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2 / 2)

见到男人不理他,少年也没有真的生气,他在男人的身边坐了下来,两手抱着膝盖,陪在男人的身边,他侧过头看向男人,眼里带着爱慕,“你好久没来这里了。”说着还有一点小抱

怨。

少年从不掩饰自己对这个男人的喜欢,甚至不只一次向这个男人表达过他对他的爱慕,只是这个男人每一次都只当他是在开玩笑,还说他年纪太小了,他门不合适,这种把他当成小弟弟的态度让他心里感到很气馁。

明明他现在已经长大了!

赵浩只是“嗯”了一声,说道,“你不应该到这里来。”他知道少年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来找他的,但是这里已经是大成的地界,少年跑到这边来并不安全,他这话是为了少年着

想。

但是这句话在少年的耳里听来,是男人并不想见到他。

“你就这么不想见到我吗?你不让我来,我就要来。”阿祁是个有点任性的小少年,不然也不会冒着危险一次次跑到这边来了,就是为了等这个偶尔会出现在这里的男人。他还把保护他的护卫们扔到了很远的地方等他,不允许他们靠过来,他就自己一个人跑了过来。

一听少年说话的语气,赵四就知道少年误会他了,只不过他并没有打算解释的想法,抓起身侧的酒囊喝了一口酒,他问少年,“喝吗?”

“这是你们大成的酒?”阿祁接了过去,就仰着头喝了一大口,末了还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嘴唇,“好香。”和他从前喝过的大成的那种一点味道的酒完全不一样,这个酒有一股香味,入口辛辣,好喝!

“是吧,很香。”赵四要了酒囊回去,又喝了一口,骄傲无比的说道,“是我小徒弟给我送来的,我小徒弟亲自酿的酒。”

只给少年尝了一口,他就不打算再给少年喝了。

阿祁见男人不打算再给他了,瞪大了眼睛,问道,“你不给我喝了吗?”

赵四原本是不想再给少年喝的了,一来少年年纪太小,不想给他喝酒,二来是他自个就剩下这么一点酒,再分给别人一半他自己就没有了,所以还真的有点舍不得。但是见少年瞪大了眼睛的看着他,又盯着他的酒囊,大概是少年的这个眼神取悦了他,他又把酒囊递了过去,“再给你尝一口吧。”

“就是你说的那个徒弟吗?他还会酿酒啊,他真厉害。”阿祁听男人说过他有一个徒弟,但是他并未亲眼见过男人嘴里所说的徒弟,在知道这个酒是他徒弟酿的之后,他心里就不由的佩服起了男人那个会酿酒的徒弟,还酿出的酒这么好喝,他问,“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他吗?”“大概会有机会的吧。”赵四这句话明显是在敷衍少年,只不过少年并未听出来。

再给少年尝了一口酒,赵四说什么都不再肯给少年喝了。

见男人不肯给他喝了,阿祁瞪着男人,说道,“你真是太小气了,我们游玛民族有好东西是要和朋友分享的。”

“哈哈哈……我们大成没有这个规矩。”

赵四哈哈大笑,一点都不以少年的指责为耻,反而觉得逗弄少年是一件有趣的事。

两人的认识是一个很巧的巧合,前两年关门偶尔会打开,胡人会入关和大成的人进行贸易往来,当时少年是跟着族人近来关内买卖东西,和族人走散了,被几个大成的人围着,当时他见到了就顺手帮异族少年解了围。

倒是没想这一帮,就给自己找了一条小尾巴,还甩不掉了。

大成和胡人一直都有一些矛盾,两边的人虽说有贸易上的往来,但是时常都会起矛盾和争端。胡人时常在关内闹事,甚至是有胡人入了关内杀了人就跑,所以在后来他们才把关门关闭了,禁止了和胡人的贸易往来。

而因为当初他顺手帮了少年一把,所以两个人就结了缘,后面再能遇上,也是他们的缘分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05章

