们一个个拿着银子高兴的走了,赵四也就转身离去,骑着马出了营地。

夕阳日落,雁门关这里的夕阳是最美的,漫天的云霞,云层重重叠叠,旷野无边,望不到

边。

马儿在一旁悠闲的吃着草,赵四躺在山坡上望着头顶的天空,手边放着一个酒袋,酒袋里面装的是小徒弟送来的给他的酒,他自己只留了一小坛子,其他的都分给大伙儿了。

虽说还在国丧期间,不允许喝酒作乐,他们自个偷偷喝一点,别人也发现不了,朝廷也管不到这么点事来。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他就躲在这里喝点小酒,放空脑子什么都不用去想。

“哒哒哒——”

突然的,一匹骏马从天边的那头出现,马背上是身穿异族服装的少年,驾着马往山坡这里过来。

“吁——”

少年勒住了马的缰绳,从马背上利落的翻身下来,远远的他就见到在这里摆着尾巴吃草的马匹,知道是那个男人到这里来了,这让少年的心里感谢欣喜。果然等他靠近了,就见到男人正躺在山坡这里。

听到马蹄声,见到有人来了,赵四只用眼角瞥了一眼往他来的少年,保持着仰望天空的姿势,像是一点都不意外少年的出现。

少年阿祁是草原上游玛部落的小王子,十七八岁的年纪,五官比大成人的长相要更为深邃立体,头发有点深棕色,微卷,眼珠子是棕色的。这个长相有别于大成人,一看就是异族的人

“喂,你怎么不理我。”见到男人不看他,阿祁有些不高兴了。

他自幼就跟着老师学习大成的语言和文化,因而他会说大成的话,只是还带着点他们胡语的口音,听起来有点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