少年和他小徒弟的年纪差不多,是一个话比他小徒弟还多的人,在身边吱吱喳喳的一刻都不停,不过这倒是为他边关寂寞的生活增多了一点乐趣,赵四就默许了少年出现在他的身边。偶尔他会跑来这山坡上放风,少年就骑着马跑了过来,两人就能见上一面。

赵四不是不知道少年喜欢他,只是他从未把这个当真,这么小的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喜欢和爱。

见西边的云霞渐渐的淡了,知道再过不久太阳就要落山了,他知道这个时候他该回去了,少年也该回去他们那边了。从草地上坐起来,赵四的视线才看向坐在他身边许久的少年,说道,“你回去吧,我也要回去了。”

“我……”见到男人要走,阿祁手快的抓住了男人的手腕,赵四低头看了一眼被少年抓着的手腕,用眼神询问少年还有什么事吗,还有是不是该放开他的手了。

顿了一下,阿祁才想到他想问什么,“我……你,你明日还来吗?”

“不一定。好了,乖,回去吧,最近不太平,你不要一个人乱跑。”赵四从少年的衣着打扮,能判断出少年的身份在部落里面应该是不低。只不过他还不知道少年的身份是王子。

他并不希望少年为了见他一面,冒着危险跑到这边来,草原上最近也不平静,若是少年为了见他一面而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你是在关心我吗?”阿祁开心的问道。

赵四并未回答他这个问题,只是对少年笑了笑,笑少年的单纯。

正准备上马的时候,想起了什么,赵四突然的想起少年刚才眼巴巴想要他酒的摸样,想了想,把腰上挂着的酒囊解了下来,扔给少年,说道,“就还剩下这么一点了,送给你吧。以后有机会,再请你喝。”

“好,你要记得,下次还请我喝酒啊。”少年想要的是下一次和男人的见面。

“回了。”赵四翻上上马,示意少年上他自己的马。

两个人分别上了各自的马,往两个不同的方向跑,赵四骑着马站在高坡上,见到少年到对面去和他的族人汇合了,他才调转马头,往营地的方向回去。两个人短暂的见了一面,就各自的回到各自的地方去了,下一次的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西边的云霞渐渐的淡去,太阳落山了。

这个时候,边关的消息快马加鞭的送往京城,呈到了太子的案桌上。

边关传来捷报:赵浩赵将军带兵夜袭敌军,入敌人王帐,夺敌军大帅的首级,烧了敌人的粮草,直接就扰乱了敌人的内部……所以这一场仗还未正式打,胡军就退兵了。

“边关来信,胡人退兵了。”

第二日一早,太子殿下当着朝中百官的面宣布了这个消息,说道,“此次立下战功的将士们当赏,这些都是咱们大成的勇士。”

若非这些冒死去往敌营夜袭的勇士们,大成和胡人这一场仗是避免不了,一旦打起仗来,还不知道要死上多少的人。朝廷这边原本还打算对边关那里派援军过去,倒是没想到,援军都还未出发,这一场危机就先解除了。

这都多亏了在此次战役中冒死潜入敌营,杀死胡军主将和烧了敌人粮草,才使得胡人退兵了。

“胡人退兵了?”

“胡人真的退兵了?”

“太子殿下刚不是说了,胡人退兵了,这事还能有假吗?”

朝中的官员们都还有点不敢相信胡人这么简单就退兵了,纷纷的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边关的问题一直是众人心中所关心的问题,如今知道胡人退兵,不用打仗,一些官员们也不用整日都提心吊胆,担心胡军攻破关门,打到京城这里来。

听到太子殿下说要赏赐边关的将士们,官员们纷纷都表示赞同,这一次是无一人有任何异

议。

这一次边关的危机解除了,无论是太子还是朝中百官们的脸上都明显轻松了起来,要不然这会儿外忧内患,很可能会引起朝廷的动荡不安。而今边关那里不动一兵一卒,就解除了这个危机,这还多亏了边关那里的将士们,这些将士们自是应当奖赏。

早朝结束之后,朝中的官员们从大殿里出来,走路的步伐明显都变得轻松了。

随着边关的消息一起到的,还有他师傅给他写的一封信,李问看过了信,“师傅他……简直是胆大妄为,这简直就是……”这人简直是不把自己的安全当一回事!要万一出了什么事呢?那可是几十万胡军的大营,要被抓到了,肯定是没活命的机会。

还好人没什么事!要不然也没机会给他写这封信了。

就算是没有亲自参与到那个过程之中去,李问都可以想象得到这一场刺杀任务的惊险。

从国家大义的角度来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一场战争的解除,能够免去更多的人的牺牲。但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如果他当时在场的话,他一定会阻止师傅冒着危险去做这样的事情。

“还好,能平安回来就好。”知道人平安无事,李问是又担心又想笑,却笑不出来。放下手上的信后,他亲手执笔,写了一篇文章,让人送去报社,要求在今日排版送去刊印,这版报纸要今日就发行出来。

这一天的京都日报加刊了报纸,报纸上刊登了胡军退兵,边关的危险解除的消息。上面还

有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一次去往敌营夜袭的勇士们,高度赞扬和歌颂了这些勇士们爱国的行为。

这篇报纸当天一发行出来,还是在京城里面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许多百姓们都在纷纷的讨论这件事情。

秋去冬来,京城的天越来越冷了。

第一场雪落了下来,整个京城都镀上了一层雪白,银装素裹。

随着年关的接近,年味越来越重了,街上车马行人往来不断,络绎不绝。先皇去世,百姓们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之中也会聊到边关不打仗了,胡人退兵了。

对百姓们来说,能不打用打仗,朝廷不会征兵,自然就是好事了。

在百姓们的眼里,哪个皇帝能够让他们吃得上饭,过得了好日子,那就好好皇帝。

不过今年因为先皇去世,还在国丧期间,城中的青楼妓院都关了门,不允许开业,不管是朝中的官员们还是平常的普通老百姓们,都禁止寻欢作乐。城中的酒楼客栈都禁止售卖酒水,—旦抓到了都要受罚。

在这种敏感的时期,朝中的官员们都怕一部小心救被上面那一位降职丟官,一旦让人抓到把柄,告到太子殿下的面前去,他们这辈子的仕途都完蛋了。太子殿下看起来总是一脸笑意盈盈的,但是经过了这一场宫乱之后,众人都明白了过来他们这一位太子爷是看似没一点脾气,其实太子殿下才是真正最不好惹的那一位,若不然今日坐在那上面的就不是太子,可能是别的皇子了。

如今坐在上面那个位置的是太子殿下,不过是差一个仪式,太子殿下就能穿上龙袍坐上龙椅了,而现在,太子殿下是等于是他们的君王,是他们的天子,他们日后要效忠之人。自从太子殿下掌握大权之后,原先归于大皇子和三皇子以及四皇子一派的官员们不是被撤官就是降职,调离京城去,这些人下半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到京城来当官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朝中的官员们都更要小心为甚。

董贤以年事已高,提出辞官告老还乡,“臣实在是有心无力,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命,臣愧对先帝……”在女儿和外孙去世之后,董贤就知道他们董家应该要退出朝堂,不能再继续留在这京城了,因而不等太子对他发难,他就先提出了辞官,以此来保全他们董氏一族。

若不然等到太子对他动手,他们董氏一族才是真的要亡矣。

太子殿下再三挽留,在董贤第一次上了折子提出告老还乡之时才批准了折子,允许了董相辞官回去。

“谢殿下。”董相老态了许多,颤颤巍巍的从地上起来,告别了太子殿下,从宫里出去了

董相辞了官,把手上的职权都交出来。

看着离去的身影,杨绍慕在心里骂了一句老狐狸,董贤是个聪明的,他知道他主动提出辞官,把手中的权力交给他,他便不会拿他如何了。这一点,董贤的确是赌对了。

在董贵妃和七皇子已经死了的情况下,董贤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威胁了。董贤这些年做的那些事,杨绍慕不是不知道,甚至是连一些证据都掌握在了手上,就只等着那一日拿下董

贤。

只是他在这个时候要赶尽杀绝,这个做法就未免太太看了。

放董贤和董家一马又如何?想必不需要他亲自动手,总有一些以前董家得罪了的人不会放过他们,想必日后董家日后都不会过得太好。而这一些,就与他无关了。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06章

第006章

这个时候董相辞了官,丞相就空了出来,朝中的官员们都纷纷在猜想谁会坐上丞相的那个位置。不过太子殿下看起来并未有特别属意的人选,要说太子殿下待谁最不一样,除了他的伴读赵向毅赵将军之外,那就只有李问李六元了。

当初先皇去世的时候,站在前面的官员们都看到了先皇召了李六元到跟前去,似乎是对李六元和太子说了什么,难怪太子对李六元如此看重了。先皇在世之时,对李六元便是如此看重,若不然李问也不会年纪轻轻,这么快就能爬到这个位置上来了。

只是,李问李六元的年纪太小,资历不足,怎么也担不上丞相一职吧?

朝中的官员们纷纷都在讨论和议论此事,他们并不认为李问有那个资格担得起丞相一职。

而这个被讨论的当事人,则并不是那么关心这件事,李问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这个资格当得起丞相这个位置。

这一日李问进了宫里来,谈完了公事后,杨绍慕就谈到了丞相人选一事,问李问的意思。

“你就一点都不好奇,孤会选谁当这个丞相吗?”外面关于丞相一职的讨论,杨绍慕也是略有耳闻,他见到李问对此事是一点都不关系和在意,便是忍不住的问道。

啊?

等太子殿下问他的时候,李问才抬头看向太子殿下,眨巴了下眼睛,问道,“殿下你要告诉我吗?”

“是孤在问你呢,你倒是反过来问孤了。”

杨绍慕见少年一脸无辜的样子,是忍不住的笑了,说道,“孤要说属意你当这个丞相,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是让少年当他的丞相的话,杨绍慕不是觉得不可以。

“……”李问,“别,我不合适。”

他一点都不想当这个丞相,他现在已经够累死累活了,他觉得要真的当这个丞相,还真的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怕不是要过度操劳,累死在岗位上。

别人是想当当不了,李问是机会摆在面前还推开,这要让朝中的官员们听到,怕不是要捶胸,瞧瞧,别人是当官,他们也是当官,怎么这官当的差离就这么大了?

“你怎么就不合适了,你倒是说说了。”总得给他一个理由吧?杨绍慕等着少年继续说下去。

朝中的这么多官员里面,杨绍慕选来选去,都没有觉得哪一个能比李问还合适当这个丞相的位置,比李问资历大的,没有李问聪明能干。几个阁老的年纪都大了,在丞相的位置上可能坐不了几年。朝中的那些官员大多都有他们的私心和各自的利益,没有哪一个像李问这样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一心为了大成和天下的黎民百姓做事。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真心、并且有这个能力能帮得上他的人,这么看来,李问年轻有为,也有这个能力,没谁比李问更为合适坐上这个位置了。

李问瞪大了眼睛,看着太子殿下,惊恐的问道,“您别不是说真的吧?”

太子殿下这是疯了吗?才想让他当这个丞相。

这是能当着玩儿的吗?丞相可是文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中掌握大权,能调动下面所有的文官。像他这样想一出搞一出的,他现在只想在工商部当一个小部长,能给朝廷捞点钱做点事,像丞相这种需要掌管大局的职位,不是有那个本事,还真的不能随便坐上去。不然坐得越高,是很有可能摔的越惨。

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适合当这个丞相了。

李问心里倒是觉得有一个人比他合适,那就是他们远在南阳的的老师。但是他敢说吗?他要是敢向太子殿下提议让傅院长来当这个丞相,怕他老师会写信来京城给他,和他断绝师生关系。但是李问知道,就算是他不说,太子殿下肯定也想到了他们的老师,只不过太子殿下能不能把人请到京城来,那就看太子殿下的本事了。

两个人其实都明白,还真的有一个人合适当这个丞相,就是太子殿下都没有这个本事把人请过来就是了。

“李六元,孤交给你一个任务。”杨绍慕看着李问,突然的就笑了,笑得特别的和蔼可亲

别,太子殿下您别这么对着我笑,我会以为您对我有意思的。

但是太子殿下既然说有任务交给他了,他总不能说我不接吧,不过倒是可以听听。李问恭敬的应道,“殿下您说。”

“这个最适合丞相的人选,孤想你同孤一样,定然是想到了一个人。”杨绍慕提到了他们的老师,傅易寒傅大学士,若是能请到到他们的老师出山来当这个丞相,朝中的官员们定然是没有任何的异议。

若说天下间谁有这个能力当这个丞相,绝对就非他们的老师傅易寒莫属了。

果然,李问都猜到了太子殿下想说的了,“殿下,臣只是担心会辜负殿下的期盼,臣要去南阳请老师……1怕是会被老师打出去。”他要是敢跑到南阳去同傅院长说太子殿下想他请老人家来京城当丞相,还真的别不是会让老师打出来。

“但是……”不过,李问想到有一个人去肯定不会被打出去,“殿下,如果您亲自去的话,您如今的身份不同了,老师定然是不会再……”把你请出去,后面这句话他就不敢保证了。

但是太子殿下要亲自去的话,肯定比他去请,成功的机率要大得多。

杨绍慕是有这个想法,看来他是要亲自跑南阳去一趟了,若是能请得他的老师出山,他的这个丞相的人选就可以定下来了。若不然,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小师弟?

见到太子对着他笑,李问微微一笑,一脸这种大事我不懂,你别找我。

入了十二月后,西区的贸易市场是越来越红火,每日到京城的各色货物都往这边运过来,在这里进行交易,这里每日都有上百桩大大小小的交易在这里完成。

这里有工商部安排的人员在这里,每日都有人负责轮班,监督和看管市场,以及担负担保人,促成两边的交易。

两边建立起来的仓库全部都租出去了,有官差在仓库外面看守和管理。如果货物丢失或是损坏,若是官府这边的责任,官府则会赔偿最高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的货物损失。

商户只要给低廉的租金就能租到仓库,所以在仓库一经对外开放,立刻的就被租光了。在仓库有限的情况下,早到早得,晚到的商家租不到官方的仓库,就只能租私人的地方放货,租金贵不说,还不一定安全,货物的置放并不是那么的有保证。

李问知道那边的仓库不够,他当初还以为这么多仓库应该是够用的了,“咱们要考虑商品交易的淡季和旺季,若是在淡季没这么多商家和货物,咱们建立起来那么多的仓库空着租不出去,那就是很亏本的了。”

“这样吧,咱们先做个市场调查,看看到底是不是需要再建造多一些仓库出来。”

见到这些下属们一个个都一脸懵懂,他只好把这个市场调查,以及商品交易的淡季和旺季这些都给下面的人解释清除,后面的就是分派任务,交给下面的去做了。

“是,大人。”

他们大人这么一解释,大家就懂了,觉得还真的是有道理。

“以后要涉及到这些需要投资和扩大建造的方面,都必须要有专人去做了调查和调研之后,才能下决定。”总不能说差什么,那就盲目的去建造,万一要花费了人力和物力,浪费了银子建造出来那么多不的地方用不上,那就是浪费了很大的投资在这上面了。

户部刚拨了一笔银子去西北,户部那里肯定也不是有很多的银子。

入了冬后下雪了,铺路的工程就暂时停止了,要等在明年春后才能继续建造。等到年春后还有好几个项目会开展,到那个时候项目才是大头,要是顺利启动的话,能给国库增加不少的收入。

如今大成与胡人那边的战事解除了,他们倒是可以考虑重新打开关门,继续和胡人那边进行交易,胡人的牛羊皮草便宜,他们大成这边用货物能与胡人交易到大量的羊毛牛皮,这些东西在大成都是比较稀缺。闭关锁国,从长远来看肯定不是个办法。两个民族之间的通商,能使得两个民族的交流和融合,通过这种文化和交流去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些胡人,日后对他们统一草原是有所帮住的。

这个问题等回头可以和太子殿下商量一下,问问太子殿下的意思,想必太子殿下那里应该也不会拒绝才是。

自从太子掌权以来,家里那男人是忙的很,三天两头就不见人,李问是知道赵向毅不在京城,出去替太子办事去了。两个人都很忙,两人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等闲下来见不到人的时候,他心里还是会想起那人。

不过如今是太子掌权,倒是要比其他的皇子掌权,他们的处境要更为好一些吧。

“走,我们到贸易市场去逛逛。”李问带着杜若衡去逛市场。

杜若衡其实不大想跟着他们大人去,他手上实在是太多的事情还未处理完,只不过见他们大人兴致勃勃,他不好坏了他们大人的兴致,就只好放下了手上的事情,陪着他们大人去逛了

西区这边的道路重新扩宽后,车马货物都能顺利的进来,外面也不见拥堵。

自从这个市场开始投入运营之后,倒是给西区这边的这些人带来了不少就业的机会,路边不少的大汉们在搬东西,车马来来往往,不少的商人都往这里跑。

他们从马车上下来,李问带着人往里面进去,先到了他们的管理处看过之后,再绕过去看仓库那边,见到仓库这边的确是每个仓库都是爆满的,里面都装满了从各地运来的货物,这些货物再从京城运往其他的地方去,“等回头调查的人拿了结果回来,咱们再看看这个仓库是否要增加吧。”

等见到这边的情况,李问也是觉得应该再增加多一点仓库了。

在仓库那边走了一圈之后,他们就饶到了美食街去,既然都来了,肯定是不能不去逛逛美

食街。

一闻到空气里食物的香味,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愉快了起来。

所以后面就变成了他们李大人一路买买买,顺便的还给后边跟着的两个人塞一手。

被塞了一手小吃的杜主事,“……”

阿辰跟在他们大人的身后,见到他们大人吃的高兴,他手上也被塞了不少东西,一路寸步不离的跟在他们大人的身后。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07章

国丧结束后,就是新帝的登基大典了。

只是在登基大典准备举行之前,新皇登基要穿的龙袍尚未做出来,一件龙袍最少要花费一群绣娘半年的时间才能绣好,从在先皇去世到太子登基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面,一群绣娘们曰夜赶工,都未能在赶在新帝的登基大典之前把龙袍绣好。

日子是钦天监看好的,这个日子一经定下来就不能更改,总不能因为没有龙袍就把登基大典推迟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去世了,太子要尽快登基,才能安抚人心,管理朝政,朝中百官们自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尽快完成登基大殿,成为大成新一任的君王。

此事报到他这里来的时候,杨绍慕倒是并未因此事迁怒下面的人,只是想了想,吩咐说,“孤记得先皇那里还留下不少的龙袍吧,你让人从先皇留下的龙袍里面,拿几件去改改便是了。”他记得先皇那里还有不少的龙袍,一些龙袍似乎都还未穿过,放在柜子里也是放着,不如改改能穿就好。

一件龙袍要用上上好的金丝绣线,一针一线的绣出来,这样的一件龙袍还不知道要花上多少的银两。

在衣食住行方面,杨绍慕从他还是太子之时起,就不是一个铺张浪费的人,如今当了皇帝之后,这点亦是未变。从搬入宫中之后,他还下令把帝王和后宫嫔妃们的分例都降低了,实在是皇家的日子过得太过于奢靡,太多不必要的铺张浪费的东西,一些没有必要的就可以省去不用了。

为此朝中的大臣们还觉得不妥,劝他要按照帝王的规格和礼制。

有什么不妥的?杨绍慕倒是要问问朝中的这些官员们了,武帝那会还没这么多规矩,怎么到了他这里,规矩就越来越多了?一句话就把下面的那些官员堵得哑口无言,不再敢提此事了

“是,殿下。”

宫人把先皇的龙袍送过去织衣局,让制衣的师傅按照太子殿下的尺寸改好了龙袍送了过来。改一件龙袍要比重新绣制一件龙袍省太多的时间,所以那边没国几日,就把改好的龙袍送了

过来。伺候的小太监说道,“主子爷,您要不要试试这个龙袍合不合适,要不合适再让人改改”

“那便试试吧。”

杨绍慕在宫人的服侍下穿上了这一身龙袍,龙袍上绣着八爪金龙,只有帝王才可以穿的龙

袍。

从前他想过有朝一日,他或许会穿上龙袍,坐上龙袍,成为这个天下的王。直到今日,真正的把这一身龙袍穿在身上,他心里并没有当时所想的那种高兴或是兴奋,这一身龙袍穿在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是对大成的责任,是对万民的责任,是身为帝王的责任。

他如愿穿上了龙袍,即将要坐上帝王的位置,成为这个天下的主人。

三日后,就到了新帝的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是在太庙前举行。

这一日,朝中的官员们天不亮就进了宫,前往太庙而来,前面站的是皇室宗亲,后面才是文武百官,一大帮人站在这里。

李问站在人群里面,冷冽的风吹来,他忍不住的缩了缩脖子,眼角注意到旁边的官员站着两条腿都是在打颤,抖得跟筛子似的,又觉得可怜又是让人想笑。这个天是冷得很,别说他这种年轻身强力壮的人都要扛不住寒风,更别说这群上了年纪的老臣们。

礼乐吹响,礼官站在太庙前念赋文。

他们站在下面离得远,听得并不真切,李问不知道别人想不想睡,反正他这会儿是觉得又冷又想睡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礼官的赋文才念完了。

一身龙袍的新帝的身边带着嫡子杨暄,后面是太后和皇后,以及几位嫔妃,。上官皇后如今升为太后,太子妃司徒雪升为皇后,太子的几名姬妾按照身份抬为了妃嫔贵人,品阶不等。

太庙前有着长长的台阶,杨绍慕领着他的嫡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上去,小皇子的腿太短了,走得辛苦。

杨绍慕脸上并无什么不耐烦,放慢了速度等着嫡子跟上来。小孩儿彷佛是知道今日和往日不一样,不是一个能够哭闹的日子,便是晈着牙跟在父皇的身边,一步一步自己走着。百官们从远远望去,就能见到小皇子小小的身影,跟在新帝的身边一步一步的走到太庙前去。

一簇阳光穿透了云层,照到了太庙前,打在新帝的身上,金光笼罩在新帝的身上,新帝身上穿着的龙袍用金丝绣着的八爪金龙栩栩如生,仿若下一刻便会踩着祥云冲天而起那般。

百官们下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们平身。”

新帝的登基大典的礼节繁复又冗长。

李问站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低着头站在那里,眼睛都已经闭上了。

这个时候感觉到一道熟悉的视线落到他的身上来,他下意识的抬头去捕捉那道视线,就见到站在外围穿着铠甲的男人,两个人的视线对上,他下意识的就露出一个笑脸给男人。

人群里站着那么多人,赵向毅依然是能一眼就准确的找到了他的少年。

刚才见到少年低着头,他就心想少年十有是在打瞌睡,一想到这里,赵向毅不由的也笑了。

他家男人穿这一身衣服真帅呆了!李问心里想着。

似乎知道那个男人站在他不远的地方,他这会儿也不打困不打瞌睡了,时不时的抬头去看男人一眼,每每这个时候赵向毅就会转头看他。这会儿众人的目光都在新皇的身上,并不会注意到他们两个,两人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光明正大的眉来眼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总算是听到礼官喊了一句“礼成。”

百官们高呼“万岁”,太子殿下如今已经成了他们新的君王,他们新的主子。

木木木

登基大典结束。

皇帝的仪仗过去之后,百官们可以自行的散去了。

李问抬眼,发现那个男人已经随着皇上的仪仗走了,他知道这种时候,赵向毅必然是要保护皇上的安全,自然是要跟在皇上的身边。这不免让他觉得有点失落,两个人已经有三天没见过面了。

今日隔着这么远见了一面,连话都说不上一句,哎……

路上有官员和他打招呼,李问扯着脸皮撑着笑,应付着众人,快步的走出人群去,想着赶紧去找个地方放把水。人有三急,但是在这种时候就算是尿急也必须得忍着,还好大典结束了,赶紧找个地方解决三急去。

走到拐角处,突然一只手伸出来,抓住了他的手腕,“……”李问差点没被吓尿。

今日赵向毅调了西山大营的士兵来维护大典的举行和安全,他是负责保护皇上的安全。在大典结束之后,赵向毅把皇上送回了宫里,就折返回去找人,他自小就进出皇宫,对宫里的地方熟悉的很,抄了近路往这边过来。

远远的就见到了他要找的人在对面,他拐了个弯过来,躲在这后面等着少年过来,成功的把少年劫持走,拉到了无人的角落去,把少年按在墙壁上,低头就吻住了少年的唇。

“唔唔唔.”

李问拍了一把男人的肩膀,不行,赶紧放开,再亲下去就要尿身上了!

赵向毅放开了少年,看着少年一张脸涨得通红,嘴唇被他吻的红艳艳的,他低头还想再吻一次少年。李问一把捂住了男人的唇,憋红了脸在男人的耳边小声的说了一句话。

“哈哈……”赵向毅忍不住的笑出声来,笑得胸膛都在颤动,“你不早告诉我,走吧,我带你找地方去。”

你刚才有给我机会吗?李问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等把肚子里面的水放出来,整个人是浑身舒爽。

两个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搂在一起吻得难舍难分。一吻结束之后,两个人相视一眼,忍不住都笑了。赵向毅啄了啄少年的唇,问道,“想我吗?”

“想的。”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李问的确是想这个男人了,便是大方的承认了想他。要不是地方不对,两个人都想找个地方来一炮了。李问用脸蹭了蹭男人的脖子,问道,“我很想你,你晚上要回来吗?”

这句话的意思,两个成年人不用解释都清楚了。

李问的脸有点红红的,到底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回,晚上等我回去。”不止是少年想他,赵向毅一样是想他的少年,见到少年脸红的模样,忍不住的又亲了少年一回,才把人放开了。

两个人躲在角落拥抱了一会,到底这里不是个合适的地方,随时都有可能被路过的人见到了。赵向毅便放开了他的少年,伸手给少年整理好身上的衣服,两个人就一同出去了。

这一日,在城门将要关闭之时,一辆马车低调的出了京城,车外是护送的侍卫,这些侍卫们一个个都是高手。侍卫出示了手上的令牌,守城的将领不敢阻拦,连马车都并未检查,就让马车出城去了。

马车里面坐着的是大成尊贵的太后,上官婉清端坐在马车里面,她面上不喜不悲。

让她去相国寺是先皇去世之前下的圣旨,她最爱的那个男人,并不爱她,而是爱上了别的女人。要说她这辈子最恨的人,大概除了她自己,便是赵月嫣,那个死去了十几年的女人。赵月嫣早已经死了,她爱的那个男人也已经去世,她留在那个宫中,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不如便离去吧。

这一次她并没有让儿子为难,在亲眼见到了儿子登基称帝之后,上官婉清的心里已经了无遗憾,便提出以为大成祈福的名义,前往相国寺去。

帝王站在大殿的门前,目光远眺,望着宫门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什么……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